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超新贵,恒大如今不仅想要称霸亚洲足坛,还试图打造“世界最大”的足球学校,思欲“振兴中国足球,培养足球明星”。
从这两个口号来看,许家印可谓野心够大,气魄够足。
“世界最大”容易做到,这只是硬件问题,有钱即可,而许老板最不缺的就是钱。至于“振兴中国足球,培养足球明星”却不仅仅是软硬件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依仗恒大一家之力,很难做到。
目标越宏大,达成目的的难度自然越大。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多快生好,“多快”容易为人所注意,“省好”却往往为人所忽略。我所担心的是,将来恒大的办学会刻意追求“世界最大”,而忘记了原本的办学宗旨。
中国足球长期衰弱的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足球人才的“相对缺乏”,所谓“相对”,就是常言的“中国13亿人口,怎么会挑不出11个人上场踢球”。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踢球者缺乏出路和归宿。
何以言之?
其一,足球运动员吃的是典型的青春饭,在7岁至13岁这个年龄段基本能够看出一个孩子适不适合踢球,以及将来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而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未来的人生规划,家长的意见往往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
其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更何况中国现在的家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哪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学“屠龙之技”。
其三,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区区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顶级联赛只有十几支球队,如果加上二级联赛和第三阶级联赛,大概也就50支球队左右,更何况,现在的乙级联赛严格意义上已经不是职业联赛了。假设一支球队的运动员取最大容量32人,加上教练组和俱乐部管理层,工作人员大概数量可以算作100人,50乘以100,则从业机会大概只有5000个,如果再加上其他方面如足协、俱乐部青年队、经纪人这些工作机会,以中国的现状来看,真正以足球为生的职位不会超过1万个,更何况,这些从业机会还得面临外国人的竞争。欧洲的职业教练教育年青球员时喜欢说“如果你没有天赋,你绝对成不了齐达内,但如果你努力训练,你可以成为内德维德”,齐达内这样的超级天才毕竟是凤毛麟角,而内德维德这样的“地才”同样也是凤毛麟角,因此,除非自己孩子拥有超乎常人的天才,否则没有多少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去从事需要和别人竞争只有几千个职位的行业。
其四,足球运动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日常训练,因而自然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文化知识,而在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自喻。踢球如果无法踢出名堂,退役后的前途更加渺茫,甚至有可能一生就毁了。
其五,足球运动员是高危行业,有的受伤甚至会导致残疾和死亡,而一旦踢球者残疾或死亡,其父母将老无所养。这很多时候也是家长的顾虑所在,甚至在有的家长尤其是母亲心目中,这是最重要的一条。
综上所述,在恒大考虑“振兴中国足球,培养足球明星”之前,必须首先考虑让有天赋也愿意踢球的孩子能够进入学校学习,重点必须攻破这些家长的心理防线。其次必须考虑让具备天赋和意愿且父母也尊重孩子选择的孩子读得起学,毕竟3.5万每年的学费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更别忘了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有8亿多的农民,而3.5万元对这些家庭来说通常等同于天文数字。真正的重点是促使国家进行联赛体制改革,增加足球行业就业机会,降低行业门槛,以及建立完善的运动员伤亡保障体系,让人们看到踢球的出路和归宿,等足球真正成为朝阳行业的时候,恒大足校的兴盛自然水到渠成。这四点前两点单靠恒大自己的力量是可以办得到的,而后两者则需要极其深入的改革和长远的谋划,关于这两点,有兴趣的网友可参见拙文《中国足球隆中对》一文中对中国足球提出的建议。
PS:本人来自广东潮汕,去年7月辞工,带着我的策论《中国足球隆中对》上进试图求见足球界有关人士,虽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困难还是超乎本人想象,去年底闻恒大足校招聘员工,应聘足球助教,因无相关工作和学习背景,连面试机会也没有得到。本人挚爱足球,今生誓以足球为业,愿广识天下有识之士,共同谋划。有兴趣者可本人QQ:402467048。
拙文《中国足球隆中对》地址:http://blog.sina.com.cn/james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