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中国绿卡的第一人——寒春】
2010年6月8日凌晨,中国绿卡第一人寒春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9岁。7年前的圣诞节,她的丈夫阳早在北京去世。阳早、寒春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献给了中国的奶牛事业。有人曾称赞阳早、寒春是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和具有牛的精神——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夫妻俩生前说过:“我们吃了中国人2万斤粮食,做了一点有益于人民的解放事业,应该的。”
寒春原名琼·辛顿,1921年4月20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她是曼哈顿计划中少数的女科学家之一,与杨振宁是大学同学,曾做过费米的助手,并参加投放广岛、长崎原子弹的研制。当黑色蘑菇云升空时,同事慨然:“这是日本人的骨头和肉!”此话使寒春放弃了做纯科学家的梦想。1948年,寒春追随学农牧专业的未婚夫阳早辗转来到了中国。60多年来,夫唱妇随,她来中国后一直都在与奶牛打交道;作为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美国人,她享受副部级待遇,却始终居住在牛场破旧的平房里。
1949年,寒春和阳早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举行了婚礼。解放前夕,寒春和阳早赶着83头荷兰奶牛从延安来到位于陕北和内蒙古交界的三边牧场,对牛进行改良。4年后,他们又带着1000多头牛落户西安草滩农场,并在这里度过10年时光。“文齤革”开始后,他们落脚在昌平小王庄的农机试验站奶牛场,一呆到如今。
寒春的两儿一女都出生在中国,1976年前后,三人相继赴美。她的二儿子阳建平说,“若在这个世界上找出像他们一样的理想主义者,比较难了。”
2004年,寒春从北京市**局领到了中国首张“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当这名83岁高龄的老人出现在出入境管理处,有记者问她,“您有没有想过回美国?”她操着一口纯正的北京话,笑着回答,“我生活得很好。我在沙河工作,那里空气好。我和我养的牛在一起生活,为什么要回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