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吉士蛋糕
这种鲜嫩美味的奶酪蛋糕,做起来竟意外地简单。
说起来,也是您想写进菜单的一品佳作。
毕业之后,纲吉仍在沙罗的店里工作,只是从打工的转成正职,也不再当收银员,基本上成了主厨的助手。
迪诺回到意大利后,纲吉虽然不可避免地觉得寂寞,可庆幸着生活仍不至于失去重心。
迪诺每个月都会寄明信片回来,意大利如油画般的风景,蓝得让人敬畏的蓝天,或是假期时旅途中在当地精心挑选的,也许不如罗马建筑的瑰丽,可充满了异国情调。
背面写的都是他学业的情况和旅游时的见闻。
总之多姿多彩,纲吉都一一收好。
E-mail中常常收到本人的照片,纲吉看得出迪诺一点点从少年蜕化成青年的过程,而迪诺充分地理解纲吉的初衷,一次也不曾提起回日本之类的事。
不是没有想过,迪诺在哪里,遇见了谁。
每每想到这些,纲吉心头都会微微抽搐一下,隔很久都会有钝痛残留在模糊的思绪里,迪诺在信里从没说起这样的话题,可纲吉不会白痴到会认为迪诺那样显眼的人会一点邂逅都没有。
但其实是连对不起都不用说的。
因为若那是迪诺真心的选择,纲吉不会有任何后悔,那是他的少年应得的,他也愿意祝福的。
细想起来,他们之间从来就没有过太过轰烈和极其浪漫的事,这日子和流水一样,自然得接近朴素,这大概也和纲吉对激进不沾边的性格有关,总是有意无意地弱化感情的冲突,生活的矛盾,明明还不到30岁,可这性格真是有隐世的趋向。
然而,在纲吉看来,这才是生活吧?
有点小快乐有点小遗憾也就过了,因为不贪图,所以面对独自一人度过的时光,心意并没有被消磨。
或许这是为什么沙罗会说纲吉做出的蛋糕是生活本身的原因,总是爱用带点苦味的食材,不甜腻,也不会用过多装饰,慢慢品尝又能吃出蛋糕绵延的口感,这是一种渐入的过程,就像你要懂得人生的幸福,多半是对比下才能知足的。
这么说的沙罗眯起眼,眼角有一两条纹,但还是很漂亮,那种岁月积累的优雅感展露无疑,她当然知道纲吉和迪诺的事,但她是一个极有分寸的人,任何事都只是点到即止,每个人都有走自己路的自由。
只要是抱着对结果的觉悟,就是不容置喙的。
这种鲜嫩美味的奶酪蛋糕,做起来竟意外地简单。
说起来,也是您想写进菜单的一品佳作。
毕业之后,纲吉仍在沙罗的店里工作,只是从打工的转成正职,也不再当收银员,基本上成了主厨的助手。
迪诺回到意大利后,纲吉虽然不可避免地觉得寂寞,可庆幸着生活仍不至于失去重心。
迪诺每个月都会寄明信片回来,意大利如油画般的风景,蓝得让人敬畏的蓝天,或是假期时旅途中在当地精心挑选的,也许不如罗马建筑的瑰丽,可充满了异国情调。
背面写的都是他学业的情况和旅游时的见闻。
总之多姿多彩,纲吉都一一收好。
E-mail中常常收到本人的照片,纲吉看得出迪诺一点点从少年蜕化成青年的过程,而迪诺充分地理解纲吉的初衷,一次也不曾提起回日本之类的事。
不是没有想过,迪诺在哪里,遇见了谁。
每每想到这些,纲吉心头都会微微抽搐一下,隔很久都会有钝痛残留在模糊的思绪里,迪诺在信里从没说起这样的话题,可纲吉不会白痴到会认为迪诺那样显眼的人会一点邂逅都没有。
但其实是连对不起都不用说的。
因为若那是迪诺真心的选择,纲吉不会有任何后悔,那是他的少年应得的,他也愿意祝福的。
细想起来,他们之间从来就没有过太过轰烈和极其浪漫的事,这日子和流水一样,自然得接近朴素,这大概也和纲吉对激进不沾边的性格有关,总是有意无意地弱化感情的冲突,生活的矛盾,明明还不到30岁,可这性格真是有隐世的趋向。
然而,在纲吉看来,这才是生活吧?
有点小快乐有点小遗憾也就过了,因为不贪图,所以面对独自一人度过的时光,心意并没有被消磨。
或许这是为什么沙罗会说纲吉做出的蛋糕是生活本身的原因,总是爱用带点苦味的食材,不甜腻,也不会用过多装饰,慢慢品尝又能吃出蛋糕绵延的口感,这是一种渐入的过程,就像你要懂得人生的幸福,多半是对比下才能知足的。
这么说的沙罗眯起眼,眼角有一两条纹,但还是很漂亮,那种岁月积累的优雅感展露无疑,她当然知道纲吉和迪诺的事,但她是一个极有分寸的人,任何事都只是点到即止,每个人都有走自己路的自由。
只要是抱着对结果的觉悟,就是不容置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