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百花争艳,万里碧空下,幽幽青山向远处绵延。山脚下是个不大,却因占据交通要道而颇为热闹的城镇。过了城镇,向前三百里便是浅滩,浅滩再向前延伸百十来里就是通海的大江了。
百十年前,镇子的人大多靠在浅滩捞鱼为生,偶有得珍珠蚌的乡里邻居定是要眼红上一阵。后来,山里的栈道修好了,有懂经商之人依着浅滩做了码头直通江水。从此,大船渔舟整日穿梭于城镇旁,镇子就兴旺起来了。原本叫浅滩镇的小地方也扩大了区域,成了城,还改了个有文化的名字——桑海。
桑海因来往商贩多,因为城内驿站及酒楼生意格外兴荣,最有名的当数贯穿桑海的浅滩大街旁的有间客栈。
说到这有间客栈,当真是连桑海街上的光脚娃儿们都说的出它的故事。大致类似于一穷大厨在桑海适才兴起是就下了血本盘了块地儿开起了酒家,自个儿包了所有活,而后,随着桑海日渐繁华,酒家也越做越大,直到了今天的规模。
如今,有间客栈的掌柜是个姓孙恶老头。虽不通厨艺,但于经商上颇有头脑,常会笼络些名厨师,大花魁来捧个场,显个脸。对于手下的学童也是极尽可能地压榨。大多学童不堪重负都相继离开了,唯有一个姓丁的,大约是天生的身强力壮,干活做事卖力得很,从不喊累叫苦,生生留了下来。加之这位姓丁的学童虽是手粗脚大,但于烹饪之术颇有天赋,深得掌勺的喜欢,不由平日里多指点几下。一来二去,不由有让这姓丁的学童继承客栈衣钵的意思在了。
这年,丁学童刚满十六,在有间客栈混的当真是风生水起,厨艺也天天见长,偶尔店里忙不开也会让他上灶帮忙。掌勺的张师傅觉察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便有意让丁学童出去见见世面后回来传其掌勺之位。但孙掌柜心中有盘算,这出去闯荡之钱是他出,可若是将来这丁娃儿去了大城不愿意回来了,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事儿便这样耽搁下来了。
眼下,阳春三月,山里水涧旁的桃花开得正旺,真是吃桃花厥鱼的好时节。丁学徒被差遣去了山涧旁摘桃花。
这摘桃花说起来是女娃儿家的闺中事,但若入了菜肴,讲究可就大了,非要体高眼灵的不行。入菜的桃花要求花蕊分明,花瓣肥硕,整朵需完整,且要开得正是时候,偏嫩过熟都会错了滋味。而丁学徒自小随着张掌勺上山采摘,深谙此道,自是不二人选。
此刻,丁学徒一手拎了个竹篮子,一手攀着花枝,正细细查看着每一朵娇红。丁学徒一路寻求,一路沿着山涧渐渐往深山里去了。连顺着山涧拐了两个弯后,丁学徒瞅着篮子里的桃花也过半了,正寻思着坐下歇息歇息,忽听暖风中隐有歌声传来。丁学徒不由心中添了几番好奇,顺着声音向前探去。
两旁桃花鲜艳,旺盛非常,重重叠叠遮了丁学徒的视线。丁学徒轻柔推开花枝,耳旁歌声越发清晰,似是一女子在歌唱,那声音千转百回,喜气非常。丁学徒心中更为好奇探往,脚下步子也迈得快了些。
终是到了桃花林的尽头,那歌声已若在耳旁,丁学徒拨开最后一根桃树枝,眼前骤然开朗。
只见一汪泉水清澈见底,偶有风拂过,便卷起落英,挟着桃花落入水中。盈盈清泉,糯糯歌声,加之水中盘旋,半空飘舞的春色,丁学徒恍若入了仙境。而那仙境中央的,水声缓动处,歌声来源处,竟是一背身沐浴的女子!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