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吧 关注:3,379,952贴子:24,150,203

回复:【虫】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大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距离头部


IP属地:安徽494楼2013-02-12 14:49
收起回复
    这个昆虫也常见,比较鲜亮


    IP属地:安徽495楼2013-02-12 14:49
    收起回复
      2025-07-24 10:04: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学名“中华虎甲”
      俗称拦路虎、引路虫
      中华虎甲成虫体长17.5-22毫米,宽7-9毫米。身体各部队位具有强烈的金属光泽。头及前胸 背板前缘为绿色,背板中部金红或金绿色。复眼大而外突;触角细长呈丝状。
      鞘翅底色深绿。翅前缘有横宽带。翅鞘盘区有3个黄斑;其基部、端部和侧缘呈翠绿色。
      足翠绿或蓝绿,但前、中足的腿节中部呈红色。


      IP属地:安徽496楼2013-02-12 14:50
      收起回复

        虎甲与蟑螂的爬行速度不相上下,都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爬行最快的昆虫。它们多数时间在地面上度过:白天四处追赶小昆虫,然后用它们长而有力的颌将它们抓住。
        注意它的牙


        IP属地:安徽497楼2013-02-12 14:50
        回复

          幼虫生活于成虫挖掘的垂直形土穴中,活动时若受惊则退入洞内。成虫飞翔力强,常在山涧小路上的行人面前迎飞,故得名 “拦路虎”。
          成虫或幼虫均为肉食性,以捕食活虫及其他小型动物为生,故为天敌昆虫
          主要分布于我国甘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


          IP属地:安徽498楼2013-02-12 14:50
          回复

            交配ING……


            IP属地:安徽499楼2013-02-12 14:51
            收起回复
              这个东西多少人以为是蚂蚁?


              IP属地:安徽500楼2013-02-12 14:51
              回复

                这是近距离的
                学名“蚁蛛”
                当你在野外爬山或是在树林旁散步的时候,如果你有敏锐的目光,就有可能留心到一种怪怪的“蚂蚁”。它快速地爬来爬去,一旦遇到“同伴”主动就上前打招呼。在它“触角”碰上对方触角的一瞬间,对方像触了电似的疼得乱窜。
                蚁蛛捕食于是露出本性,上前将对方捉住。它就是蚁蛛——拟态的典范。


                IP属地:安徽501楼2013-02-12 14:51
                回复
                  2025-07-24 09:58: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蚁蛛,蛛形纲,蜘蛛目,跳蛛科,蚁蛛属。体形及色彩呈蚁状,头胸部 大颚发达的黑色蚁蛛(雄)。
                  背面狭长。头部与胸部之间有紧缢,腹柄清晰可见。眼区几乎呈正方形。
                  雄蛛螯肢极发达,长大而粗壮,向前突出。雌蛛触肢扁平,易被误认为雄蛛。栖息于山区田地与林间,多营网于树叶上,以蚂蚁和其它小昆虫为食。


                  IP属地:安徽502楼2013-02-12 14:52
                  收起回复

                    捕食画面(浮游)


                    IP属地:安徽503楼2013-02-12 14:52
                    收起回复
                      曾经有段时间广东这种昆虫泛滥,甚至引起车祸

                      有点像“金腹巨蚊”


                      IP属地:安徽504楼2013-02-12 14:52
                      收起回复

                        学名“摇蚊”
                        世界性分布,遍及各大区。世界已知5000余种。为一类十分常见,数量众多,在淡水水域生态平衡和养鱼事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昆虫。微小至中型。体形大体与蚊虫(蚊科)相似,多纤长脆弱,但大形的种类与蚊虫相似,则较为粗壮。体色多样,白色、黄色、淡绿色、黑色不等,可有鲜明的色斑。体不具鳞片。头部相对较小,复眼发达,小眼面之间可生有小毛。无单眼。触角柄节退化几不可见;梗节发达,球状;鞭节丝状。口器退化。


                        IP属地:安徽505楼2013-02-12 14:52
                        回复

                          摇蚊成虫几不取食,或摄食少量含有糖分的液体。夜间有强向光性,灯下常见。羽化后常有婚飞习性,雄成虫成大群在清晨或黄昏群飞,雌虫被吸引入群后即行交尾,常在数秒钟内完成。雌虫一生一般只产一次卵,直接产于水面,或将胶质卵带粘附水生植物上。卵期由数日至数周不等,但多数种类卵期很短。


                          IP属地:安徽506楼2013-02-12 14:53
                          回复

                            幼虫期占据整个生活史的大部分时间,由2周至4年不等,一般为4~5月。幼虫4龄,全部在水中度过(少数陆栖种类除外)。
                            多数种类在水底的泥砂中生活,以唾腺分泌物粘附淤泥或砂粒等,建一软薄的管状巢筒,栖居其中,头部伸出取食,食料包括沉积物中的有机物碎屑、藻类、细菌、水生动植物残体等。
                            部分种类钻入水生植物组织中建巢。
                            环足摇蚊属的一些种类则直接取食水生植物的叶片,成为典型的植食性种类。


                            IP属地:安徽507楼2013-02-12 14:53
                            收起回复
                              2025-07-24 09:52: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摇蚊幼虫是淡水水域中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据一般估计,摇蚊的种类大约可占湖泊生物区系的25%。个体数量常极为众多 ,栖息密度每平方米达到5万只幼虫的情况并不少见,因而成为水域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主要以水底有机物碎屑为食,且摄食量相当可观,因而在加速水体物质循环中的有机物矿化作用和消除有机物污染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IP属地:安徽508楼2013-02-12 14: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