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6日漏签0天
周杰伦吧 关注:3,568,472贴子:82,488,04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 243回复贴,共17页
  • ,跳到 页  
<<返回周杰伦吧
>0< 加载中...

【Jay〗『青蜂侠』《浮想·终结》22张塔罗牌解读中国风音乐(完整)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楼说话用吧
好像很久了已经
忙忙碌碌之后的些许空闲 继续写着这篇文字
之前的楼 因为写作顺序不对 便也就决定弃用(草稿没打好的杯具)
现在完成了 可以一并发出来了
涉及的内容很多 很杂
音乐的世界只属于每个人自己的
浮华所说的东西 便也是如此 没什么做得准的理论
只是在听音乐时的一点点小心思而已
对的不对的 错的不错的
同意浮华与否 却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愚者》————零的旅程


愚者是一切的开始 是化生的那个零
独立在塔罗众像之外的特别存在
单纯的像一张白纸
就像画里的姑娘 张开双臂 幻想着飞翔
她注定的流浪 注定的漂泊
然后 在某一个时刻 开始不为人知的新生
便就让这 成为这篇文字的开始吧
中国风 究竟是什么?
这里当然不是指中国风的音乐
而是指中国风的歌曲 流行歌曲
否则的话 首先应该先把中央民族音乐学院的诸位专业人物罗列一遍才对
光列人名就够开次两会的了
民乐器乐部分更是能编半部现代汉语词典~~~
清一水的都贼中国~~~
按照百度百科的理解 中国风歌曲应该是偏指R&B流入国内后本土化的一个新兴流派
从新千年以后 狭隘点儿说 从东风破以后 才建立起的新歌曲风格
可以说 通常所说的中国风 只是中古风R&B才对
作曲采用五音调式 宫商角徵羽(事实上 很多歌曲并不严格遵循这个定律)
注重古风乐器 古风歌词 转音和类似戏曲化的唱腔 辅以现代化的技术和编曲 注重节奏感等等
要的是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基本以周杰伦和王力宏为代表歌手 也是当下成就较高的中国风歌手
好吧 这是百科的理解 不是浮华的
我说的中国风 不是借花献佛的弄巧 也不是入乡随俗的妥协
更不是人云亦云的所谓潮流
现在定义了的中国风 只不过是这条漫长道路上的一道明亮的闪光而已
这是时代的礼物 却不是音乐全部的模样
中国风 或许不应该是一种被定义的单一的流行音乐风格
这里浮华说的 是广义的中国风歌曲
说说昨天 今天 和明天吧 黑土说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
定义标准 也没那么精确
只要这首流行歌曲
写“中国”的意境 是“中国”的表现 有“中国”的魂 就已足够
所有观点完全主观 只代表个人 如此而已
好了 愚者的旅程 开始



2025-07-26 03:14: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皇后》————传承传统的冯晓泉


皇后 代表丰收
更生活化的收获 无忧无虑的主事者
没有浓烈的色彩 也没有权威的加印
却是深入了普通的生活中
成为一幕贮藏记忆的长幅画卷
冯晓泉 长着一张娃娃脸 其实已经是大叔了
现在年轻的孩子们 不再熟悉这个人
偶尔也就是在各种晚会上能看到他和曾格格贤伉俪出双入对
但是 岁数稍稍年长的那一代人
即使不认识他 最起码也听过他的歌曲
他创作的歌曲 从某种程度上说
领先了一个时代~~~
他发起了“新民乐”运动
就是把中国风格的民乐
脱离开传统大雅之堂的藩篱
深入到流行文化中 融入流行元素
变成能街知巷闻的流行歌曲
抛开时代音乐烙印的局限的话
他的思路和现在铺天盖地的中国风思路何其相似
这里浮华只说两首歌
其一 《中华民谣》
“朝花夕拾杯中酒 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
古诗词版的语句 衔接上具有现代诗意味的通俗化表达
据说~~~周杰伦的亲密战友老方同志现在也是这么干的~~~~
曲子里有二胡 古筝 也有鼓点 吉他 中西结合
曲调更是在流行歌曲的氛围里多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味道
想必 这就是对中国风定义的那个时代里的标准诠释
当年 孙浩唱的这歌 在那个没有网络 没有mp3的年代里
也正经八本的算是街知巷闻 深入民心
堪称内地流行歌曲典范之一~~~O(∩_∩)O~
这首清澈温馨的小调 让刚刚都市化的很多老百姓 享受到了一份难得的悠然和静谧
更多了一份对传统音乐的领悟 实为可贵
就像晓泉老师所说的 “新民乐”运动精神一样(好高的高调啊~~~~)
其二 《冰糖葫芦》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 可酸里面它透着那甜
    都说冰糖葫芦儿甜 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
“糖葫芦儿好看 它竹签儿穿 象征幸福和团圆
    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 没有愁来没有烦”
这是一首简单的歌曲
这是一首深刻的歌曲
这里关系到了浮华所说的另一种中国风的存在
中国风一定是阳春白雪 小桥流水 风花雪月 美女英雄?
那是不对滴~~~~~~~
中国风 也可以是能够代表中国味儿的东西
诗酒固然美 毕竟遥不可及
但冰糖葫芦这种小玩意 可真是中国独有的
它是一种我们都看得见摸得着啃得动的零嘴儿
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形象 一种最淳朴最温馨的感动
《冰糖葫芦》正是这样一首歌
它是最生活的中国风 最老北京的中国风
那可爱的儿化音 现在不知被多少中国风歌手竞相效仿
殊不知 人家那才是正牌原装非山寨
旋律看似简单 实际上完全走的是宫商角徵羽的路子
不管是内涵上 还是表现上 都是彻头彻尾的中国风
就像“皇后”的寓意 丰收 和那种简单的无忧无虑
代表广大有些执拗的传统情结的群众谢谢晓泉老师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教皇》————引导流行的小虫




