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精的尾巴吧 关注:1,770,459贴子:34,092,739

回复:最客观的中国历史50大名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2.庞涓
庞涓(?-前342),战国时期魏国人。在魏国任大将。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大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率军直捣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撤军回救。疲惫不堪的魏军走到桂陵(今河南长垣北)遇到埋伏在那里的齐军。齐军以逸待劳,大破魏军。“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成为历史上的著名战例。此后,庞涓又于公元前342年迎战援救韩国的齐军,中了孙膑的增兵减灶之计而冒进,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遭到齐军伏兵攻击,庞涓兵败自杀。
出名在出卖师弟,还被杀了,不过在对阵孙膑前未尝败绩,还深受魏王喜爱,很有实力



16楼2012-04-09 14:59
回复

    41.韩世忠
    韩世忠(1089~1151年),陕西省绥德县人,字良臣,两宋之际的名将,汉族,民族英雄。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官正派,不肯依附丞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死后被赠为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时,又追封蕲王,谥号忠武,配飨高宗庙廷。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他打仗的时候有老婆帮忙,恩,两个人力量大不是么,他在岳飞死后为他叫冤可见人品很正直
    


    17楼2012-04-09 14:59
    回复
      2025-07-27 22:52: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40.陆逊
      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吴大帝孙权兄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于公元222年率军与入侵东吴的刘备军作战,以火攻大破刘备蜀军的“猇亭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后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葬于苏州,至今苏州有地名陆墓。
      东吴中后期支柱,三国最喜欢他和周瑜


      18楼2012-04-09 15:00
      回复
        不明真相的东西不要转载!真是三人成虎.


        IP属地:辽宁19楼2012-04-09 15:00
        回复
          我已说过仅供交流


          20楼2012-04-09 15:01
          回复
            晕死 50名将啊 楼主在哪里看的捏


            IP属地:福建21楼2012-04-09 15:01
            回复
              我说了转自李毅吧


              23楼2012-04-09 15:02
              回复
                38.马援
                马援,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汉族,扶风茂陵人,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新莽末年,天下大乱,马援初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归顺光武帝后,为刘秀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今越南),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孙中山先生在给蔡锷的挽联中写道:“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开国名将。。。不多说


                24楼2012-04-09 15:02
                回复
                  2025-07-27 22:46: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7.吴明彻
                  吴明彻(512~578年),字通照,秦郡(今江苏六合)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吴明彻祖父吴景安,为南齐南谯太守。父亲吴树,为梁右军将军,吴明彻是其幼子。吴明彻幼孤,其性至孝。
                  如果最后不是意外战败,名次应该会更前一点


                  25楼2012-04-09 15:03
                  回复
                    36.李光弼
                    ...李光弼的评价发不上来,自己去查吧,他比郭子仪牛13


                    26楼2012-04-09 15:03
                    回复
                      所谓的仅供交流纯粹就是找骂而已.
                      还是那句,不明真相,不要随意转载!
                      验证码费事,不多说.


                      IP属地:辽宁27楼2012-04-09 15:03
                      回复

                        35.郭子仪
                        郭子仪(697-781),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如上所说,典型的主角光环,个人较欣赏李光弼
                        


                        28楼2012-04-09 15:04
                        回复

                          33.伍子胥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楚国人。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遂成为诸侯一霸。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太宰喜乘机进谗,说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夫差听信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果然为越所灭。
                          本身实力不弱,更何况有超级军师孙武辅佐,出生在一个悲剧的家庭,不过挖坟鞭尸确实是比较BT。。。
                          


                          30楼2012-04-09 15:05
                          回复

                            32.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戚继光纪念馆现为福建省爱国教育基地。另有,电影电视剧《戚继光》上映联播。
                            民族英雄啊。。。小日本,你家爷爷来咯。。。
                            


                            31楼2012-04-09 15:05
                            回复
                              2025-07-27 22:40: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2楼2012-04-09 15: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