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吧 关注:3,379,868贴子:24,150,097

回复:【虫】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大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一种很大的蚊子,比蚊子放大了不少,脚非常长。估计好多人也见过吧

就是这种


IP属地:安徽138楼2013-02-11 15:01
收起回复

    金腹巨蚊的孑孓(不要说你不知道这是蚊子幼虫的学名,jie jue)专爱吃同类昆虫的孑孓,
    这种大型蚊是吃斋的,不吸血也不会叮人,长大后吃素的.都是吃山上花蜜,因此对人类无害,却是黑斑蚊的克星,据研究这种大型蚊的孑孓天生,爱吃其他蚊虫的孑孓,在成长期前,一只大型蚊孑孓可吃掉四百只其他蚊虫的孑孓。


    IP属地:安徽140楼2013-02-11 15:04
    收起回复
      2025-07-20 05:22:43
      广告


      看看近距离的高清照片!
      这种巨蚊以后见到可别拍死了,绝对的益虫!


      IP属地:安徽141楼2013-02-11 15:04
      收起回复
        水里面的虫子,长大后像黑甲虫的东西。
        特别家在南方的人们,水塘里面应该常见


        IP属地:安徽142楼2013-02-11 15:04
        收起回复


          近距离照片,挺萌的,学名“龙虱”
          扁卵圆形,长1.5~逾35公厘(兵乓球大小)。适应水生环境,后足扁而长,有缘毛,以扩大表面积,利于漂浮和游泳,腹背鞘翅顶端下方有气门,便於呼吸。静止时,把头倾斜水下,举起鞘翅末端,露出气门呼吸。准备潜水前,把空气贮存翅下,以备水下呼吸之用。身体呈流线型,有些种类的雄虫前足有吸盘,交配时藉以伏在雌虫光滑的背上。雌虫把卵产在水中或水生植物上。


          IP属地:安徽143楼2013-02-11 15:09
          收起回复


            龙虱习性:肉食性,凶猛贪食。说它凶猛,是因为不仅吃小鱼小虾小虫蝌蚪,连体积比自己大几倍的鱼类、蛙类也会去攻击捕食,猎物一但被咬伤,附近的龙虱闻到血腥就会一拥而上。
            说它贪食,是因为只要有食物,它们真的是吃到撑,在水里浮都浮不起来,但并无大碍,它在水中时间超过一小时后,会在尾部产生一个气体交换泡,进行水下气体交换。它的幼虫状似蜈蚣,亦是凶猛贪食。捕食其它小虫子,一昼夜吃掉15只蝌蚪都不足为奇。


            IP属地:安徽144楼2013-02-11 15:09
            收起回复


              因会吃鱼,又与鱼类争夺空间和食物而不是鱼的主要食物来源,故不属于益虫。
              不过倒是一种餐桌上的美味


              IP属地:安徽145楼2013-02-11 15:10
              收起回复

                上面说到龙虱的幼虫也非常凶猛,那看看它的幼虫是啥样的!!!


                IP属地:安徽146楼2013-02-11 15:10
                收起回复
                  2025-07-20 05:16:43
                  广告


                  龙虱幼虫及成虫均为水栖,捕食小鱼、虾、蝌蚪等水生小动物,产卵在水生植物枝上、叶上。幼虫体细长,头大,有眼6对,触角短,6~9节,上颚尖锐、弯曲,内有孔道,能吸食动物汁液,有3对胸足,幼虫老熟时入水边泥土中化蛹,之后逐渐蜕化为成虫。


                  IP属地:安徽147楼2013-02-11 15:10
                  收起回复


                    以后再见到了可别以为它是虾的一种哦……


                    IP属地:安徽148楼2013-02-11 15:10
                    收起回复
                      我介绍一下俗称水蝎子的水中昆虫,这种水中生物南方更多点,来看看

                      水蝎子广泛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湖北、湖南等省份。成虫体长37-40毫米,宽10-11毫米。体型扁平,深褐至灰褐色。头小;复眼球形,外突,黑色。前胸背板宽于头部。翅覆盖在腹部背面;前翅膜片黑色,有问状脉纹。前足发达,为捕捉足;中、后足为步行足。腹部背隆起,末端的产卵瓣近似三角形;腹部末端有细长的呼吸管,长达38毫米而与体长接近。   


                      IP属地:安徽149楼2013-02-11 15:11
                      收起回复
                        还有一种跟这个类似,叫“水螳螂”

                        就是这货,正在捕鱼


                        IP属地:安徽150楼2013-02-11 15:11
                        收起回复


                          体长40~45mm。体色黄褐色。体型及各脚特别细长,镰刀状捕捉前脚非常发达。生活在水中,外型却像螳螂,故名。腹部末端有细长呼吸管。水螳螂和红娘华(水蝎子)比较起来,身体显得非常细长,头部细小,复眼发达。


                          IP属地:安徽151楼2013-02-11 15:11
                          收起回复

                            主要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捕捉小鱼、小虾、蝌蚪、孑孓等水中小动物,再以刺吸式口器吸食猎物的体液。因其喜食孑孓,在水域生态系中可担任控制蚊子数量的重要角色


                            IP属地:安徽152楼2013-02-11 15:12
                            收起回复
                              2025-07-20 05:10:43
                              广告

                              有人问这两个东西怎么看都像是老表啊!一会儿“水蝎子”,一会儿“水螳螂”,叫的这么土?!这两个就没有学名么?!
                              其实,他们都叫“蝎蝽”
                              依据蝎蝽的体型分类,被称为水螳螂和水蝎子。前者体型细长,后者体型扁平,当然也有介于二者之间的类型。常见种有蝎蝽(Nepa chinensis Hoff.)、中华螳蝎蝽(Ranatra chinensis Mayrt)。已知14属231种。中国已知5属16种。
                              蝎蝽演化出两项逃命绝活来躲避天敌的追杀。第一项绝活是假死,当它们离开水里,或被捉住时,则会呈现假死的状态,不管你如何干扰,它都不动。第二项绝活是潜入水底,与水底的泥沙相融合,如不移动,天敌很难发现。
                              蝎蝽在生态角色上因以水生小动物为食,因而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最常被摄食的水中生物应是两栖类的蝌蚪,讽刺的是当蝎蝽死亡后,在尸体的周围,却常见一群蝌蚪不断的啃食蝎蝽的尸体,这就是自然界的食物链循环,它维持这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IP属地:安徽153楼2013-02-11 15: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