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帖,发现有人对景西路改造持悲观态度。我认为,如果市委市政府真的要办实事,而且要出一点政绩的话,改造景西路绝对是个好机会。原因如下:
1.景西路周边新建住宅和规划不仅仅是纸面上的东西,更多的已然成为现实,如依然矗立起来的西城香府和苗匠城中村改造,还有即将动工的后西街改造。如果维持现在的状况,那么这几个小区的居住环境和交通状况可想而知,而开发商们为提高自己的产品价值极力促成改造。
2.景西路上有1路、31路、2路、802路等公交车,同时,这条路也是晋城北部通往各村镇和西环高速口的重要通道,连接着新市街、西大街、环城高速,其他与周边居民区连接的小路更是不胜枚举,西安街更是和兰花将建的经济适用房连接。景西路的交通要冲地位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以及现在可见一斑。
3.有人说改造难度极大,这只是事物的一半,难度极大的背后是丰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政治效益。此间如果像前几日吧里有人说的将成为晋城有史以来最大的城建工程的话,那么将会给晋城新区带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的发展机遇。首先说经济效益,可以参考黄华街改造和开发区建设,两者几乎同步,但是目前的发展状况一目了然,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晋城的底蕴,一座城无论如何发展终究是老晋城人、老泽州人的城,老晋城人在哪,晋城的文化就再哪,晋城的根就在哪。造城可以,但造不出文化,晋城一千多年的文化底蕴版图不是钢筋水泥和图纸规划所能左右的。晋城几十年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人正是文化的载体,改旧城的最大的效益就是人口迁移造城的聚居区和文化重心的变动,这个才是晋城发展的重心。社会效益:晋城从黄华街改造后,提高了很多老晋城人的期望,但是过去近20年了,主要的动作全放在了东拓城区并没有很大的改善,反而是交通越来越堵,期望不但遥遥无期,反而怨声载道,一旦景西路并周边地区改造,那么对老百姓的信心将是久旱逢甘霖式的痛快;环境效益,这个不用说大家都明白;政治效益中,百姓和舆论永远是最重要的筹码,王清宪起了个好头,他短暂的一年游虽然有镀金的嫌疑但是却开启了其他稳坐钓鱼台的领导所不愿开启的头,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就他已经捞足了民心和政治履历,下任市长也应该能发现其中的意义,就看有没有魄力和执行力了。
4、想说的太多,写的也太乱,以后有时间再说。有想法的可以一起讨论。但是切忌以偏概全和激进偏激的语言。我也喜欢城建吧不希望城建吧里出现污言秽语和与城建无关的其他事情。
1.景西路周边新建住宅和规划不仅仅是纸面上的东西,更多的已然成为现实,如依然矗立起来的西城香府和苗匠城中村改造,还有即将动工的后西街改造。如果维持现在的状况,那么这几个小区的居住环境和交通状况可想而知,而开发商们为提高自己的产品价值极力促成改造。
2.景西路上有1路、31路、2路、802路等公交车,同时,这条路也是晋城北部通往各村镇和西环高速口的重要通道,连接着新市街、西大街、环城高速,其他与周边居民区连接的小路更是不胜枚举,西安街更是和兰花将建的经济适用房连接。景西路的交通要冲地位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以及现在可见一斑。
3.有人说改造难度极大,这只是事物的一半,难度极大的背后是丰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政治效益。此间如果像前几日吧里有人说的将成为晋城有史以来最大的城建工程的话,那么将会给晋城新区带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的发展机遇。首先说经济效益,可以参考黄华街改造和开发区建设,两者几乎同步,但是目前的发展状况一目了然,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晋城的底蕴,一座城无论如何发展终究是老晋城人、老泽州人的城,老晋城人在哪,晋城的文化就再哪,晋城的根就在哪。造城可以,但造不出文化,晋城一千多年的文化底蕴版图不是钢筋水泥和图纸规划所能左右的。晋城几十年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人正是文化的载体,改旧城的最大的效益就是人口迁移造城的聚居区和文化重心的变动,这个才是晋城发展的重心。社会效益:晋城从黄华街改造后,提高了很多老晋城人的期望,但是过去近20年了,主要的动作全放在了东拓城区并没有很大的改善,反而是交通越来越堵,期望不但遥遥无期,反而怨声载道,一旦景西路并周边地区改造,那么对老百姓的信心将是久旱逢甘霖式的痛快;环境效益,这个不用说大家都明白;政治效益中,百姓和舆论永远是最重要的筹码,王清宪起了个好头,他短暂的一年游虽然有镀金的嫌疑但是却开启了其他稳坐钓鱼台的领导所不愿开启的头,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就他已经捞足了民心和政治履历,下任市长也应该能发现其中的意义,就看有没有魄力和执行力了。
4、想说的太多,写的也太乱,以后有时间再说。有想法的可以一起讨论。但是切忌以偏概全和激进偏激的语言。我也喜欢城建吧不希望城建吧里出现污言秽语和与城建无关的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