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世界围棋发展的历史,围棋主要在东亚流传盛行,严格意义上说是中日韩三国争雄。围棋运动当前主要局限在中日韩三个围棋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开展,欧美国家围棋水平比较低,这些年三国虽然陆续创办了一系列围棋个人和团体比赛,但比赛时间安排杂乱无章,常常出现一届赛事在一个年度内都无法完成的怪现象。由于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成立统一的国际围棋协会,三个国家围棋协会各自为战,因此没有统一的比赛规则、没有统一的棋手段位等级授予标准、没有公布过世界围棋优秀选手的电脑积分排名等一系列问题。
围棋棋手电脑积分排名统计、计算、公布这项工作本应由未来的国际围棋协会来作。本人在查阅了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参考了《围棋天地》相关排名的经验基础上推出这个世界围棋选手电脑积分排名,从排名表中可清晰看出近十几年来超一流棋手的年度变化情况,棋迷评选出的“超一流棋手”与排名表中“超一流棋手”相当吻合。希望更多围棋组织专业人士提供参考意见,在更丰富的资料支持基础上,让这个排名更合理更完善。由于资料收集有限,不可能将中日韩三国的内部比赛、小型商业比赛及邀请赛都收集统计在内,本排名是根据棋手在世界职业个人棋战中的成绩制定的,这个排名虽然不是选手真实实力的绝对反应,但至少能反应出选手在排名期限内的状态表现。积分(等级分)的计算方法如下:
1、考虑到现在的职业棋战多数比赛5轮(参赛人数为32人或24人),参赛人数为24人时有8人第一轮轮空,这8人一场未赢就进了16强,所以统计积分时统一只计算8强。
2、计算积分的比赛包括:世界性重大赛事即应氏杯、富士通杯、东洋证券杯(从第三届开始计算)、三星杯、LG杯、春兰杯、丰田杯以及亚洲杯电视快棋赛。中日韩三国擂台赛及双边团体对抗赛未计算在内。
3、积分确定原则:按照1个冠军相当于2个亚军、4次四强、8次八强确定分值,为避免出现多数人同分,按照1个冠军价值略高于2个亚军、1个亚军略高于2次四强、1次四强略高于2次八强对分值进行微调,分值如下:
八强: 分值 20分 四强: 分值 41分
亚军: 分值 83分 冠军: 分值 167分
4、亚洲杯快棋赛由于仅有3轮,积分方法为:冠军分值41分(相当于四强),亚军分值20分(相当于八强)。
5、跨年度的比赛在统计积分排名时算在第二年度里。
6、入选棋手每人加基本分1000,3年为一个计分周期,上一周期积分(除基本分外)乘以70%后计入下一周期积分。
7、为使表格美观、字符对齐,日本棋手姓名统一缩为3个字。
一、超一流棋手的年度变迁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棋手聂卫平横行中日擂台赛、马晓春逐渐成熟,韩国曹薰铉横空出世,各大媒体评选世界十大超一流棋手应运而生,综合各大媒体评选结果,80年代世界十大超一流棋手有日本的小林光一、林海峰、武宫正树、赵治勋、加藤正夫、大竹英雄、藤泽秀行;中国棋手聂卫平、马晓春;韩国棋手曹薰铉十人。日本石田芳夫已过高峰期,韩国李昌镐此时正处于上升期,没有位列其中。藤泽秀行年事已高开始逐渐淡出一线。
1988年后陆续创办了 “应氏杯”、 “富士通杯”等一些世界职业围棋大赛,上述棋手除大竹英雄状态稍有下滑外,其它棋手成绩非凡,也表明了世界十大超一流棋手实至名归。1988—1990年共举办了3届“富士通杯”和1届“应氏杯”比赛,武宫正树取得2次冠军,林海峰、曹薰铉各取得1次冠军,林海峰、聂卫平各取得2次亚军,具体排名是:
(1988—1990)
序号 姓 名 国籍 等级分
01 武宫正 日本 1416.0
02 林海峰 日本 1374.0
03 曹薰铉 韩国 1249.0
04 聂卫平 中国 1207.0
05 小林光 日本 1102.0
围棋棋手电脑积分排名统计、计算、公布这项工作本应由未来的国际围棋协会来作。本人在查阅了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参考了《围棋天地》相关排名的经验基础上推出这个世界围棋选手电脑积分排名,从排名表中可清晰看出近十几年来超一流棋手的年度变化情况,棋迷评选出的“超一流棋手”与排名表中“超一流棋手”相当吻合。希望更多围棋组织专业人士提供参考意见,在更丰富的资料支持基础上,让这个排名更合理更完善。由于资料收集有限,不可能将中日韩三国的内部比赛、小型商业比赛及邀请赛都收集统计在内,本排名是根据棋手在世界职业个人棋战中的成绩制定的,这个排名虽然不是选手真实实力的绝对反应,但至少能反应出选手在排名期限内的状态表现。积分(等级分)的计算方法如下:
1、考虑到现在的职业棋战多数比赛5轮(参赛人数为32人或24人),参赛人数为24人时有8人第一轮轮空,这8人一场未赢就进了16强,所以统计积分时统一只计算8强。
2、计算积分的比赛包括:世界性重大赛事即应氏杯、富士通杯、东洋证券杯(从第三届开始计算)、三星杯、LG杯、春兰杯、丰田杯以及亚洲杯电视快棋赛。中日韩三国擂台赛及双边团体对抗赛未计算在内。
3、积分确定原则:按照1个冠军相当于2个亚军、4次四强、8次八强确定分值,为避免出现多数人同分,按照1个冠军价值略高于2个亚军、1个亚军略高于2次四强、1次四强略高于2次八强对分值进行微调,分值如下:
八强: 分值 20分 四强: 分值 41分
亚军: 分值 83分 冠军: 分值 167分
4、亚洲杯快棋赛由于仅有3轮,积分方法为:冠军分值41分(相当于四强),亚军分值20分(相当于八强)。
5、跨年度的比赛在统计积分排名时算在第二年度里。
6、入选棋手每人加基本分1000,3年为一个计分周期,上一周期积分(除基本分外)乘以70%后计入下一周期积分。
7、为使表格美观、字符对齐,日本棋手姓名统一缩为3个字。
一、超一流棋手的年度变迁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棋手聂卫平横行中日擂台赛、马晓春逐渐成熟,韩国曹薰铉横空出世,各大媒体评选世界十大超一流棋手应运而生,综合各大媒体评选结果,80年代世界十大超一流棋手有日本的小林光一、林海峰、武宫正树、赵治勋、加藤正夫、大竹英雄、藤泽秀行;中国棋手聂卫平、马晓春;韩国棋手曹薰铉十人。日本石田芳夫已过高峰期,韩国李昌镐此时正处于上升期,没有位列其中。藤泽秀行年事已高开始逐渐淡出一线。
1988年后陆续创办了 “应氏杯”、 “富士通杯”等一些世界职业围棋大赛,上述棋手除大竹英雄状态稍有下滑外,其它棋手成绩非凡,也表明了世界十大超一流棋手实至名归。1988—1990年共举办了3届“富士通杯”和1届“应氏杯”比赛,武宫正树取得2次冠军,林海峰、曹薰铉各取得1次冠军,林海峰、聂卫平各取得2次亚军,具体排名是:
(1988—1990)
序号 姓 名 国籍 等级分
01 武宫正 日本 1416.0
02 林海峰 日本 1374.0
03 曹薰铉 韩国 1249.0
04 聂卫平 中国 1207.0
05 小林光 日本 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