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曾总结过梁博为什么受欢迎的原因(附网址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07437)
我觉得最后一段说得特好:
被淘汰并不意味不好听,只是这种风格的太多了。不难发现,导师甚至愿意把相对小众的爵士乐带到四强,也不愿意多带一名唱功精湛的流行歌手。因此从导师考核第一场开始,电视观众的评价就呈现两极化。导师的路子开始玩野了,很多观众却还在回味海选阶段的“单纯”呢。最极端的是走到巅峰之夜的竟然没有一名传统意义上的流行歌手:
吴莫愁--能唱高音的激情版曾轶可
吉克隽逸--少数民族度黑款李纹
梁博--愿意唱《我爱你中国》的窦唯
金志文--编完曲给自己唱的张亚东
压根就没发比,4个路数4种风格,如果是唱片公司来选肯定吉克隽逸会夺冠,如果艺术人生来选金志文会夺冠,如果大众搭着媒体来选,不看唱功不看星途,这两位真正歌唱好的政审过不了--隐瞒了职业歌手的身份。就剩下一个呆呆的梁博和一个发疯了的吴莫愁。
真诚是能被看见的。
一个不激动,不装,不笑,唱《我爱你中国》不觉得害臊,不会说话,既小心谨慎,又目中无人,且还算正常的人。难道不正是你我20岁的样子吗?谁不想回到那个灿烂的时刻。
也就20岁的孩子还敢唱这首《我爱你中国》
是的,只有20岁的孩子好意思唱这首《我爱你中国》,也只有20岁的孩子可以坚定且毫无愧色地说“我无论被扣上怎样的光环都不会改变一点本色,我不会因为名和利去改变,你们放心” 他心心念念的,只有他的创作。他想唱自己的歌。
被记者问到像窦唯,他回“这是荣幸。”他说“我要真有他那个劲儿,我知足了,真正的老一辈搞摇滚的人,那些人的品格和尊严,我要像了我还知足了呢,最起码觉得这个气节没丢”
他接受吉林电视台采访,谈他的原创《因为》,缘起一位不会游泳却下水救人最后牺牲的80后军人。——有一点主旋律,但不过分,可以理解。且歌曲的切入点是母爱,足够真诚。他坦言”我不太看新闻但每次一看新闻就看到不应该离去的人离去,不该挨欺负的人挨欺负“。——他的原创还是值得期待的。他父亲对他的嘱咐是:左手是人品,右手是作品。很好,人品在第一位。我好爱这位父亲。 我想他是一个有着好家教的孩子,才能有这样的气质和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