(一个武大人对李阳的揭露)
发信站: 珞珈山水 ( 2004年03月14日18:22:00 星期天), 站内信件
自李阳发明疯狂英语以来,数不清的中国学生在他的欺骗下投入巨额金钱购买他的所谓英
语学习宝典。然而他们达到了学好英语的目的吗,没有。事实上,英语好的同学不会因为
所谓疯狂英语而学得更好,英语不好的同学同样也不会因为疯狂而学好英语。他们的英语
还是像他们大把花钱购买疯狂英语材料之前一样,没有多少变化。为什么疯狂英语不能提
高英语水平而只会靡费金钱,下面将就这一骗局进行分析,揭穿李阳借推广疯狂英语之名
疯狂捞钱的本来面目。
1. 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根本障碍是英汉语思维方式相对立。也许有人说中国人学习英语的
根本障碍是没有语言环境,如果有语言环境,一样能学好。事实确实如此。如果每个中国
人都能到美国英国居住几年,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必然呱呱叫。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语言
环境就一定不能学好英语吗。不一定。我们拿俄罗斯来分析。俄罗斯在十几年前的苏联时
期是闭关锁国的。人民与西方的交流很少,他们和我们一样不太可能有机会到国外学习英
语,但苏联人的英语是很好的,精通的不是个别现象。为什么中国人学英语这么困难,而
苏联人却如此容易。道理很简单,因为俄语和英语是同族语言,是印欧语系的分支。而汉
语则不同,汉语是汉藏语系的分支,汉藏语系思维方式与印欧语系大相径庭,甚至相反。
举例说明:there+be句型,这个句型我们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老师反反复复跟强调,表示
什么地方有个什么东西。但我们学起来很费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这个句型中,中国
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完全相反的。如:墙上有块钟。翻译成英语是:There is a clo
ck on the wall. 在这个句子里中国人遵循的是“从大到小的原则”,而英国人包括西方
人遵循的“是从小到大的原则”。中国人的主流思维方式是宏观走向的,先大后小,墙为大,钟为小。 老是搞不懂为什么不能像汉语用“有”这个单词一样在英语里
用“have”这个单词。我们大家可能都还记得,不论老师多么强调there+be 句型,在反
反复复操练之后,我们还是有不少同学在造句的时候把there be 和have两个单词的用法混
淆起来。当老师让我们把“墙上有块钟”翻译成英语的时候,还是有不少同学把他翻译成
了The wall has a clock.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西方语言中,因为他们都遵循同样的思维
方式:从小到大。而且还有相应的句型相对应,如法语就有il y a句型对应there be句型
。这样,在学习there be句型时,法国人只要把il y a句型套在there be句型上就够了。
这也是法国人学习英语轻而易举的原因。这种思维方式上的相对立发生在汉语和英语的方
方面面,是阻碍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认识到这一点,
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把识别英汉语思维方式的对立作为英语学习的捷径。相反,
花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来疯狂地喊英语,到头来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被人骗了钱还做不得声。
2. 你能有足够的勇气喊英语吗。喊英语,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尤其在中国这
个讲究含蓄的国家里,你能大胆地喊英语吗?任何一种方法如果很好,这种方法必然是有
很强的可操作性的。如果没有可操作性,那么不管它多么好,不管某个人自己觉得多么好
,在他自己身上做得多么成功,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这种方法都是不好的,因为它没
有可推广性,可操作性。我曾经见过几千人在一起疯狂地喊英语,但我几乎从没见过某个
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持久的喊英语。我唯一见过的一次发生在##师范大学,当时我在报栏
读报,突然跑来一个人,对着报栏里的China Daily疯狂地喊起来,结果三分钟之内,周围
的人都离开了。我因为对疯狂英语比较反对,想看看这个人到底能疯狂多久,所以站在他
发信站: 珞珈山水 ( 2004年03月14日18:22:00 星期天), 站内信件
自李阳发明疯狂英语以来,数不清的中国学生在他的欺骗下投入巨额金钱购买他的所谓英
语学习宝典。然而他们达到了学好英语的目的吗,没有。事实上,英语好的同学不会因为
所谓疯狂英语而学得更好,英语不好的同学同样也不会因为疯狂而学好英语。他们的英语
还是像他们大把花钱购买疯狂英语材料之前一样,没有多少变化。为什么疯狂英语不能提
高英语水平而只会靡费金钱,下面将就这一骗局进行分析,揭穿李阳借推广疯狂英语之名
疯狂捞钱的本来面目。
1. 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根本障碍是英汉语思维方式相对立。也许有人说中国人学习英语的
根本障碍是没有语言环境,如果有语言环境,一样能学好。事实确实如此。如果每个中国
人都能到美国英国居住几年,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必然呱呱叫。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语言
环境就一定不能学好英语吗。不一定。我们拿俄罗斯来分析。俄罗斯在十几年前的苏联时
期是闭关锁国的。人民与西方的交流很少,他们和我们一样不太可能有机会到国外学习英
语,但苏联人的英语是很好的,精通的不是个别现象。为什么中国人学英语这么困难,而
苏联人却如此容易。道理很简单,因为俄语和英语是同族语言,是印欧语系的分支。而汉
语则不同,汉语是汉藏语系的分支,汉藏语系思维方式与印欧语系大相径庭,甚至相反。
举例说明:there+be句型,这个句型我们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老师反反复复跟强调,表示
什么地方有个什么东西。但我们学起来很费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这个句型中,中国
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完全相反的。如:墙上有块钟。翻译成英语是:There is a clo
ck on the wall. 在这个句子里中国人遵循的是“从大到小的原则”,而英国人包括西方
人遵循的“是从小到大的原则”。中国人的主流思维方式是宏观走向的,先大后小,墙为大,钟为小。 老是搞不懂为什么不能像汉语用“有”这个单词一样在英语里
用“have”这个单词。我们大家可能都还记得,不论老师多么强调there+be 句型,在反
反复复操练之后,我们还是有不少同学在造句的时候把there be 和have两个单词的用法混
淆起来。当老师让我们把“墙上有块钟”翻译成英语的时候,还是有不少同学把他翻译成
了The wall has a clock.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西方语言中,因为他们都遵循同样的思维
方式:从小到大。而且还有相应的句型相对应,如法语就有il y a句型对应there be句型
。这样,在学习there be句型时,法国人只要把il y a句型套在there be句型上就够了。
这也是法国人学习英语轻而易举的原因。这种思维方式上的相对立发生在汉语和英语的方
方面面,是阻碍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认识到这一点,
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把识别英汉语思维方式的对立作为英语学习的捷径。相反,
花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来疯狂地喊英语,到头来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被人骗了钱还做不得声。
2. 你能有足够的勇气喊英语吗。喊英语,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尤其在中国这
个讲究含蓄的国家里,你能大胆地喊英语吗?任何一种方法如果很好,这种方法必然是有
很强的可操作性的。如果没有可操作性,那么不管它多么好,不管某个人自己觉得多么好
,在他自己身上做得多么成功,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这种方法都是不好的,因为它没
有可推广性,可操作性。我曾经见过几千人在一起疯狂地喊英语,但我几乎从没见过某个
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持久的喊英语。我唯一见过的一次发生在##师范大学,当时我在报栏
读报,突然跑来一个人,对着报栏里的China Daily疯狂地喊起来,结果三分钟之内,周围
的人都离开了。我因为对疯狂英语比较反对,想看看这个人到底能疯狂多久,所以站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