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训练方法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通过提高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力量与柔韧性,
增强自行车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二是通过提高力量、柔韧性和耐力,降低自行车运动员的
疲劳程度。这种训练方法每周至少两次,每次大约45~60分钟,并且通过几个阶段来完成。
第一阶段是基础阶段,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力量和机能,要经过4~6周不间断的训练;第二
阶段的训练时间也是4~6周,这一阶段主要强调力量的训练;第三阶段使运动员逐步减少陆
上训练,增加车上训练,主要侧重于肌肉耐力的训练;第四阶段主要是保持前期训练效果。
必须注意这种训练方法的目的是全面提高竞技水平,因此在负重训练中必须运用安全的
技术。如果运动员受伤,训练时间就会减少,这样必然会降低运动员的竞技耐力。因此,要
特别强调对训练持稳重的态度,负重的重量要缓慢地增加,接着要认真进行伸展练习,以提
高肌肉的柔韧性。在进行负重训练前,必须彻底热身。热身需至少持续5~10分钟,直至出
汗。负重训练后的整理运动也应进行类似的练习,接着做5~10分钟的伸展练习。伸展练习
中应当进行深呼吸,每个伸展动作持续20~30秒钟。
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两组15~20次的腿部动作,以及两组12~15次上身动作。每组动作应当
练至“肌肉短期无力”的状态。重量的确定应当由达到肌肉短期无力状态时,重复动作的次
数来决定。如果运动员重复动作超过20次,就应当增加重量,反之如果重复的次数很低(12
次以下),则应当降低重量。这种训练应当采用周期训练的方式,每组练习或不同的练习中
间,应停顿较短的时间(60秒钟)。如果可能,可按下列顺序进行练习:
自由负重 卧推
器械练习 斜推
下蹲 肩推
压腿 直体窄握提拉
硬举 前臂弯举
负重举蹬起 侧举(哑铃)
负重提踵练习 上举
小腿屈伸 胸前弯举
划船练习 胸前拉力器练习
负重提踵练习
上举
直臂侧下压 蹬举杠铃
拉力器练习
最后训练的肌肉部位是腹肌。自行车运动员的腹肌力量一般很弱,因此提高腹肌的力量
显得非常重要。自行车运动员在长时间骑行后经常抱怨背痛,这种不适主要是由于腹肌力量
弱造成的。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的训练应当增加练习的组数,而减少动作重复的次数(增加负重的重量),这
些变化可通过提高阻力来发展肌肉的力量。应当注意这些变化可能会造成关节紧张。必须记
住力量训练的远期目标是提高运动员的骑行实力。如果肌肉过于紧张,就不要继续骑行,否
则就会丧失一定的训练效果。如果感觉膝关节、髋关节及背部由于增加练习组数和增加负重
量而感到不适,就应当返回到第一阶段的训练。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中,还应当包括如下练习:
前后分腿、直体硬举、后蹲或前蹲、负重蹬台阶。
第三阶段
经过4~6周第二阶段增加组数与负重量的练习后,就应当开始训练肌肉耐力了。动作次
数应当大幅度增加,同时要减少每组训练之间的休息时间(30秒钟)。这一阶段的负重量应
当随着动作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组数也应减至2~3组,并运用前两个阶段运动员喜爱的练习
项目。这个阶段的训练应当延续至运动员赛季的开始。在这一阶段或其它阶段的力量训练也
应坚持练习到使肌肉短期无力的状态。
再介绍一个训练方法,它主要是通过训练比赛过程中所需要的突然“跳跃”能力,以促
增强自行车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二是通过提高力量、柔韧性和耐力,降低自行车运动员的
疲劳程度。这种训练方法每周至少两次,每次大约45~60分钟,并且通过几个阶段来完成。
第一阶段是基础阶段,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力量和机能,要经过4~6周不间断的训练;第二
阶段的训练时间也是4~6周,这一阶段主要强调力量的训练;第三阶段使运动员逐步减少陆
上训练,增加车上训练,主要侧重于肌肉耐力的训练;第四阶段主要是保持前期训练效果。
必须注意这种训练方法的目的是全面提高竞技水平,因此在负重训练中必须运用安全的
技术。如果运动员受伤,训练时间就会减少,这样必然会降低运动员的竞技耐力。因此,要
特别强调对训练持稳重的态度,负重的重量要缓慢地增加,接着要认真进行伸展练习,以提
高肌肉的柔韧性。在进行负重训练前,必须彻底热身。热身需至少持续5~10分钟,直至出
汗。负重训练后的整理运动也应进行类似的练习,接着做5~10分钟的伸展练习。伸展练习
中应当进行深呼吸,每个伸展动作持续20~30秒钟。
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两组15~20次的腿部动作,以及两组12~15次上身动作。每组动作应当
练至“肌肉短期无力”的状态。重量的确定应当由达到肌肉短期无力状态时,重复动作的次
数来决定。如果运动员重复动作超过20次,就应当增加重量,反之如果重复的次数很低(12
次以下),则应当降低重量。这种训练应当采用周期训练的方式,每组练习或不同的练习中
间,应停顿较短的时间(60秒钟)。如果可能,可按下列顺序进行练习:
自由负重 卧推
器械练习 斜推
下蹲 肩推
压腿 直体窄握提拉
硬举 前臂弯举
负重举蹬起 侧举(哑铃)
负重提踵练习 上举
小腿屈伸 胸前弯举
划船练习 胸前拉力器练习
负重提踵练习
上举
直臂侧下压 蹬举杠铃
拉力器练习
最后训练的肌肉部位是腹肌。自行车运动员的腹肌力量一般很弱,因此提高腹肌的力量
显得非常重要。自行车运动员在长时间骑行后经常抱怨背痛,这种不适主要是由于腹肌力量
弱造成的。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的训练应当增加练习的组数,而减少动作重复的次数(增加负重的重量),这
些变化可通过提高阻力来发展肌肉的力量。应当注意这些变化可能会造成关节紧张。必须记
住力量训练的远期目标是提高运动员的骑行实力。如果肌肉过于紧张,就不要继续骑行,否
则就会丧失一定的训练效果。如果感觉膝关节、髋关节及背部由于增加练习组数和增加负重
量而感到不适,就应当返回到第一阶段的训练。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中,还应当包括如下练习:
前后分腿、直体硬举、后蹲或前蹲、负重蹬台阶。
第三阶段
经过4~6周第二阶段增加组数与负重量的练习后,就应当开始训练肌肉耐力了。动作次
数应当大幅度增加,同时要减少每组训练之间的休息时间(30秒钟)。这一阶段的负重量应
当随着动作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组数也应减至2~3组,并运用前两个阶段运动员喜爱的练习
项目。这个阶段的训练应当延续至运动员赛季的开始。在这一阶段或其它阶段的力量训练也
应坚持练习到使肌肉短期无力的状态。
再介绍一个训练方法,它主要是通过训练比赛过程中所需要的突然“跳跃”能力,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