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回忆吧 关注:67,968贴子:2,003,920

【剧透】灿若烟花——对《G线上の魔王》的吐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恨,大概是世间绵延最长的感情,难以为时间磨灭,反倒有可能因为积压而更加旺盛,即使淡忘,也容易被相似的情景重新勾起。因此,尽管十年前的恩怨当事人已经达到了目的,付出了代价,但给身边亲人留下的伤痕却使得余波不息,整个剧本的主要脉络也由此构成。
从故事性上讲,G弦毫无疑问是优秀的,在个人接触过的作品中恐怕无出其右者。诸多伏笔悬念穿梭于紧凑的剧情间,令读者欲罢不能,直到找到谜题的解答,然而伴随而来的往往是新的问题,吸引着玩家继续阅读下去。尽管自己有过被车轮瞒天过海的经历,小心翼翼地注意着不要被各种表面信息迷惑,却也难以揣测到编剧的真实想法,并未因此丧失兴趣。尾声的设置更是打破常规,造成了意料之外的效果。就算感觉到第五章结局处理得有些仓促和不够力度,但从漫长的压力下解脱还是容易让人产生是到此为止的时候了,何况之前魔王已经使过了一次诈死的手段。因此当终章魔王再临的时候,我的意外程度不亚于春。
只是,用yang的话概括,就是为故事性而牺牲了逻辑性,一些无法回避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些情节难以被我顺畅接受。如很多人提到,主线和支线的剧情间有不少冲突。主线里魔王处心积虑的谋划却随着进入支线的flag开启而突然蒸发,而导致路线分歧的直接原因对于魔王的计划而言影响却远非决定性的。而且这不是暂时的沉寂,在椿姬和白鸟线里直到几年后的尾声都再无音讯,反倒是尾声时间最近的花音线里魔王明确说过要收手,可是那不知源自何方的爱能轻易毁掉十年来的心血,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此外,椿姬线的矛盾塑造方式个人也不太满意,在其他线里都老老实实搬出去的椿姬一家偏偏在这条线里又借到了偿还债务的钱,而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这样处理把一个本身勉强解决的两难问题再一次摆了出来,而双方都没有退让的可能,无论谁被说动都会使剧情显得都合。结果最后只能靠京介祭出其他路线不曾用到的杀器才得以处理,但这样也并不完善,难以相信权三不会对这一次的屈辱耿耿于怀,今后对京介一点为难也没有。虽然根据整个游戏的格调,最终京介是应该让椿姬知道真相,但完全可以通过由新的事件引发,而不必重复这个不得不通过超展开才能解决的矛盾。
权三的形象塑造也是一个问题,最后为京介舍命的行为与其一直以来冷酷残忍的巨汉形象毫无交点。这种态度并非只体现在言词上,从初次登场权三就以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死亡的几小时前,他都试图置京介于死地,直到听春诉说对京介的感情才第一次略微显示出人类的一面,可以他的经历因为这点儿女私情就发生转变实在不可思议。从他临死前对魔王的嘲讽来看,大概编剧的意思是他一直并不真正认同自己的生存方式,而希望通过行恶得到救赎正是他踏上歧途的原因,然而,先前的故事里从没有过这样的暗示,尽管读者可以揣测出各种理由,但如果剧本本身不表现得足够显然,就不能不说是编剧的失误了。因此当本作的名言“生者,生者,路化冰河”由他说出时,我最大的感觉是不协调。这种诗意的语句应该属于饱经磨难却依然乐观向前的人,或者至少拥有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权三这种一向无情的生物。
除此以外说得比较多的问题是京介和魔王的头疼在关键时刻完全没有出现,这点个人觉得无妨,疾病本身就是间歇性的。不过在进行游戏时倒是猜想过这将是导致魔王最终失败的原因。
G弦主线里的内涵给我的印象不及车轮深刻,编剧最想表达的大概是权三所说的通过行恶不可能得到救赎,这点在几位主要人物身上都可以得到反映,只是故事中没有谁的经历能充分说明这点,权三缺乏往事交代,无从确定他的心态,春在成功复仇前就得到保护,而京介后期的做法已完全与当初渴望的救赎自己和母亲无关。只有魔王的经历最完整,但他的失败并非从踏上不归路就注定,比起让父亲屈死狱中,他几乎成功地完成了营救,若非命运的戏弄,他不会在达到目的后变得一无所有。有一种人类的感情他一直没有丢掉,那就是亲情,这本可以支持着他继续生活下去。


IP属地:北京1楼2012-01-09 17:22回复
    END
    忘了补上这句了


    IP属地:北京3楼2012-01-09 17:2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顶一个!


