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衣哥——朱之文
作者:西木1988 2011-8-3 10:55
在这个情感缺失,价值迷失,娱乐至死的年代,与大部分人一样,俺已经很久没有感动过了,直到大衣哥的出现。
清晰记得那是一个闲的蛋疼的下午,在网上看到了大衣哥演唱《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视频,按照以往的惯例,俺的第一感觉是噱头,可再往后看,却是震撼,而后是感动。总之俺反复地看了N遍,看到最后还是引用一位大衣哥粉丝的话最为贴切,那就是流着眼泪看完然后又发出笑声来。
这就是42岁年收入仅有5000元左右山东菏泽的一位底层农民—朱之文,因家境贫寒只读到小学2年级,在一次音乐课上,老师夸奖他歌唱地好,号召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这一句表扬的话在朱之文幼小心灵上植入了一颗希望的火种,成了朱之文三十多年坚持练歌的动力源泉。从那时起,朱之文喜欢上了唱歌,就是单纯地喜欢,生活在这个充满世俗和功利的年代,单纯二字已经变得弥足珍贵。
忠于你内心的召唤,做一个很傻很天真的人,苹果CEO乔布斯的这句话很具有几分浪漫色彩,在现实生活中,迫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做到的人寥若晨星,而大衣哥无疑是其中之一。他的家庭在最困难时曾用一块二毛钱坚持了一个月,这在城市里连买块雪糕都是不够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对歌唱的热爱丝毫不减。朱大哥曾说自己光苦练唱歌也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不管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为了不打扰街坊邻居休息,他练歌的时间是每天凌晨的三四点钟,一直练到天明,地点是远离村庄的小树林、河堤及田地。可贵的是,尽管家里如此地不堪重负,妻子也在一直默默地支持着大衣哥。
众所周知,唱歌是有讲究的,而且里面的学问甚多,单靠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恰巧大衣哥在去外地打工时偶然看到了一本《跟我学民歌》,就买了下来,从此视若珍宝。由于书读的不多,很多字不认识,那只能一边查字典,一边看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十遍二十遍的读,十遍二十遍的写,直到烂熟于心,这种原始的学习方法效率极为低下,但对于大衣哥来说,只能这样,没有捷径可走,因为没有人可以帮他。之后大衣哥又陆续买了几本关于声乐方面的教材,打那时起,他会唱的歌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专业,而且还学会了识简谱、五线谱等等。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一个仅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农民学习一门专业的声乐知识,其困难可以想象。
大衣哥唱的歌大多是一些年轻一代不是很熟悉的经典民歌,听过大衣哥唱歌的人,你会发现这些老歌经大衣哥一唱,便多了几分韵味与情愫。在很多的老歌被流行音乐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时,因大衣哥的出现,它们好像又重新获得了生机与活力,甚至有卷土重来之势。这与大衣哥对二十几年风雨无阻地对歌唱的热爱及对贫苦生活的体验是分不开的。有网友曾这样评价大衣哥:有一种声音可以打动你的听觉,有一种声音可以打动你的心,还有一种声音可以打动你的灵魂,这就是大衣哥的歌声。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山东电视台《我是大明星》栏目在济宁赛区的海选,因身穿军大衣唱了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而一炮而红,故称其大衣哥,他的事迹借助于网络传遍了大江南北,数万网友纷纷被这位农民歌手感动了。随后各地方电视台甚至央视纷纷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大衣哥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与此同时,不少娱乐公司接踵而至,主动签约大衣哥,都被婉言拒绝,大衣哥的理由就是我是一个农民,我的职业就是种地,而不是各地演出赚钱。还有一家机动车企业甚至开价30万请大衣哥代言,也被拒绝,理由是不清楚他们产品的质量。联想到一出名就迷失自己,只要赚钱一切都可以不顾的名人,俺只能引用范伟的一句小品台词——都是名人,可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尼?
43位粉丝
2楼
在国内,我们也看到,有的草根暴富成名后,完全失去重心,动辄前呼后拥,打手、保镖、跟班、徒弟、美女成群;即便在所作的以平民、百胜健康为代价的假广告被曝光后,居然傲慢的没有一句道歉。道德、良心之堕落令人震惊,其行为举止完全为社会所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