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一直是泰兴引以自豪的特产,政府也一直自诩“银杏之乡”。在泰兴的各个乡镇,稍稍到郊区就能看到一片片的银杏林,城区暂且不说,但凡是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几颗成年结果的银杏树。倘若如十几年前那样,银杏十几二十几一斤,对农民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大的收入,但是,如今的银杏果都没白菜贵!
为什么?是老百姓都种上了银杏改变了供需关系?个人觉得跟政府的不作为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个银杏古城,几十年没有一个成规模的银杏产业,市面上的银杏收购、加工混乱无序,老百姓手里的银杏越卖越贱。银杏的加工没有一个行业标准,这些政府能说没有关系?
如果,银杏的加工能形成产业链,从品种的种植,到中期收购,后期的加工,都有政府牵头,引导生产出一系列高、中、低系列的产品,形成品牌优势推广开来,这才是真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
有感而发,看官海涵。
为什么?是老百姓都种上了银杏改变了供需关系?个人觉得跟政府的不作为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个银杏古城,几十年没有一个成规模的银杏产业,市面上的银杏收购、加工混乱无序,老百姓手里的银杏越卖越贱。银杏的加工没有一个行业标准,这些政府能说没有关系?
如果,银杏的加工能形成产业链,从品种的种植,到中期收购,后期的加工,都有政府牵头,引导生产出一系列高、中、低系列的产品,形成品牌优势推广开来,这才是真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
有感而发,看官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