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8,348贴子:10,047,982
  • 3回复贴,共1

重回《百家讲坛》 刘心武颠覆黛玉之死(图)

收藏回复

当年,刘心武在《百家讲坛》揭秘秦可卿,连老太太也爱看。荧屏沉寂两年的他,近日他将重回"讲坛",这次他要讲的是林黛玉。不仅要讲,还带来新解。在刘心武看来,电视剧以及通行版本中的很多说法,与曹雪芹的原意和古本中的描述并不一样。而黛玉的死因、长相和身世,都有不为人知的真相。
“黛玉之死”
被高鹗续写得太“难堪”
《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高鹗所续。电视剧《红楼梦》第26集中,林黛玉因得知宝玉与宝钗洞房花烛,焚烧诗稿、重病发作、气绝身亡。这是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后40回中为林黛玉设计的结局,而在刘心武看来,这并非曹雪芹的本意,而且破坏了读者对原作的审美享受。
刘心武说,小说第一回就指出了宝玉和黛玉的仙人身份。宝玉本是天上赤瑕宫的神英侍者,黛玉是天上一棵绛珠仙草。因为神英侍者每日灌溉甘露,绛珠仙草才得以修成女体。下凡后,林黛玉就要用一生的眼泪,还贾宝玉的灌溉之恩。
刘心武举例,林黛玉每次和贾宝玉闹别扭都要流泪。而在第四十九回,黛玉却说:“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似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就是在暗示还泪之旅是有终点的。“泪还完了,她就会主动回到天上。”刘心武认为,黛玉不该死得如此难堪,而是以一种比葬花还要诗意的方式。
刘心武新解:黛玉是沉湖而死
“黛玉应是沉湖而死”,刘心武推测。他从曹雪芹撰写的前80回中找寻伏笔,作为推理证据。
证据一中秋节黛玉和湘云湖畔联诗
-出处:第七十六回 刘心武说,两人联来联去,联出两句惊心动魄的来。湘云说:寒塘渡鹤影。黛玉接了句:冷月葬花魂。(通行版本中为诗魂,古本中为花魂)
“花魂并不是一个陡然出现的词语,林黛玉的葬花词里出现的次数就很多。七十六回这个地方,它就是林黛玉的象征。”
刘心武解释,“冷月葬花魂”的意思,就是在凄清的中秋夜,湖面上倒映着中秋月,花魂一步一步地沉下去了。这句联诗,是林黛玉沉湖的一个暗示。
证据二 元妃省亲点戏《闹殇》唱词
-出处:第十八回 “元妃省亲时点了四出戏,其中《牡丹亭》的《闹殇》一折很有门道。”刘心武说,因为脂砚斋在这里批语:伏黛玉之死。
“人到中秋不自由,奴命不中孤月照,残生今夜雨中休,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刘心武指出,这句唱词正中“冷月葬花魂”的意境,而“玉芙蓉”,这里指水生的荷花,影射黛玉死于水域。
刘心武指出,“曹雪芹亲密合作者”脂砚斋的批语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依据,脂砚斋明确表示: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之大过节大关键。
刘心武猜测,如果是曹雪芹写黛玉之死,会把这一段描写得非常优美。黛玉会像葬花一样,精心地设计她的服装、道具和路线,一步一步地走进湖中,借仙遁复归天界。也许第二天人们发现黛玉已死,但找不到尸体,只会有衣服和钗环存在。
黛玉之死众说纷纭
谈到黛玉的结局,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蔡义江说,各种流行的说法很多,比如投水、在树林上吊等,都是根据文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件事推断的,基本没有主流的说法。
对于刘心武的投湖说,蔡义江表示,这个观点与周汝昌的一致。但蔡义江本人的研究也有所不同———黛玉就是得病去世。“贾宝玉出事了,流浪在外。黛玉记挂着他,身体撑不住去世了。宝玉回来时,黛玉已死去一年。”蔡义江说。对于高鹗续写的结局蔡义江并不赞成,他认为,黛玉的死不是婚姻的原因,高鹗只是依据了中国传统戏剧小说以婚姻悲剧作结的写法。


1楼2012-01-15 22:55回复
    现在的主角换成了老刘老刘了


    3楼2012-01-16 11:1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2楼上说点什么就做结论,不信服啊。


      4楼2012-01-16 11:16
      回复
        刘心武的说法也没多诗意,即是反归仙路,为何留下衣饰?这倒像高颚续宝玉出家还作别父亲。


        IP属地:江苏来自掌上百度6楼2012-01-17 13: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