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几天后吴邪就出院了。当然,他这一病,出来散心的计划也随之宣告夭折,离开医院后吴二白安排好的伙计就直接把他和闷油瓶送到了南宁机场。
回到杭州的第二天吴邪就被吴二白派人拎到大医院做了一次全身检查。肺炎自然是起源于细菌感染,但吴邪这样的年轻男性一起病就发作得如此严重,难免让人担心。检查结果发现他有轻微的贫血,免疫功能也有些问题,胃也不太好。吴一穷看了结果之后又让他去看了一次中医,那老中医也说了一番气血不足肝肾两虚之类,给他开了些药。其实说起来也难怪,他这几年东奔西跑,一身伤病,心情也一直紧张压抑,前段时间又是劳累过度加上胃口不好,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何况他本来就算不上特别强壮,这样下去病倒也不过是迟早的事。
总之那之后吴邪就被家里两个长辈勒令在家休养外加进补。吴一穷担心他不肯老实听话,还拉上了吴妈妈做外援,当然吴邪之前生病的事没敢告诉她,只说了小邪最近体检发现怎么怎么样的。吴妈妈自少不了念叨他一番,又送了不少补品和药来,见到闷油瓶的时候还拉着他说了一堆小张麻烦你帮我看着点小邪啊,这么大的人还不会照顾自己云云,吴邪在旁边尴尬得简直恨不得找个地缝。其实这种担心多少有些多虑,吴邪对长辈的关爱心怀感激,基本上都能自觉遵照医嘱,希望能让他们少操点心。何况闷油瓶看得也挺紧,每天都不厌其烦地按时叫吴邪吃饭睡觉,连赵阿姨都笑说他俩的角色简直调过来了,吴邪对此也只能干笑两声。
另一方面,去广西之前小花通报的信息,经事实证明确实可靠。这段时间全国已经有几个盗墓团伙落网,包括那位李老板在内的不少行内人都受了牵连。吴邪的铺子也有人去检查了,但并没有被抓到什么把柄,除了这段时间基本没法做生意,倒也没有遭到什么额外的损失。熟人里面,小花那边也平安过关。虽然至少整个上半年都前景黯淡,但吴邪倒不是太在乎钱,反正远还没到发生经济危机的地步,而且他整个链条的架子也都还在,等行情恢复了马上就可以重新运转起来。
但是整天没有事做,又被吩咐不准乱跑,吴邪实在有点闲得发慌。望着正在翻看他帮他从二叔那里借来的某本考古专著的闷油瓶,吴邪有了个新的想法。他琢磨了几天,也调查了一些相关情况,终于决定和闷油瓶开口了。
“小哥,你现在大概有多少钱?”
闷油瓶一愣,大概是有点意外,他反问道:“你要用钱?”
“不是。我这几天想了想,我们合伙开一家拍卖行怎么样?总比古董铺子风险小些。也不用你操心,我虽然没什么本事,做生意倒还可以,有利润我们两个平分。”见闷油瓶微微皱起眉头,吴邪忙又补充道,“没关系,你要是钱不够,象征性地出一点就行,总之算你一半的股份。”
闷油瓶摇摇头:“不是钱的问题。你病刚好,不能太辛苦。”
吴邪的表情变了一下,他停了一会儿,微微叹了口气,又挤出一个连闷油瓶都看得出勉强意味的笑容:“小哥,其实你不用这样照顾我的。我以前就欠你很多人情了,你再这样,我会永远还不清的。”
“吴邪。”闷油瓶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你没有欠过我任何东西。”
吴邪本来还想说什么,想了想又停住了,这个问题争论起来实在没有任何意义。他摇摇头道:“不说这个了,总之这件事小哥你考虑考虑。我的身体我有分寸,不会勉强的,我也没说非得现在就开始。”
“好。”闷油瓶答道,吴邪以为他是同意考虑,没想到他下一句话便问,“需要多少钱?”
闷油瓶答应得这么干脆,吴邪反而觉得犹豫起来。他本来还挺有信心的,毕竟在商场上他也算得上老手了,而之所以选择拍卖行,也是因为他在这行当相关的方面人脉比较丰富。但他知道闷油瓶的积蓄其实并不是很多,虽然他以前夹喇嘛的价码高得吓人,但他忙张家的那些事估计花销也不小,而且有的钱估计他都不记得放哪了。如果他以后不再干倒斗这一行,这笔钱就是他最后的生活保障,现在如此爽快地为了他的“一时兴起”就把钱拿出来,这份信任让他突然感到很大的压力。
慎重起见,他又打听了不少消息,又向自家二叔征求意见。吴二白考虑了一下,对他的想法表示了支持。拍卖行主要是作为中介,风险并不是很大,但运作得好的话利润也相当可观。另外,能自己控制拍卖行的话,无疑又是打开了一个新的销售终端,吴邪的产业链条也会更加完整。
有了吴二白的帮助,这件事很快开始运转起来。因为吴二白掺了一脚,最后协商的结果是吴邪和闷油瓶各占40%的股份,吴二白占20%。拍卖行并不需要很大的规模,工商登记之后,租了一个办公场所,招聘了几个拍卖师,这公司就算开起来了。
吴邪当然主要还是志在艺术品拍卖,但现在风头还没有完全过去,只能先从来路明确的东西开始。不过吴家浸淫古玩行业又不是一天两天,自然认识不少手上有存货的主,这些人有的是为了收藏,但收藏总有合心不合心之分,自然也会有流通交换的需求,另外有一些人从长辈那里继承来一些古货,但自己兴趣不大,也会有想出手的。这些古玩中有不少已经在市面上流通了很久,来路清楚,在法律上没有风险。以前吴邪也做过很多这类东西的转手,不过都是面对面交易,先从一个人那里收下货,再寻找买主卖掉。这种方式的获利受买卖差价的影响,因为一件东西收进来不一定就能马上找到买主,你的估价和买卖两方的估价也不一定能协调,期间的风险都只能自己担着。拍卖行一次针对多名买家,销售渠道自然比一对一的方式开阔得多。而且委托拍卖,流拍的话东西也是物归原主,风险小得多。虽然佣金可能没有差价来得丰厚,但数量上的优势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而且渠道打开之后其他的生意也会比较好做。
吴邪觉得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他希望闷油瓶也能亲身参与进来。他跟闷油瓶商量,让他在公司里挂牌当一名鉴定师。现在大型的艺术品拍卖行都有鉴定仪器,但吴邪的客户里面有一些还是相当老派,对现代仪器颇为不屑,而更倾向于传统的依赖“眼”的方式。闷油瓶同意了,他的眼光是时间历练出来的,自然非比寻常,不久“神眼”的名气就在这个小圈子里慢慢流传起来了。加上吴邪擅长估价和牵线搭桥,吴家叔侄的声誉也不错,公司成立后进行的几次拍卖都很顺利,口碑便渐渐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