      IP属地:美国来自掌上百度4楼2012-01-09 17:31
      回复
        在此且不讨论整个游戏的框架矛盾,仅提出一个小片段的问题,以供大家思考:
        宇佐美春线,最后结尾部分,魔王回到京介家里复仇。按照编剧的意图,应该是要表现魔王以自己作为牺牲品诱使宇佐美射杀他,借此毁灭宇佐美的人生,以达到报复宇佐美的目的。此时魔王父亲已死,这可谓是魔王最后的也是最终的复仇。但是我们仔细一看,就会发现魔王的行为很反常。魔王自己带了一把手枪去,在与宇佐美缠斗中故意落下手枪,让宇佐美利用它射杀自己。但是他并不知道京介自己也有一把手枪,这样结果是现场掉了两把手枪。如果宇佐美捡起京介的手枪,那魔王这个计划恐怕就无法实现了,因为京介的手枪似乎已经没有子弹了。退一步说,即使宇佐美捡起了他丢下的手枪,但是在追杀他的过程里把子弹都打光了,那么魔王一样死不成了,因为只要宇佐美的枪里没有子弹,京介就可以阻止她。在有诸多不可控因素下,魔王居然把最后的结局交给命运来安排,简直是不可思议。按照我们对魔王的了解,他应该会捡起京介的手枪,然后找地方处理掉再吸引宇佐美才符合他的本性。但是即使如此,魔王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自己的复仇一定能成功。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就是魔王这个所谓复仇计划根本就不是他自己能操控得了的,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漏洞。
        但是,这个故事还是要这么写,不这么写不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样就没有最后的感人重逢了,京介的罪恶感也无从消除。这就是这个游戏里,故事的艺术性和逻辑性矛盾的一个缩影。


        IP属地:山西5楼2012-01-09 18:16
        回复
          签名无节操


          IP属地:黑龙江6楼2012-01-09 18:47
          回复
            看啊看看啊看。。。。。


            IP属地:北京7楼2012-01-09 19:08
            回复
              某ws说的不错,我觉得从艺术性上来说,这部作品挺震撼的。当然嘛,各种剧情矛盾,有点自说自话的感觉~
              于是,认真你就输了~
              至于有人说神作,我觉得真心不敢当。。。~佳作倒是,不过还不到神作的地步。。。


              8楼2012-01-09 19:36
              回复
                对于魔王最后寻死的做法我倒不是完全不能接受,我觉得那时他的主要目的是让自己的死亡有些意义而非报复,不然完全可以用更恶毒的手段,从他的独白中可见预想计划被打破也没有表现出不满。而对于一个没多少所求的人,把结局交给命运也不足为怪了。
                可是此前不少靠命运支配的场景我无法做到愿意帮编剧解释,而这些部分对剧情发展的影响又做不到忽略,结果就是不太容易接受故事。至于神作,个人也觉得还是不小差距,不过这种主观感受还是看电波相合程度,或许看重其优点的人能够被完全折服。


                IP属地:北京9楼2012-01-09 20:4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表示敲碗等乃的2W字车轮~~快点填了~~
                  说来乃上次和我说剧情是啥时候的事了?整个后半段逻辑性上一直都有着小小的问题,从魔王逼宇佐美从楼下跳下那个阶段开始,我感觉到了一丝小小的违和感。无论是魔王还是宇佐美亦或是京介其行动都偏向与依靠感情行事,第一次看时或许会觉得很燃很流畅、一气呵成的样子,但是回头慢慢思考的话,就会觉得有点不合理。分线的问题或许是G线采取这种剧情架构不得不去面对的,和车轮相比这种每到一个分歧点选择剧情走向的方式能让人不会有重复攻略的烦闷,但是剧情的展开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更不要说它本来就是以人与人之间的恩怨与矛盾来一项项解锁剧情,并在终章来个高潮的收尾。宇佐美之外的线难以自圆其说也就不奇怪了,剧情只能做到有限的收束,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PS:其实我个人到不太在意矛盾啥的= =
                  


