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的生活很无赖吧 关注:98贴子:7,325

回复:【政治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大基础论之本质论(第五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发展才是硬道理。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楼2012-12-09 13:35
回复
    三大基础论之国情论(第六章)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楼2012-12-09 14:22
    回复
      2025-05-23 23:46:18
      广告
      三大基础论之动力论(第七章)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m。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1.改革的全面性。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3.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楼2012-12-09 14:28
      回复
        四大核心论之政治文明(第九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2.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4楼2012-12-09 17:15
        回复
          四大核心论之精神文明(第十章)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发展教育和科学。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5楼2012-12-09 17:21
          回复
            四大核心论之社会与生态文明(第十一章)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6楼2012-12-09 17:24
            回复
              依靠力量(第十四章)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2.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3.统一战线是中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4.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1.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
              2.建立巩固的国防。
              3.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9楼2012-12-10 11:49
              回复
                领导核心(第十五章)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的性质和宗旨。
                2.☆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党的建设时一项伟大的工程。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0楼2012-12-10 11:54
                回复
                  2025-05-23 23:40:18
                  广告
                  ————————————————————————————————————————纲要(第三部分)
                  ————————————————————————————————————————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第一章)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3.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4.民族意识的觉醒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1楼2012-12-10 15:02
                  回复
                    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失败(第二章)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二.洋务事业的兴衰

                    1.洋务事业的兴办。
                    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极其失败。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1.戊戌维新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2楼2012-12-10 15:05
                    回复
                      ☆的成立(第四章)
                      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北洋军阀的统治。
                      2.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3.十月葛民对中国的影响。
                      4.五四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5.新民主主义葛民的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的诞生

                      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3.☆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
                      三.中国葛民的新局面

                      1.制定葛民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葛民的兴起。
                      3.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4.大葛民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4楼2012-12-10 15:16
                      回复
                        ☆的早期活动(第五章)
                        一.对葛民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1.国m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2.土地葛民战争的兴起。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二.中国葛民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土地葛民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2.遵义会议与中国葛民的历史性转折。
                        3.红军长征的胜利。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5楼2012-12-10 15:22
                        回复
                          社会主义建设(第九章)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3.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国民经济的调整。
                          3.“文化大葛民”的发动。
                          4.1975年整顿和“文化大葛民”的结束。
                          5.“文化大葛民”的性质与教训。
                          三.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1.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6楼2012-12-10 15:46
                          回复
                            社会主义改造(第八章)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3.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4.完成民煮葛民的遗留任务。
                            5.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1.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3.实习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三.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8楼2012-12-10 18:32
                            回复
                              2025-05-23 23:34:18
                              广告
                              自卫战争(第七章)
                              一.从争取和平民煮到进行自卫战争

                              1.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2.☆争取和平民煮的斗争。
                              3.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二.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运动。
                              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4.☆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5.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三.新民主主义葛民的基本胜利

                              1.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3.中国葛民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9楼2012-12-10 18: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