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6日漏签0天
西和二中吧 关注:1,821贴子:32,28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西和二中吧
>0< 加载中...

学习古诗文方发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小昊one
  • 后起之秀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作者:王延学
来源:语文报·中考版
1怎样合理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
首先,要明确预习的目标。
就文言课文的学习来讲,预习阶段理应落实如下几方面内容: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比如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们在课前预习时,就应大致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了解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了解他对中国田园诗的杰出贡献,顺便复习、拓展一下陶渊明诗文中的名句,像“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
(2)了解写作背景。尽管这一点不能一概而论,但对于有些课文的学习,则是十分必要的,《桃花源记》即是。
(3)结合课文注释,基本疏通文意。记下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等到课堂上再向老师提问。
(4)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争取解决“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两个问题。仍以《桃花源记》为例,我们在预习时,应思考:作品描绘的是一片怎样的净土乐土?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作品中的这种理想社会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既然如此,陶渊明为什么要写这篇作品,后人为什么又乐于阅读呢?
其次,要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
不少同学认为语文学习中的预习环节可有可无,这种认识是大错特错的。预习,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听课;预习,不知不觉地在锻炼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预习,客观上有助于我们养成自主探究的思维品质。预习,我们不可等闲视之。
阅读文言所强调的整体意识指什么?
文言文跟现代文比较,语言上有不少差异,表现在古今词义的变化、词类的活用、句式的不同等方面。阅读文言所强调的整体意识,是指不拘泥于个别疑难字词的解释求证,能从整体上大致读懂文意。比如,你读的是一段人物传记,你就可着眼于全文主要写了哪些事,表现了传主怎样的性格、志趣。至于有些费解的字词,我们完全可以跳过。
我们以2008年江苏无锡中考文言阅读《芳容至孝》为例,来说一说文言阅读的整体意识。这是一则课外选段,从文题能看出,该文的主人公叫芳容,选文要表现其“至孝”的一面。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看出,选文记叙了芳容接受祖父母临终遗命,不远千里,终于找到客死异地的父亲的骸骨,归葬祖墓的经过。这便是通过整体阅读感知的内容。第11题为: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这便要求在整体读懂文意的基础上加以概括。答题时应注意“哪些”这一关键信息,就是说,你如果只答“至孝”,是不能得全分的。再读原文,你会感受到主人公的意志刚强、坚忍不拔。想想,在重病缠身、卧床不起的艰难处境下,他毅然决然地坚持了下来,确实难能可贵。进一步探究,我们还能看出主人公一言九鼎的品格:既然答应了祖父母,就一定要做到。
2诵读时,怎样读准字音?
诵读文言文,应特别注意三种“异读”(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
(1)通假异读。文字通假,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通假字跟本字的读音大多不同,我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读其本字的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就不能读“shuō”,而应读“yuè”;这里的“说”通“悦”,愉快的意思。《桃花源记》里“便要还家”中的“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这里的“要”通“邀”,邀请的意思。
(2)古音异读。古代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凡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未作出规定的,我们仍应按传统的音去读。像“可汗问所欲”中的“可汗”,是对过去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呼,按古音应读“kè hán”。
(3)破音异读。这是指通过改变字音的办法来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一种异读。如“骑”现在只用作动词,读“qí”,但文言文中它还常作名词用,读“jì”,表示骑马的人或战马,“翩翩两骑来是谁”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都读“jì”。



  • 小昊one
  • 后起之秀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3)分析文本内容。有的诗文,我们无须了解文本以外的内容,只要反复诵读作品,就能领悟作者的情感与境界。像宋代徐俯的《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因为春天的到来,诗人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通过诵读,我们很容易体会出来。
6阅读文言所强调的整体意识指什么?
文言文跟现代文比较,语言上有不少差异,表现在古今词义的变化、词类的活用、句式的不同等方面。阅读文言所强调的整体意识,是指不拘泥于个别疑难字词的解释求证,能从整体上大致读懂文意。比如,你读的是一段人物传记,你就可着眼于全文主要写了哪些事,表现了传主怎样的性格、志趣。至于有些费解的字词,我们完全可以跳过。
我们以2008年江苏无锡中考文言阅读《芳容至孝》为例,来说一说文言阅读的整体意识。这是一则课外选段,从文题能看出,该文的主人公叫芳容,选文要表现其“至孝”的一面。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看出,选文记叙了芳容接受祖父母临终遗命,不远千里,终于找到客死异地的父亲的骸骨,归葬祖墓的经过。这便是通过整体阅读感知的内容。第11题为: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这便要求在整体读懂文意的基础上加以概括。答题时应注意“哪些”这一关键信息,就是说,你如果只答“至孝”,是不能得全分的。再读原文,你会感受到主人公的意志刚强、坚忍不拔。想想,在重病缠身、卧床不起的艰难处境下,他毅然决然地坚持了下来,确实难能可贵。进一步探究,我们还能看出主人公一言九鼎的品格:既然答应了祖父母,就一定要做到。
7怎样将考点意识对接到一篇文章的阅读?
首先,要做到对文言阅读的考点胸有成竹。
中考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这样几项内容: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读音和意义,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归纳内容要点,对文中的思想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
其次,在学习、阅读文言语段时,应有意识地围绕考点多思考。如2008年湖北潜江等地中考试题有这样一则课外选段:
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③,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④,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⑤,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④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⑤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遇到这个文段,应先借助注释从整体上把握文意:语段写郭伋的一件雅事,他曾将自己到达西河美稷的时间告诉了数百孩子,但比约定的日期早到了一天,因为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就在路边的野亭里住了一夜,准备第二天和孩子们相见。然后,你可以试着用现代汉语复述一下原文内容。接下来,可重点关注一些有特点的词语、句子。像本段中的“讫”(结束)、“期”(约定的日期)、“儿曹何自远来”、“须期乃入”等。最后,我们不妨对郭伋的做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成人要为儿童做出好的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郭伋的做法值得肯定。
8文言实词备考应注意哪些方面?


2025-07-26 06:33: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风临天下LY
  • 武林高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下,支持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西和二中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