教皇 地位崇高
代表了引导者的身份
引导思路 引导行为 启蒙学识
并对后来者提供无私的帮助
我觉得用引导者来形容小虫不算过分
就像大家知道的那样
最早大规模把节奏蓝调这种现在的流行符号引入华语流行乐坛的 确实是小虫老师
当然 这和本案关系不是那么大 一句带过便可
对于中国风音乐来说
小虫老师也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摆渡人
就像是传统的港台乐坛以沧桑英雄为主 周华健大哥为领航唱将的武侠中国风
到俏皮自然的小情调武侠中国风
再过渡到柔情化流行化现代化的伪英雄情结的牵线者
他不一定是做得最好的 但是 思路的确提出的非常清晰和妥帖
这里要提到准确传递教皇意志的两个人O(∩_∩)O~
一是李丽芬 一是任贤齐(好吧好吧提到小虫怎么会没有任贤齐 官配 官配)
李丽芬和小虫创造了两首歌
《爱江山更爱美人》 《得意的笑》
我说这是中国风 不知那家有异议?~~~~~~拉出去 剁碎了~~
一个是咆哮天王马景涛君的《倚天屠龙记》的片尾曲
一个是我小时候好喜欢的《英雄少年》的比电视剧本身更出名的主题曲
爱江山更爱美人可以说是神曲了
当初我愣没听出来是男的唱的还是女的唱的
可见李丽芬的嗓音实在太有feel了…………
词曲自是经典到无话可说
关键在于结合起来表现的不再是“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的苦情英雄
而是乐得逍遥江湖的小英雄心态
天地之大 何不潇洒?
让高在庙堂之上的英雄们也俗一回~~~O(∩_∩)O~
而《得意的笑》更是这种中国式的小自在的绝佳体现
“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 恩恩怨怨又何必太在意
    名和利啊 什么东西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好一个“饮酒作乐是时候 千金易得 快乐难找!”
副歌段落中的牙板轻巧 过渡段时几乎是过大年放鞭炮一样的喜庆调调
那让人真的不觉上扬嘴角的“我得儿意的笑”
其实 沧海一声笑和笑红尘表达的也是这种豁达和潇洒
境界还更高一筹
但是 小虫的这种中国风更亲民 更实在 咱不用那么高境界
就是个乐嘛
至于任贤齐 大家就熟的不得了了
任逍遥 花太香 等等
均是二人合作的中国风音乐的典型代言
小齐的好嗓子比较适合爷们儿点儿的味道
而小虫做给小齐的词曲 就都是按着小齐的声线配出来的
这些歌 不一定比心太软 依靠那些创造过奇迹的歌曲来的火
但是 却真切的把欧美现代流行乐的节奏 带入了那个仗剑江湖的年代里
这是不容置疑的
若说是周杰伦们完全没有受到小虫的这种作品的影响
我表示不是十分相信
比如花太香 这是《飞鸟》专辑里很可爱的一首歌
作为一首侠客类的歌
它创造了一个新的风格 以钢琴为主旋律 强烈清晰的爵士鼓点
唱起来也是十足的现代流行情歌
偏偏穿插的各种古风乐器和古诗一样的语言风格
英雄从此不拔剑 改儿女情长了
效仿盗帅夜留香的绅士风度
虽说旋律上也算不得完全的成熟
但是 离现在中国风音乐的标准 确实近了好大一步~~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恋人》—————刀光剑影的周华健




