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心下午好。
《清爱》,起初只想作为一部养眼的小清新来开心的,没想到却看到另一部《蜗居》,很沉重。韩世景这个角色能引起如此多的争议,或许是这个角色戳中了很多人的曾经和现在。她确实,很有代表性。
对这个角色没有偏见,这样的韩世之所有存在,是很多力的作用。多熟悉呀,一好遮百丑,唯有读书高。我们的父辈或者我们自己,不也是那样教育着自己的孩子么?除了读书,我们要求过她们去爱、去承担、去付出、去感恩过么?甚至,我们连成绩的取得都想屏蔽掉所有的过程,急功近利的只想为结果而种花的时候,那样的我们又凭什么指责韩世们的世风日下呢?
只是,当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孩子,如何帮助她们成长?是一味的理解、宽容、支持她们所做的一切?还是实事求是的指出她们的错?我想,我一定选后者,在泡沫未吹大之前,在结果还可弥补之前,我希望她们去碰壁、去受挫、去承压。去清醒的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
韵心,我总是记得那些曾经挑过我毛病的人。虽然,当时听完我的脸色也不太好看,虽然我也很曾固执的死不认错,但不可否认,她们让我思考。直到有一天,我终于不再畏惧认错,而是积极的参与沟通,理解别人,也让别人理解自己。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偏执和与天下为敌的态度。只是,如果,可以早一点有更多的人指出我这些、更早的放手让我去体验失败,或许我会成长的更快更好。
作为一个母亲,在任何时候,我都喜欢实事求是的告诉霖宝真相。事实是不可改变的,但参与的态度是可以选择的。现在没有别人出色,那没关系,每一个超越昨天、超越自己的人都是超人。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读书是重要的,但亦不是妈妈判断好孩子唯一的标准。我更愿意着力于帮助他找到自己最短板的部分去改良。
前些日子,去吴哥窟旅游。在洞里萨湖看到那些水上船屋,看到那些一生无法受教育、甚至连国籍也没有、只为一日三餐能吃饱而乞讨的孩子,很难过。很庆幸,自己和孩子都没有出生在这样一个饱经战乱、民不聊生的国家。于是,告诫自己,无论如何,不该抱怨,唯有感恩。
@守厚星韵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