                  IP属地:上海10楼2012-01-09 20:54
                  回复
                    我去,说到G弦了,终于提到G弦了吗
                    好吧,我先说几句,有时间再详谈吧
                    就你们说的矛盾的地方,我一点也不否认,由于它采用的是一条主线,附上中间的分支的写法,不能不面对分线与主线有矛盾,有冲突的地方,最根本的问题就是魔王的去向和行动
                    我们都知道了,主线才是解决与魔王的最终章,从支线中不难看出,魔王突然的收手是很违和的,是的,这些都是问题,但这对我来说并没有磨灭主线的精彩和触动,我个人感觉这部作品就是按照这个主线写的,然后支线是通过找切入点切入进去的。对我来说,玩了主线就相当于玩到了这部作品最精华的最让你触动的地方了,当然我不排除支线有动人的地方,但是事实是宇佐美的线,最终章,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矛盾,并且点题——G弦上的魔王,在最终章把和魔王的矛盾,仇恨和复仇的挣扎,回忆与羁绊一并爆发,最后在漫天纯洁的雪花面前迎来了仇恨与复仇的终结,这,是对我来说最大的触动
                    当然LZ说的 关于 权三的问题,我也想过,最后的舍命,兽王瞬间的人情觉醒或许太得太突然了,确实不符合逻辑。 但是为何我们第一次玩的时候却不会感觉那么违和呢,我个人认为这正是商业作品要带我们的,我想说作品想要让我们体会到一个道理:在血腥的兽王,对于自己的儿子还是有感情的。我认为这一点上,作品可以再做个更好的铺垫,这样看起来正符合逻辑,但是细细一想,这样或许是作品想让我们意想不到? 这一点就是作者的想法和我们玩家的想法问题了,作品让我们达到了第一次的触动,但我们玩家在正常的逻辑思考后,就会发现这违和感,但这真的是作者没有考虑到的吗?这一点我不敢妄下断言,或许某些人觉得违和感很不好,但对我来说作品就是一种艺术,就是游戏,给与我们感触,给与我们思考,于是,认真你就输了。
                    关于yang 说的那个,当然也是问题,我刚才思考了下,和你说的差不多,矛盾是有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这就是游戏,根据正常的逻辑来看,那偶然的地方太多了
                    作品毕竟是作品,它就是为了带给我们触动的
                    当京介和宇佐美在海边相吻时,我满以为故事结束
                    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以为最后等待宇佐美的开门的那一吻的是京介,但是听到的却是那敲打她童年脆弱内心,带给她一辈子复仇和仇恨的声音
                    是呢,正是因为他这么写,才有了最后的感人重逢,才有了最后的一声:“爸爸~”
                    才有了最后京介流下的结束一切复仇与仇恨的泪水
                    就像LZ9L说的那样呢 或许对大家来说不算神作, 但是正是这责任感,正是这童年的羁绊
                    正是这终结复仇的泪水和一声“爸爸” 触动了我的电波
                    对我来说,它是我心中的神作
                    嘛嘛,好久没写东西了,估计逻辑神马的有问题,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俺有点事先出去下, 一会再详谈吧


                    IP属地:日本11楼2012-01-09 21:58
                    回复
                      由于正在玩就不看了....支持一个


                      IP属地:云南12楼2012-01-09 22:39
                      回复
                        直接在第四章杀死魔王就完了,那样我觉得比秽翼也不多让了


                        IP属地:湖南17楼2012-01-10 16:01
                        回复
                          主观感受无所谓达成一致,毕竟人与人注重的地方不同,只要能说服自己就行。
                          我个人还是接受不了重要事件里角色做出没有铺垫的反常行为,所以没法认同权三的结局,这种违和感在初次游戏时就有,本来期待着更高一筹的斗智(其实我感觉是编剧想把影响魔王表演的最大绊脚石处理掉却没有好的借口,法月还有把贤一培养成特别高等人的目标,权三之前表现的却只有让自己获得最大利益……
                          至于魔王最后的做法,我觉得主要目的还是寻死,感觉他杀死京介和春的想法不坚决,否则之前也有很多机会。京介向魔王开枪时,考虑得应该是利用突然事件造成的冲击分散春的注意力,进而视情况采取措施,不过不见得稳妥罢了。
                          关于编剧想表达的内容,个人认为就是“不可能通过行恶得到精神的解脱”,这恐怕也是京介最终赌上一切保护春的原因。只是这点强调得不够明显,首先主角的态度不明,无法从独白里表现这些思想,再加上没有谁的经历能有力说服这点。还有故事性优秀客观上也造成了这点,玩家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吸引到剧情上。


                          IP属地:北京18楼2012-01-10 17:31
                          回复
                            还没玩过的人看见“剧透”二字就匆忙留下爪印闪人了……


                            19楼2012-01-10 17:3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看了第一段就忍不住向下看,于是我彻底被透了
                              果然是题好一半文+开头印象么?


                              20楼2012-01-10 2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