恋人 一张充满了甜蜜意味的大阿卡纳牌
代表着依靠 依恋
是相生相形的存在
这种结合是天然的 质朴的 原生的
最容易被想到
也最容易被接受
说到中国风 不提堪称武侠剧唯一合格代言人的华健大哥
终究是不行的
现在的年轻孩子或许已经没有这种感觉了
但是 遥想当年
台 港 新产武侠剧可是陪我们这一代人乃至上一代人度过了多少难忘时光啊
神一样的沾叔和统领了整个八十年代之后
迈入了20世纪最后十年
金庸老先生的几部神作竞相出马 垄断了电视剧市场
我们就在这时候知道了那个唱花儿心儿的男人 另一面的色彩
和“侠之大者”的金老先生笔下的种种人物那真是珠联璧合天生一对啊
先来数数这几部尽人皆知的神作吧
怒吼天尊马景涛马公子和许仙姐姐还有潇洒到令人发指的孙兴版杨逍的台版《倚天屠龙记》
话说 这部除了孙兴很帅之外其实一般化的剧集 当中的歌曲 却首首成神
刚刚浮华在前文也讲过 李丽芬的爱江山更爱美人 辛晓琪的两两相忘 等等
还有就是这首豪气纵横的《刀剑如梦》
这是一首从天灵盖到脚底板都充斥着无边侠意的歌曲
作者正是华健大哥自己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江湖恩怨 一曲带过!
尤其是后来成了卫生间一号标语的“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恨不能相逢 爱也匆匆 恨也匆匆 一起都随风”
在华健大哥充满磁性和豪情的嗓音中 显得就那么个潇洒 那么个爷们儿
这种很辛很弃疾的感觉
不需要太华丽的辞藻来堆砌 便能铺就一条中国化的江湖路
可惜了马公子一贯用力过度的演技~~~要不然 这电视剧必成一代经典
时间后推半年余
大哥又唱了那首听过的人不一定多但是电视剧没人没看过的95版《神雕侠侣》主题歌
这次有两个人和华健大哥共舞
一是已经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声 齐秦家大姐 齐豫
一是以歌词文笔著称于世的林夕 当然 那时候林夕还没有后来菲女神大红后的诸多代表作
而作曲 依旧是华健大哥自己
这歌有国语版 有粤语版
浮华列出的是国语版《天下有情人》
“爱怎么做怎么错怎么看怎么难怎么教人死生相随爱是一种不能说只能尝的滋味试过以后不醉不归等到红颜憔悴它却依然如此完美等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 体会爱是一朵六有天飘下来的雪花还没结果已经枯萎爱是一滴擦不干烧不完的眼泪还没凝固已经成灰等到情丝吐尽它才出现那一回等到红尘残碎它才让人双宿双飞”
个中滋味 还望大家自去体会
还有首歌 更不能不提 就是那个浮华至少看了10遍以上的《天龙八部》~~~~
堪称TVB武侠的究极代表作
代表上帝感谢黄日华版萧峰啊啊啊啊啊啊~~~~
那首《难念的经》不知还有谁记得?
华健大哥的这首歌 也算得旷世经典了
坦白说 浮华不懂粤语 当时听这歌 就觉得这歌名起的真叫个贴切
神马啊那是~~~
但是 不懂歌词却完全无碍于感受到歌中的江湖跌宕和世事无常
那种让那年岁的一听就热血上涌
想要背上长剑行走江湖把个王语嫣一样的妹子的感觉 大概很难再次重现了吧
这是华健大哥才能给人的中国风感觉
那是浑然天成的江湖味道 和黄沾老爷子的洒脱 颇有相应相合的意味
后来06版的神雕侠侣里 唯一一首听起来来电的歌曲《江湖笑》也是华健大哥出品~~~
真的要承认 这种和中国风唇齿相依却具备流行意味的武侠歌
无人再能出其右了~~~~
恋人就是这样的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没人能够取代彼此~~
想不承认 都不中~~~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命运之轮》————周而复始的《一生所爱》


命运之轮 顾名思义
那是宿命 那是周而复始的一切
那是一个轮回 是开始 也是结束
这是神奇的一张牌
就像那不可测的命运一样
《一生所爱》是这样一首歌
一首并不复杂的歌
一首值得聆听很久很久的歌
一首属于那个看起来浮夸无理 实则凄婉哀伤的故事的歌
一首太中国的歌
卢冠廷是这样一个人 貌不惊人 以才惊人
好久好久的那个以前 那首《再回首》就是他的作品
当然 这和这篇文章无关 便就一提而过
《一生所爱》是那个猴子的悲伤爱情故事
是一个宿命的完结 一个宿命的开始
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循环 是一个永远做不醒的梦魇
就像那周而复始转动着的命运之轮
停下来一刻 便是一次落泪的时间
“从前 现在 过去了再不来
红红 落叶 长埋尘土内
开始终结总是 没变改
天边的你漂泊 白云外
情人 别后 永远 再不来(消散的情缘)
无言 独坐 放眼 尘世外(愿来日再续)
鲜花虽会凋谢(只愿) 但会再开(为你)
一生所爱隐约(守候) 在白云外(期待)
苦海 泛起爱恨
在世间 难逃避命运
相亲 竟不可接近
或我应该 相信是缘分”
就是那样一句话
“在世间 难逃避命运 相亲 竟不可相近 或我应该 相信是缘分”
缘 是中国人最讲究的一种虚无缥缈的命运
在诗一样的词汇下 却是至尊宝最无可奈何的自嘲
命运难逃 爱人难近 被命运握在鼓掌之中 肆意的压迫 束缚
却只能在漫无边际的荒漠中 假装自己其实快乐
告诉自己 一切都是缘分罢了
缘分尽了
如此 而已
编曲讲究的无可挑剔 那种荒漠无垠的大戈壁情怀 就在不经意间
缠绕住五感 放纵那种荒凉和悲伤恣意蔓延成寂静空虚的深深夜晚
KTV里常用的沙鼓 在这里 也显得那么孤独
就像恩雅用空灵无比的声音诠释了欧洲的那片幻想中的精灵森林
莫文蔚沉静迷幻的和音 也让这歌曲带我们走进了神话中那遥遥的西天之路
卢冠廷或许没有很强大的唱功
或许这歌本身的混响 就很重
但是 低调 委婉的嘶哑着的声音
却和那命运中无边无际的荒漠 如此契合
就像 顺着西北的狂风 遥遥的 传递到我们的心里
那是淡淡的中国风韵
转动命运之轮
讲着缘定百年的悲剧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审判》————惊为天人的《东风破》


