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今年搞了一个和国外联合培养的项目,挺好的,可以让同学们开阔视野。可换个角度想一想,觉得变了味。
说实话,这个项目不是大部分人都能参加的。国外待个一二年,不拿出个几十万是不行的,它只适合“三有”人群,有意愿,有能力,有money。如果院里领导只是想通过这个项目提升学院品味,那就陷入了一个误区,最好的不能代表整体。比如我院某个同学在某个全国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而中科大的一个学生才拿了二等奖,于是得出结论,皖江学院要比中科大强!
这也反映出哲学上一个问题,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个性是不能代表共性的!漫天宣扬,过分凸显个人伟大成绩,犯了好大喜功的毛病。
真正能反映皖江实力的是广大的同学,老师教的好坏,不是看班里最高分,而是平均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给学生更多人文关怀,到哪里都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其实,出国留学项目也只是大家的一个选择,就像市场有适合大众的普通包 ,也有lv,只不过选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