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对失去他的感受与其它人是不同的。他们并不都爱他,但是都熟他,他们看着他长大,看着他成熟,看着他输,看着他赢,看着他哭,看着他笑,看着他拿奖,看着他恋爱,看着他言谈晏晏,活色生香。他的每一段经历他们都熟悉,二十六年来的每一个举动他们都见到,报纸上,电视上,电影上,经常有他,展现自己的一个个侧面给他们看,红墈的舞台上,他一共开了一百二十五场演唱会,跟每场一万四千名观众同歌共舞,水**融。舞台之外,他们也会在各种场合遇到他,跟他打招呼,请他签名。曾几何时,他开的咖啡店就在他们身边,去坐的时候,只要听到店里放的不是他的歌,多半就是他本人在。他自己不喜欢店里老是放他自己的歌,但是去的人都喜欢,他的歌是香港几代人成长的背景音乐,伴随大家度过了多少快乐与悲伤的日子。
新世纪来临的时候,香港评选“世纪十大金曲”,《MONICA》高踞榜首。一百年后的人们不知道会不会置疑香港人的眼光,因为《MONICA》这首歌听起来实在太一般了,无论是词和曲都缺乏冠军相。其实,这首歌的真正意义在于开创了一个歌坛神话,从这首歌开始,他一举暴红,作品年年都入选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到后来更是连金曲金奖和最受欢迎男歌手奖一起拿。如果没有这首歌,大家还不知道会不会注意到他,那个虽然在歌唱比赛上拿了亚军,出起专辑来却连连烂市的年轻人。他自己也说,起先唱起歌来全都是“鸡仔声,咵咵声”,从《MONICA》之后才开了嗓。他的嗓子与他的纤秀相貌非常不般配,是一种沧桑醇厚,略带沙哑,质地如纯金一般的音色,虽然高音也唱得很好,但是总体上以低音见长,能够低得无可仿效,尤其在声线的转折起伏上,那种处理技巧是很少有人能及的。他的另一个过人之处是感情的充分投入。其实歌坛上比他声音条件好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是没有谁能够象他那样,在歌里灌注那么深那么浓的感情,唱起快歌来潇洒强劲,唱起慢歌来婉转低徊,励志歌曲神采飞扬,爱情歌曲柔情似水,每一首歌都像是他从心底倾诉给大家的话。他去世之后,香港电台一再警告听众不要独自听他的歌,说他的歌曲感染力太强,独自一个人听容易失控。
至于他最好的唱片,在告别之前那一阶段的,公推是八七年的《SUMMER ROMANCE》,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听得太熟,我个人更加喜欢《SALUTE》。这张唱片收录的并不是他自己的歌,而是翻唱别人的歌曲。这个主意也是他自己想的,起先遭到工作伙伴的一致反对,认为这样一张翻唱碟不可能发市,但他坚持,他说别人有那么多好歌,自己很喜欢,要向那些同道中人表达自己的欣赏和敬意。他认真地录制了歌曲,设计了歌纸,在每一首歌词下写上自己的心声:“作曲与填词天衣无缝,LOLO与书琛,本来就是天作之合!……填词、作曲、主唱集于一身的阿SAM,SUPER ARTIST,SUPER FRIEND,SUPER-MAN!......香港非常难找的‘LOW PROFILE'艺人,DEANNIE,我崇拜你!另外,黄沾,WHAT CAN I SAY!……每次在有严冬的国家看到白雪,便会想起这首歌,卢国沾,谢谢你的词!……”在每一则后面都细细签上自己的名字:LESLIE。这张唱片里,且不说他在立意上的真诚淳朴,单说他的演绎,实在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他的声音在这个时期已经完全成熟,《滴汗》的性感,《但愿人长久》的醇厚,《明星》的深情,让我们真正了解什么叫做好歌,什么叫做好的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