审判 代表复活 重生
是新的生命力在旧的环境里的尽情释放
手持天平的智者
向着新的未来 留下一句清晰的感叹
丫的 真有才~~~
关于东风破 我觉得我没有必要再多做解释
之前写过挺细的乐评 对于《东风破》
不再重写
只拿出自己乐评中的卷首卷尾
寥寥致意
巫山一段云•卷首
星没古道远,秋起残枫堕。
袖罗轻拂旧墙过,离恨竟如昨。
岁月徒恨少,琵琶心事多。
孤灯半影谢烛火,一曲东风破。
巫山一段云•卷尾
曲盘七日久,意留五更深。
闲看笔墨兼尺镇,何处觅佳人。
三生望云起,两鬓霜雪沉。
荒烟蔓草斜阳困,似是梦中嗔。
对于歌曲本身的看法
已尽在这短短的文字中
所以这里只讲关于影响力的部分
严格意义上说
《东风破》很完美的诠释了百科上对中国风音乐的定义
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上文书说到娘子拆分成《上海1943》和《双截棍》之后
文人的那一面终于抑制不住
在《叶惠美》中建造出那满是离愁别绪的错落街巷
这首歌所建立的中国风 究竟是什么呢
小虫把中国风的轨道悄悄带远到了流行音乐的边界
不再侠骨 不再干戈
而周杰伦和方文山 则是让诗人 成为了新中国风音乐的灵魂
侠 以武犯禁
文人 以诗文称名
这种演变 其实很类似两宋词坛的变迁
从豪放派转变成为婉约派
歌中无剑 歌中有情
这才是东风破带来的最彻底的精神层面的转变
毕竟嘛 和平年代 大家都有点儿小资情调
总是为国为民 抛头颅洒热血或是亲近自然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终究离我们的生活远了些 印象 也淡了些O(∩_∩)O~
而从技术层面来讲
五音调式 也在东风破中 和节奏化的流行音乐融为一体
好听 有意境 不落俗套 却也能被现代人的耳朵毫无保留的接受
拿这样斯文的传统文化做文章 属于不成功则成仁的冒险行为
不过 很明显 他成功了
而且 从此改变并引领了一种新的流行音乐 甚至于流行文化
就像审判的正位
可以代表一次价值难以估量的巨大变革  
这种绵延已久 却始终未成大气候的古色古韵
从此宣告重生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正义》————2004年的烟雨《江南》


正义 是天枰
代表着均衡 稳定 元素的柔和
黄金分割点的位置
不是天枰来决定
是需要天枰的人 心中的感悟罢了
关于江南 百科里的解释是这样的
江南,字面上的含义为江的南面。
但作为一个典型的历史地理概念,江南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
区域大致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区,江南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希望。
但是,关于江南一词的定义及其运用,古今中外学者从未统一过。
对于音乐来说 首先想到的 应该便是这首不看江南景 只谈江南意的《江南》了
林俊杰是一个有着好嗓子的歌手
尤以清唱为佳
嗓音中开阔 柔软 杂质较少 甚至有时很适合女声的歌曲
《江南》就是这样一首唯美 清新 又带着些许忧伤的歌曲
这里要说明的是
严格意义上说 《江南》不是明确的中国风音乐
从曲调上看 仅呈示部就大量应用了xi音
完全没有遵循中国风音乐的五音调式
更接近正常的流行情歌
歌词上很多时候也更偏重于情歌的感觉
而不是古色古香的意味(当然也可能是生生世世到今生O(∩_∩)O~)
但大家仍把它当成中国风音乐早期的典型之一
我想是因为一方面歌词中 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宿命感 和对姻缘因果的理解
另一方面 编曲的确是根正苗红的中国风啊 包括间奏时的雨声和JJ的轻音
还有不时出现的笛音 一直在提醒你 这是一首完完全全贯穿中国韵味的歌曲
林俊杰自带双加号的清亮嗓音 更是让这歌里的温柔意象如流水般潺潺不断
单纯从意义来讲
有些人认为这首歌只是东风破大火后的跟风之作
单从立意上来说 这并没有错
但是 事实上 这首明显十分出色的歌曲 并没有砸场 而是捧了大场
一方面让只出过一张动听专辑但不算透红的林俊杰跃升一线红人
另一方面 这首难度不高 适合K歌 兼具流行特质和古典情怀
并且比东风破更“亲民”(O(∩_∩)O~)的小情歌
着实让广大踌躇中的流行音乐人感受到中国风音乐的前途无量
不那么古典 不那么文邹邹 一样可以中国风~~~
这是一种平衡 难度的平衡 情绪的平衡 音乐审美的平衡
天枰的两端 就是这种微妙的平衡 让音乐的元素 更为柔和 更为宽松
想象的空间 便就更为广大
不过 需要说的是 虽然JJ未来很多年里 也唱了诸如醉赤壁等等的中国风歌曲
但是 再像《江南》一样有如此鲜明的个人记号的中国风佳作 却未再重现
而是专心发展了纯粹的流行音乐 不算过错 缺多少有些遗憾
但是JJ很年轻     
希望未来 还会有那烟雨江南中的妙乐佳音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2025-07-26 03:08: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皇帝》————以臻大成的《青花瓷》


