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同意。
@misskagome (怎么老AT不成功?)
他和曹操的见解一样,要先解决刘备。
“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
郭嘉的分析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他认为原因有两个,第一,袁绍这哥们反映慢,砸了他家玻璃可能半小时后才想起来去追你。你这时候突然发动对刘备的袭击,等得胜回来,袁绍也不一定能反应得过来。第二,刘备刚刚把这块地得了,人心不稳,趁这个机会一鼓作气,事情会好办的多。
郭嘉的分析,尤其是第二条分析,果然是至理名言。他对刘备这类人的处理方法提出了两条意见,可谓是“刘备问题使用手册”般的经典。他的意见是,最好的办法是,面子上好好接待,实际上软禁起来,决不可以放虎归山。可惜,曹操前面听了,后来忘了,犯了一个官渡之前的最大战略错误,于是有了刘备的新生。
犯了这个错误不要紧,郭嘉还有第二条意见。那就是刘备这人虽然心有大志,永远不怕折腾。但老百姓并不这么想。他这份折腾,总要有个适应过程,趁他立足未稳时解决,是最方便的。一旦时间久了,当刘备的雄心真正感染了当地士子民众,那就是很难解决的顽疾了。
不得不说郭嘉的确牛逼,两条意见,可以把刘备卡的死死的。但可惜的是,曹操对于这两条意见,都是前面听,后面忘。十五年之后,他会再次忘记郭嘉的这句话,并犯下一个赤壁之后最大的错误。
那个错误,将为三国鼎立的最终形成,“加”上最后一把力。
不过这次还好,他没有犯什么错误。与袁绍相持之际,他忙里偷闲,果断进攻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