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运行学义务中心吧 关注:235贴子:718
  • 4回复贴,共1

逆腹式呼吸利于气感,顺腹式呼吸利于通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录--
逆腹式呼吸的起因应该是对于出气感不明显人,用逆腹式呼吸给丹田一个气的整体下压过程,这样经常给丹田打气并压力进去比较容易得气感。而顺腹式的话吸气时丹田和肺部同时需要气,所以丹田出气感所需的一定量气机被肺部等器官分散掉了,所以出气感慢的人会比较长时间才能得气。
从道理上来说顺呼吸源自自然,出气感也是应该出时才会出,而逆呼吸则人为加快了获得气感的进度,这个气感虽然说是有了,但却建立在逆呼吸的基础上,而周天冲关自下而上需要的气感就不是一点两点和一时半会,呼吸导致冲关气团的升降也是以顺呼吸的模式进行,吸气时气团上升并冲击堵塞关卡,呼气时蓄力暂缓等待时机,那么你用逆呼吸非自然方式获得的气感在这些阻碍关卡面前将会更加困难,因为逆呼吸的呼气是一个主要的向下用力过程,就会变得好不容易上升蓄力冲关的气团在呼气时反而倒退往回走,也许等你冲关完毕所需的气力和时间,比顺呼吸得气晚花的气力和时间要多。。。
还是道法自然来的好,气感出现在应该出现的时机,虽说呼吸方法今后遇到情况完全可以改变,但是如果个人身体的变通适应能力不好的话,逆呼吸可能并不会很好的转变,毕竟这是你获得气感的基础手段,比较难以说忘就忘。
还是顺其自然好。


1楼2012-11-28 10:21回复
    真法自然呼吸就行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2-11-28 21:3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其实真气运行法中的“真气”就是“质量(含氧量较高)较高血液”运行:
      首先,吸气时,横膈膜收缩,肺的下缘往下拉动,使腹压增高,小腹鼓起(即丹田部位),压迫内脏的血液向头颈部与四肢流动(即往督脉运行);而呼气时,横膈膜松弛,同时肺、胸壁与腹部器官弹性回缩,此时腹压降低,小腹(丹田部位)变软,使头颈部与四肢的血液又流回内脏(即往任脉动行)。


      3楼2012-11-29 16:37
      回复
        有道理。相当于沙灏洋老师说的(12天视频里,有一天提到的)“风箱”进出气运动的情形。


        5楼2012-12-10 15:40
        回复
          我们练习的真法,是通过呼吸来打通小周天的,李老多次强调要自然呼吸,希望大家不要把简单的东西搞复杂了。你平时生活中如何呼吸练功时就如何呼吸,这就叫自然呼吸。


          6楼2012-12-10 17: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