皇帝 代表支配者
拥有绝对的权威
和不容质疑的地位
皇帝曾是吃螃蟹的人
而现在 他是整个国度的象征
周杰伦并不是所有人的心头好
有喜欢的 也有厌烦的
这很正常
毕竟人无完人 事无绝对
能让所有人都喜欢的人
在现实中 基本是不存在的
但是 必须要承认的是
他征服了一大部分的听众
这已足够
《青花瓷》 是一首很特别的歌曲
前面说过 中国风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已经形成
随便拉出一个歌手 都要有点儿中国风作卖点
优秀或是不够优秀的都层出不穷
周杰伦自己 也已经有了东风破发如雪千里之外菊花台等等等等的作品
不要谈突破 仅仅是保持一定水准 就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就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 青花瓷如期而至
那是一个仿佛意料之中 又在意料之外的惊喜
试过了诗意情殇 试过了蜚短流长 试过了英雄气短 试过了秋浓花黄
青花瓷不再催泪 不再刻意的哀婉
却也不会欢歌唱晚 语笑嫣然
而是回到了儒道的传统思想 摒弃浓烈的情感因素 以出世的心态入世
如春风扑面的清新 也如山间溪流的蜿蜒
这是太中国式的情怀
就像陶公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一般
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上 是一种太难得的心境
爱情只是外挂的一种表象
“等”的韵味 不在于人 而在于心
美的事物 美的时间 美的韵律 美的生命
都是《青花瓷》中无处不在的期待感所寻觅的
即使只谈表象 国学讲究以物喻人 以景致情
对青花瓷充满爱意的拟人化也已经无愧于这种传世已久的艺术品
这固然需要强大的文字功底 更需要的是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热爱
而不仅仅是小桥流水的惬意和金戈铁马的凛然
由衷的向方文山老师致敬~~
若以三古三新的定义来看
青花瓷无论任何一个方面 都做到了浑然天成的利落和别致
最重要的 就是那种只有反复聆听 才能把握到的中国式的韵味
这样的近乎完美的掌控 绝不是朝夕之功而来
周杰伦也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 逐渐找到的这个完美的平衡点
戏曲化的唱腔 被他凝缩在一个小小的咬音上
曲调的雅致 更是将钢琴的端庄和吉他的闲适放到了这场如诗如画的江南细雨中
这些表面的优势下 还有浮华认为最重要的“韵味”
这都是在尝试过大喜(《双截棍》《霍元甲》)大悲(《菊花台》《东风破》)之后
凝练出的情感触觉
就像前一章所说的黄磊 李健等等~~也有一种类似的情感诉求
不是古城秀女 没有断桥流水 却依然有着内敛的中国情愫
乐器可以模仿 唱腔可以学习 曲调可以借鉴
只有这种虚无缥缈又确实存在的“韵味”
是无法复制 无法重现的
当时 就有很多人感叹 中国风人人能唱
但只有周杰伦的中国风 永远只属于他一个人
正如一个国家 可有权臣遍野 将才无数
但是 皇帝 依旧是那个不可取代的唯一权威
用自己的方式 主宰一个属于他的王国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星星》—————古风世界的新回响




