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坦白我对重金属的羞涩。
即便是与丁武、赵年面对面的时候,即便是为他们的《太阳》与《飞翔鸟》流泪的时候,我还是告诉他们,我最爱的是《月梦》。
张炬是中国很完美的贝司手 - 英俊、高大、忧郁,而且在舞台上是永恒的激情四溢。当然还有他的技术。
但,我很清醒,若没有那首《月梦》,若没有那突如其来的车祸,张炬对我而言不过也就是“唐朝乐队贝司”罢了。
那是一连串死亡中的一个 - 陈百强、黄家驹、邓丽君。好像都争先恐后地考验我的神经一样。当我还在为失去黄家驹的BEYOND走不出“简单愤怒”而困惑时,张炬就死了。
赵年说,那几乎是毁灭一切的,整整两年,赵年无法在鼓点中找到“唐朝”的概念 - 一切华丽、辉煌与雍容,在摩托车与汽车的摩擦中消失了。
《月梦》对我而言是类似迷幻的东西。我可以睡可经流泪可以堕落,唯一不可以的是吟唱。尽管,我可以用生宣,染上或浓或淡的墨迹。
所以,张炬若是不死,《月梦》也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纪念张炬》只有一次,回忆对生者而言,其实是最高的惩罚。
隆冬的喧闹的酒吧里,我听见身后的人群狂乱地高吼着“月梦、月梦”我死死地盯着有点胖的顾忠,我不知道他会不会体味到早已不知飘到何处的张炬的灵魂的压迫。另一种情绪又促使人死死盯着丁武。我害怕他与十年前形同两人的脸上凸现冒险的神情。
最终,是在《国际歌》中结束了。虞洋的表现很好。他的略显孩子气的脸虽然与沧桑的唐朝不太合拍,但至少,我们承认了他 - 也许是因为老五还活着。老五的新专辑也让人大失所望。
我松了一口气,赵年从发丝间瞟了台下一眼,我愿意以为是他在告诉我:放心,我们不会淡忘张炬。所以我们不唱《月梦》。
有时候,你为了永恒,只好拒绝。
即便是与丁武、赵年面对面的时候,即便是为他们的《太阳》与《飞翔鸟》流泪的时候,我还是告诉他们,我最爱的是《月梦》。
张炬是中国很完美的贝司手 - 英俊、高大、忧郁,而且在舞台上是永恒的激情四溢。当然还有他的技术。
但,我很清醒,若没有那首《月梦》,若没有那突如其来的车祸,张炬对我而言不过也就是“唐朝乐队贝司”罢了。
那是一连串死亡中的一个 - 陈百强、黄家驹、邓丽君。好像都争先恐后地考验我的神经一样。当我还在为失去黄家驹的BEYOND走不出“简单愤怒”而困惑时,张炬就死了。
赵年说,那几乎是毁灭一切的,整整两年,赵年无法在鼓点中找到“唐朝”的概念 - 一切华丽、辉煌与雍容,在摩托车与汽车的摩擦中消失了。
《月梦》对我而言是类似迷幻的东西。我可以睡可经流泪可以堕落,唯一不可以的是吟唱。尽管,我可以用生宣,染上或浓或淡的墨迹。
所以,张炬若是不死,《月梦》也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纪念张炬》只有一次,回忆对生者而言,其实是最高的惩罚。
隆冬的喧闹的酒吧里,我听见身后的人群狂乱地高吼着“月梦、月梦”我死死地盯着有点胖的顾忠,我不知道他会不会体味到早已不知飘到何处的张炬的灵魂的压迫。另一种情绪又促使人死死盯着丁武。我害怕他与十年前形同两人的脸上凸现冒险的神情。
最终,是在《国际歌》中结束了。虞洋的表现很好。他的略显孩子气的脸虽然与沧桑的唐朝不太合拍,但至少,我们承认了他 - 也许是因为老五还活着。老五的新专辑也让人大失所望。
我松了一口气,赵年从发丝间瞟了台下一眼,我愿意以为是他在告诉我:放心,我们不会淡忘张炬。所以我们不唱《月梦》。
有时候,你为了永恒,只好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