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大,你采用的可能是那个数字比较大的版本。我采用的是数字较小的: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全国56,486,856人
蜀汉刘禅炎兴元年(236年):蜀汉940,000人
曹魏曹奂景元元年(236年):曹魏4,432,881人
东吴孙皓天纪四年(280年):东吴2,300,000人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16,163,863人
我本来有个历代人口的统计表的,可是一时间找不到,只好上百度。这个版本的三国人口之中人数过少了些,可能是很多的隐民、豪强、官员家的佃户被隐瞒,这样才会少交赋税,也不知道比例会是多少。这个倒是给了我一个启发,刘禅可以在这方面发觉一下人口潜力,不过是要跟那些权势人物大打出手了……
你的刘焉的带甲二〇万,十区一的比例,似乎是按照兵役人口算的,所以后面还强调加上老弱妇孺,达到四百万人口。我想,当时益州除了成都平原,再加上汉中地吧耕地较多,恐怕也是没有那么多的,否则养不活吧?而且当时的最富庶之一的冀州也才570万,那里城市和耕地众多啊。
蜀军的人数一直都在十三四万左右,按照四百万人口算其比例,近三十个人养活一个士兵,负担似乎不太重吧?比现在十个人养活一个公务员要轻松三倍。当时应该是十个人养活一个士兵的比例可能更加合理些,否则蜀国的农耕也不至于到了后期受到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