星星 代表希望
他们不足够强大
但他们足够年轻
有着未知的命运
和璀璨的光芒
说两个人
后弦 和许嵩(VAE)
很多歌手唱中国风
但是 中国风多数时候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点缀
拿这个做本钱闯江湖的 其实并不多
这两位不然 中国风是他们打江山的利器
其实 两个小伙子掐指算算 出道也不算晚了
混迹歌坛 也有了5年左右的时间
但是 依旧可以说是年青一代的代表人物
因为种种原因~~~再没有更出色的新人类出现了~~~
好吧 据说邓文彬和周杰伦一样大~~~~~那么~~~
只能按出道时间算了~~~(这不是关键问题啊混蛋~~~~)
两者有相同之处 也有极大的不同
后弦依旧是传统的唱片歌手
而许嵩则是借助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庞大到无以附加的平台成长起来的独立音乐人
后弦 浮华最初听到他的歌曲 是那首有些偏重于模仿的《桥段》
其实颇有些不以为然
因为当自己的音乐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时
首先就会剥夺了个人拥有的无法取代的地位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可替代品
但是 由于声音曲调都还颇为舒服 于是决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听听看
买了专辑《古·玩》之后
坦白说 真的被惊艳到了
这种戏曲和流行R&B的杂糅 比王力宏的感觉更纯粹
甚至 当时还没有花田错这歌来着呵呵
他把这种曲风定名为宫调R&C~~~~~~
其实 这有点儿坑爹的意思~~当然 不是贬义~~只是
这个曲风定义的太写意了~O(∩_∩)O~
整体风格偏向年轻的活泼和俏皮 也有幻想的天地和童真的意趣
更在这些杂糅中统一了一份古色古香的韵味
所以说这个专辑的名字~~~~~起的还真是贴切的不得了啊
尤其以《西厢》为最 这首歌的确能听得人会心一笑~~~
当然 后弦一直没有太红~~~这可能也要归咎于他这种曲风的限制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就是~~~~~~太“统一”了 不管是曲调的走向~~乃至于遣词造句的格式和内容
整张专辑还真像是一首歌里扒出来的~~~~
很容易惊艳~~~却太难持久~~~
融合的太直接~~可留的发展余地~~也就太少~
所以后弦在后来所发的单曲里 越来越少的涉及这个元素~
反倒是几首甜蜜清新的小情歌 比如娃娃脸 你还欠我一个拥抱之类~~~都能盛传一时~~
浮华以为 这是很明智的决定
在首张专辑就觉得他唱年轻人的小情歌非常合适了~~O(∩_∩)O~
许嵩 不折不扣的才子
第一次知道这个人 倒不是听歌
反倒是些无关的事情 从医大的朋友处得知是个老有才的人~~
浮华听他的第一首中国风 该是那首惊为天人的《清明雨上》
这是一首关于死亡的歌曲 却不是一首关于悲伤的歌曲
从词 到曲 到编曲 再到演唱 都安静着 温柔着
转音处些许单薄的人声反倒更显得憔悴而淡然
贯穿如一的主题性也是其它独立歌手充满各种唐诗宋词小段的所谓中国风所不能及的
更难得的是 他选题的立意也依足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样的歌曲 才无愧于原创“中国风”音乐
精致的景致 飒然的洒然 不去刻意的华丽才让这首歌有了自然而然的动听和唯美
后来 又听了当做游戏主题曲的《南山忆》~~
歌曲风格并不明显 柔弱 轻缓 有些悲戚
但是旋律感较强 配上有些阴柔的声音 有一种涓涓溪流的意味 倒多了些闺怨的味道
只是再到后来 《庐州月》 《断桥残雪》 《花满楼》~~~
可能因为思维定势的原因
在立意和表现上 都有些不及《清明雨上》来的自然写意了~~~~
直到10年听到了《半城烟沙》
这又是一首网游主题曲~~~~~要的是刀光剑影 要的是英雄美人
按理说 套路基本上也就确定了
但是 这首旋律刘畅的歌曲还是意料之外的好听
主要是词作相当优秀啊~~
“忠义之言 自欺欺人的谎言”
这是一种悲观却现实的倾诉
所谓大义 或许就是少数人的鲜血 换来多数人的安宁
但是 这些少数人 又有谁真的在乎?
或许成大事就要就牺牲
好吧 这种大道理 就真的比那些鲜活的生命值钱?
“金戈铁马 替谁争天下”的“替”字
让悲剧的无奈变得那么理所当然~
不过 听得多了 也就发现了许嵩同学的局限所在
声线的单薄~~~这是很难弥补的~~
因为嗓音的天然局限 歌曲中的高音就都只能以假音的形式带出
这也限制了他的作曲方式~~~~调子通常都是“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波澜不惊
从开头到结尾 通通一个key~~~
这其实是他自身的一种特质
但是 《半城烟沙》这样一首歌
却不见得适合这种特质
用这种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简单声音来唱
当中蕴含的英雄无泪 命留天涯的苍凉情绪
就变成了闺中细语般的柔弱
平白失却了些属于“燃”的东西
做个无伤大雅的假设 若是胡彦斌来唱这首歌
修改副歌处的几处转折后~~可能更有诗情侠意也备不住
当然 这些瑕疵 并不足以掩盖许嵩作为一个优秀中国风音乐人的出色
他需要的 应该是更成熟的唱功 和娴熟的创作技巧
夜空中的繁星
闪亮 却不招摇
那是希望在孕育着下一次更炙烈的光芒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节制》————清澈雅致的文化情结




