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百姓的幸福时代”,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概念。民国时期中国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强权的控制之中,整个国家都是为他们生产财富的机器。的确也有一些国人过上了体面、优雅的生活,但那只是作为帝国主义列强代理人的买办群体,他们成了大金融家、大商人、大军阀、大官僚。还有极少数文化精英,因为顺应了那种体制的需要,也以大文人的身份有幸体面了一把。民国时期除战争因素外,每年非正常死亡的老百姓多达500万,国人平均寿命才35岁,短命的当然主要是穷人。当年少数买办和精英的神仙日子,跟每年500万贫病交加的非正常死亡,原是具有某种内在关联的,那是一个国家的羞耻,何天堂之有?到了1955年,国人平均寿命达到40.8岁,到孔老爹逝世那阵,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71岁,是民国时期的2倍。此外,民国时期大上海每天有100多个儿童饥病而亡,今天的上海其婴儿死亡率比美国纽约还低。这些数据都能说明,孔老爹享受酒肉生活的时代,“平民百姓”的境遇和命运的确有了根本的改变。命运的转机就是民国终结的1949年。对平民百姓来说,民国就是地狱。
孔老爹那48元工资,也许并不比民国时期上海工人的两块大洋多,可是他上头没有月薪280大洋的教授和月薪600大洋的校长,48元就足可以支撑起中产阶级的幸福生活。孔老爹虽为劳工,却从来不像今天的“果粉”那样,天天意淫月薪600大洋的尊贵地位。人不能贪得无厌,人不能欲壑难填,孔老爹不愧是孔子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