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吧 关注:3,379,887贴子:24,150,137

回复:【虫】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但你不一定能叫出学名的虫子,大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它的学名叫“熊蜂
膜翅目(Hymenoptera)蜜蜂科(Apidae)熊蜂族(Bombini)昆虫。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有,在温带最常见,体粗壮多毛,一般长1.5∼2.5公分(约0.6∼1吋)。多为黑色,并带黄或橙色宽带。在地下筑巢,或找废弃鸟巢鼠洞栖身。
熊蜂与蜜蜂同属于社会性昆虫。职能有分工,分雌蜂、 雄蜂和工蜂。大多数种类一年1代。一个蜂群只有1个雌蜂。此雌蜂越冬。春暖花开时,越冬的雌蜂开始活动——寻找建筑蜂房的地点、采粉、繁殖等。工蜂羽化以后,立即清理巢房、储备蜂粮、调节巢房温度以及与雌蜂共同照料子蜂


IP属地:安徽71楼2013-02-11 14:02
收起回复


    熊蜂是益虫,对于农林作物、牧草、中草药以及野生植物的传粉起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牧草的传粉效果显著。有些国家为了提高牧草的产量,已经开始人工繁殖熊蜂。熊蜂是自然环境的一种良好的指标动物,对于动物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均有一定意义。
    它和蜜蜂一样温柔,没有马蜂的攻击性高,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IP属地:安徽72楼2013-02-11 14:02
    收起回复
      2025-07-21 01:50:24
      广告

      这个昆虫现在可能渐渐不多了,以前砖瓦、墙头缝里面经常扒到,跑的很快!


      IP属地:安徽73楼2013-02-11 14:02
      收起回复


        学名“地鳖”
        地鳖(ground beetle )别名: 地鳖虫、土鳖、过街、地乌龟、节节虫、臭虫母、土元。属于昆虫,身体扁,棕黑色,雄的有翅膀,雌的无翅。常在住宅墙根的土内,可入药。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地鳖呈扁平卵形,长1.3~3cm,宽1.2~2.4cm。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


        IP属地:安徽74楼2013-02-11 14:03
        收起回复


          地鳖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的松土中,怕阳光,白天潜伏,夜晚活动,生长最适温度28-30℃,低于0℃或高于38℃会引起成虫和若虫的大量死亡,下降到8℃就停止活动,进入休眠期。地鳖为杂食性昆虫,取食特点中喜食新鲜的食物,最喜吃麸皮、米糠,其次为玉米面、碎杂粮、花生饼、豆粕、杂鱼、肉及各种青草菜叶、瓜果皮、鸡、牛粪等粗料


          IP属地:安徽75楼2013-02-11 14:03
          收起回复
            不少人看到这个也会像是看到“蚰蜒”那样心理发毛,家里的垃圾堆,拐角的地方说不定就有


            IP属地:安徽76楼2013-02-11 14:05
            收起回复


              学名“蠼螋(qúsǒu)”
              属昆虫类的有翅亚纲革翅目。蠼螋俗称“耳夹子虫”,又名剪刀虫。因为它们的雌虫在产卵后会像鸟类一样伏在虫卵上等待孵化。是杂食的,什么都吃,一般出现在卫生间和厨房。


              IP属地:安徽77楼2013-02-11 14:05
              收起回复


                来张近距离照片
                蠼螋与人类关系不很密切,少数种类危害花卉、贮粮、贮藏果品、家蚕及新鲜昆虫标本,有的种类是蝙蝠和鼠的体外寄生者。革翅目一般喜夜间活动,白天常隐藏在土壤、石块、枯枝、垃圾下。
                蠼螋腹部第3、4 节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气驱敌。在野外较潮湿的草地、叶面很容易观察到蠼螋,初次认识这种有镰刀状尾夹的小虫都会吓一跳,深怕不小心被夹到,或担心有毒。其实它们是很可爱的小昆虫,遇到骚扰不仅不会主动攻击对方,还会装死然后逃命!


                IP属地:安徽78楼2013-02-11 14:06
                收起回复
                  2025-07-21 01:44:24
                  广告

                  雌虫有护卵育幼的特殊习性。
                  雌蠼螋会护卵如母鸡,有时还会捕捉小虫喂食若虫,直到若虫成长后才离开,在昆虫世界里算得上是爱心妈妈!
                  蠼螋多为杂食或肉食种类,多半生活在树皮缝隙,枯朽腐木中或落叶堆下,性喜潮湿阴暗,许多种类习惯夜行,并有趋光飞行的习惯。


                  IP属地:安徽79楼2013-02-11 14:08
                  收起回复

                    这是最大型的一种,国内没有


                    IP属地:安徽80楼2013-02-11 14:09
                    收起回复
                      这个昆虫北方的汉子们也很熟悉吧!椿树上到处都是!


                      IP属地:安徽81楼2013-02-11 14:10
                      收起回复

                        学名“斑衣蜡蝉”
                        斑衣蜡蝉(学名:Lycorma delicatula)是同翅目蜡蝉科的昆虫,民间俗称“花姑娘”、“椿蹦”、“花蹦蹦”。这种昆虫在生长中,体色变化很大。小若虫时,体黑色,上面具有许多小白点。大龄若虫最漂亮,通红的身体上有黑色和白色斑纹。成虫后翅基部红色,飞翔时很鲜艳。成虫、若虫均会跳跃,在多种植物上取食活动,最喜臭椿。


                        IP属地:安徽82楼2013-02-11 14:10
                        收起回复


                          这个是它的低龄若虫
                          斑衣蜡蝉喜干燥炎热处。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或附近建筑物上越冬。翌 群居的成虫
                          年4月中下旬若虫孵化危害,5月上旬为盛孵期;若虫稍有惊动即跳跃而去。经三次蜕皮,6月中、下旬至7 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活动危害至10月。


                          IP属地:安徽83楼2013-02-11 14:10
                          收起回复


                            这个是末龄若虫
                            斑衣蜡蝉8月中旬开始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树干的南方,或树枝分叉处。一般每块卵有40-50粒,多时可达百余粒,卵块排列整齐,覆盖自蜡粉。成、若虫均具有群栖性,飞翔力较弱,但善于跳跃。本种昆虫是一种药用昆虫,虫体晒干后可入药,称为“樗鸡”


                            IP属地:安徽84楼2013-02-11 14:10
                            收起回复
                              2025-07-21 01:38:24
                              广告

                              这个东西不少人离远看看成了一种恐怖的蜘蛛,离近看第一感觉像是蟋蟀,但有感觉不是

                              由于不知道是啥,好多人不敢抓


                              IP属地:安徽85楼2013-02-11 14: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