节制 代表简约 平淡 克制
就像名字一样
低调而不做作
不做作 却并不等同于不作为
或许不是主流
或许不是王者
甚至可能与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些出离
但那是一片云淡风轻的世界
没有争逐 忘记岁月
林夕在一次访谈中说过
中国风 不应该是一种道具 应该是一种境界
浮华表示完全赞同
那是文化的内核 而不仅仅是春花秋月的表象
中国式的精神 中国式的文化 中国式的感悟
都是中国风的一部分
知识分子 通常是这些人里 最为低调 却又最为特别的存在
其实 严格意义上说 浮华说的这些人唱的很多歌曲应该属于民谣范畴 而不是流行乐
但是 从词曲唱制作和定位来看 归类于流行也没有丝毫做作
很多歌也是能唱遍大街小巷的
说两个人
一个是没事儿拍拍电视 当年有闲情雅致的时候 唱唱小歌
丰富一下业余文化生活的专业教员黄磊老师一个是低调低调再低调 直到最后被春晚和菲女神推到台前来的高材生李健
黄老师可以说是中高级知识分子代表了
唱歌只是人家的业余爱好~~
最开始当歌手的时候 还真是顺风顺水 还有几首正经风行一时的歌曲~~
《我想我是海》里还让准媳妇惊为天人的露了把脸 浪漫的不得了~好吧这是题外话
直到人间四月天的大红大紫
黄老师把骨子里本来就属于他的气质的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时之间 成为了知识分子代言人~
有了这种积淀 黄老师决定再玩一玩 01年出了一张名为《等等等等》的专辑
很多孩子根本不记得 甚至没听说过~
但是 那时还上高中的浮华确实是爱不释耳
十首歌都是取材自近现代文学作品
曲调均是清风徐徐的淡雅 安安静静的吟唱
但是却不是小众的新音乐 而是实实在在的流行旋律
当中的《橘子红了》更是严格依照五音调式谱曲
词作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中国式的韵味
却没有各种花各种柳各种月各种剑各种城
只有属于民国初年老北京的老胡同里的那悠悠醇香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首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却实际上在同一个思维平面的《上海1943》
那种含蓄内敛的气质 和浓浓的人文气息
何尝不是中国风最需要的“意境”的表现?
配上黄老师不算宽广却清澈透亮的声线
仿佛 时光真的顺着音符倒流 倒流回那个最质朴最纯洁的年代
但是 黄老师明显志不在唱歌~~03年《年华似水》后 也就不再出专辑了O(∩_∩)O~
李健是高材生 还是水木年华最初的成员
这是一个无论世道如何变迁 依旧固守知识分子阵线的值得别人尊敬的音乐人
他的歌曲 他的音色 仿佛能洗涤这城市里的一切浮躁和虚妄
本来 浮华以为或许李健就会这样一直清淡人生下去了
直到大家都知道的菲女神在本朝最大的联谊会上《传奇》了一下
李健才走回了主流的视线
这些浮名究竟是好是坏暂且不论
关于《传奇》的乐评实在太多~就不说了~
各种版本的请诸君自行百度~浮华只说一点
这首歌不是中古风 这首歌却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风
要的只是一种意境 一种思维 而不是一种形式 一种表象
这是太多做中国风的歌手不去重视或是水平不够 无法去重视的
诸如《璀璨》《风吹麦浪》等等 都是这样的风格
而李健的问题也在这儿~风格统一是好事~~~连旋律走向也统一~肝儿疼啊~
可能会有人认为 张悬啊 陈绮贞老师 曹方啊等等的人 唱的也是轻民谣~
觉得浮华说的不靠谱~
实际上 她们唱的城市民谣和以上所说的中国风民谣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城市民谣虽然也崇尚清新安静 不疾不徐 不温不火的别致
但是 归根结底是现代都市中的剔出的一方纯净而已
依旧是都市人的心态 依旧是现代的人生观 恋爱观
而黄老师他们的所唱的 是精神层面的复古 用现代的方式表达出而已
可以说 周杰伦中国风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就是方文山也具有这样一种怀旧的知识分子的心态
文字 都是有灵魂的 区别只是在于 将文字组合起来的人 把它放在怎样的位置
一种克制 一种简约 一种温和的气质
带来的就不仅仅是华丽的外表
还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倒吊者》————剑走偏锋的《万物生》


倒吊者 代表一种牺牲 一种气节
正位引申为一种敢为人先的气质
这种做法 通常是可能超出能力范围的冒险的行为
不管成功与否
我们都要对这样的气质致以极高的敬意
56个民族 56朵花
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好吧 这些话我们已经听的太多了
民族元素造就流行音乐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
但是 民族风却并不等同于中国风
比如很早很早以前 阿MEI就唱过站在高岗上这种民族元素浓郁的流行劲歌(这么形容还算恰当)
神马彝人制造 阿里郎 不知淡出歌坛已多久的斯琴格日乐 长的豪放无比的腾格尔等等
他们都在音乐中不同程度的加入了民族元素
但是 很少人的音乐能听出属于东方的那种味道
可能 我们所知的中国风 仅仅是被同化后的汉族风或是满族风吧~~~~~
听到了少数民族人民高唱“那啥的那啥(我知道一定会被和谐的)亚克西”的时候
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一种异域情怀~~~~~~~好像世界大同了~
好了 说回咱们的主题
《万物生》是一张很神奇的专辑 一张很冒险的专辑 一张商业运作极为成功的专辑
但是 归根结底 这是一张素质较高的好听的专辑
通常 一个歌手会先唱先学民歌 然后觉得道儿走的不靠谱 转而到流行市场试水
但是 一个歌手从紧跟时代的流行试水无果 再转为从民族开发新路线的 很难得 也很不易
更会令音乐的性质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音乐方向同理
可能是因为音乐定位就是国际化的东方韵味
所以萨顶顶的音乐认知 始终是从“东方”的角度 而不是单纯的“世界屋脊”的角度
这就让她电子化的梵音成了一种在普通听众耳中依然受用无比的中国风音乐
在旋律的民族化宗教化和流行化国际化之间 掌握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 大概就是浮华刚刚说过的“角度”问题
往前推的话 只有很久以前朱哲琴那首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阿姐鼓》可以横向比较
这种风格的走红 其实很大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终究会浮云过眼
但是 这的确在我们这个充斥着快餐音乐
缺少自用思路 只会邯郸学步的浮躁年代里
留下了不容忽视的一笔刻痕
牺牲者或许会受到赞扬 或许会受到责骂
但是 终究会留下值得学习和领会的东西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月亮》————堕入迷惘的《烟花易冷》


月亮 代表迷惑
那是一种看不清摸不透的美丽
罩着光的薄纱
铺陈了一种迷惑的梦境
在很久后 恍然大悟
原来 天已渐明
意境 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那只是一种感觉
一种道不清理由的感觉
对于中国风音乐而言
很多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民乐的交杂 曲调的制式 言辞的应用
但是 那就像之前的小节里所提及的
只是把中国风作为一种音乐的工具 一种噱头的载体
若是适中运用 并且主题明确 立意独特倒还罢了
若是只是无节制的堆砌一些华丽的语言
便是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意境”弃如敝履一般 扔到了充满铜臭的骗局中
愚弄的不仅仅是听众 更是对真正中国风音乐的亵渎
为什么说周杰伦是那个唯一的周杰伦
为什么说他的中国风只属于他自己一个人~~~
其实 很多人并没有认真去思考这个问题
只是人云亦云地去喜欢
或是人云亦云的去谩骂
或许 换个角度 你会有不同的看法
《烟花易冷》就是这样一首歌
重意 而不重形
编曲简单安静 也没有渲染任何有关中国风的标志性乐器
旋律则水银泻地般的自如流畅 没有京腔 不着痕迹的转音
轻轻颤抖的咬字 一点点的醉意 一丝丝的凉意
在方文山的文字中 讲述着一个古老而绝望的故事
依旧是爱恋 依旧是情缘
却不是写一首首华美柔弱的诗句 而是一部完整的影像
这就是“主题”的重要性
当他们融合在一起之后 这首歌的味道 就悄然之间发生了改变
你可以反复地听很久很久
似乎是总想把某一句的细节弄清 似乎是想重复某一个小小的段落
却也可能是什么都想不到 只是在不知不觉中 就让时间悄然流逝
在脑海里 留下一点点脆弱却不易碎的感动
拼命回想 也说不清为何被感动 为何一遍一遍的重复了下去
这就是 所谓的意境
《烟花易冷》 在完整的主题下 传递的 其实是一种“禅”的理念
包括旋律的走向 和周杰伦薄而不破的音调
都像是空山净寺里的一点点俗世杂念
沉思良久 终于回到庙堂之外的那场细雨
迷惘 却引人沉醉其中
若说有一点点不满~~~~~就是浮华也觉得 最后一段的RAP 换成转调的另一种形式出来
或许 更贴合整体的韵味
周杰伦在这个方面 还是太执着了啊~~~O(∩_∩)O~~
或许这首歌值得一些踌躇于中国风音乐出路的音乐人去思考
意境美 不是几句朝阳残雪谈宋论唐琵琶心事岁月无常
那是对音符演化出的领悟
也是对一种文化 一件旧事 乃至一个时代的注解
写这一小节的时候 浮华也在重温《烟花易冷》
依旧感慨良多 月光如水 月光也如刀
迷惑的清丽中 带着抹不去的寒意



2025-07-26 03:02: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浮华杳然成歌
  • 好9不见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世界》————画向未来的愿望


世界 代表达成的愿望
如同事物完满的结局
一切都如同我们的希望
一切都将延续下去
这是永生的符号
也是这篇文字的句号
选择这样一首歌结尾 连我自己都有些意外~~
或许 骨子里我还是个愤青吧~~O(∩_∩)O~
中国风歌曲
可以是对5000年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解读
可以是对共同有过的回忆的深情的相对
可以是那扇写满隶楷行草的旧屏风
可以是那盏藏在旧书房的镶金妆柜
可以是天天早晨街边白雾蒸腾的油条摊位
可以是大红灯笼下兜兜转转的黄色绳坠
可以是稼轩公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气满腔
可以是李后主独上西楼后的三两滴浊泪
可以是五岳
可以是四海
可以是一座古庙
可以是半页书稿
一切的一切 都是中华的历史 中华的文化 中华的艺术
当我们写一首中国风歌曲
我们就要知道 这首歌究竟在写什么
若是没有灵魂 只有空荡荡的华丽衣饰
那么 音乐也会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只留下平庸平凡的平淡
看上去很美 骨子里是残废
方文山每写一首中国风的词 都要查阅无数的资料 用心去学习一种文化 甚至是一种生活
这不是个必定成功的诀窍 但这是必须要打的基础
甚至很多时候 我们这些仅仅是听歌的人 也都忘记了 我们的初衷
与其停留在无数个3分半钟的平淡 为何不去选择一个值得1小时的回味呢?
传统的文化 传统的美
不知不觉中 无可避免的离我们越来越远
因为我们终究要有塑钢窗 不能再欣赏吱呀呀的木质窗棂
因为我们终究要在三环里堵车 不能在日日漫步在青苔横生的青石小路
因为我们终究要穿着雨衣上下班 不能再撑着纸伞等待下一刻桥头的相逢
但是 生活之外的我们 为何不能去在消遣中寻觅可能快要失去的那种老情怀呢?
从整体上来看 中国风的流行音乐
正是应大众审美对陈旧的流行音乐风格的厌恶
和对民族性的流行音乐风格的渴求的背景而产生的
只要我们有这样一份心 一份热情 一份珍惜
中国风歌曲便不会走向没落 更不会走向毁灭
生命可以腐朽 艺术却能永存
在这个永生的世界里
就让我们抱着期待与希望
聆听下一次的精彩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243回复贴,共17页
  • ,跳到 页  
<<返回周杰伦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