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微灯花吧 关注:12贴子:280
  • 12回复贴,共1

【晨光熹微】快到我碗里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
(与宋蕴容,兴庆宫,叙话、探底儿、拉拢。)


1楼2013-04-02 00:17回复
    (中宫无主,两宫太后并尊,可打心眼儿里较起劲儿来,到底还是兴庆宫这位更显亲切。幼时大哥养于惠妃膝下,我亦时常往来于惠妃宫中,虽非我母妃,在这大明宫中总像个能说些话儿的知底人儿。至了兴庆宫前,依规矩行了礼数,继而差人上前通禀。)
    :“兴国长公主颐雅求见母后。”
    @宋蕴容


    2楼2013-04-02 00:21
    回复
      2025-07-25 21:42: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惯熟了的立政殿,长廊玉阶我都还能记得清,总想着去瞧瞧门前的槐花,却被身侧的碧玺支吾着拦下,笑了笑,还是依着往主位坐了)
      瞧哀家的记性,当真不好使了。
      (当真是老了,比不得乔氏年轻貌美,我偶尔也会想,先帝既是宠着她,于皇位的尘埃落定,许也是没有异议的。殿内归静,有宫人低首来禀,恩了声,冲碧玺点点头)
      请长公主进来,再添一盏香片茶,哀家记得她爱喝。


      IP属地:上海4楼2013-04-02 10:43
      回复
        (随丫头进了殿内,母后一袭紫玉色凤纹滚金边儿的宫装端坐主位,鬓边虽已生华发,却依旧如我离开长安那年的端庄温和。我记得第一次见她,是司成馆下学一日,我在路上寻大哥给的那块玉佩,只是当初,我们都没料到今日是这样尘埃落定的结果。)
        (俯身行礼。)
        :“儿臣娇娇恭祝母后长乐。”
        (我记得少年时,她唤我娇娇。她说,远游虽好,也须记得娇宠一世,长安才是娇娇的家。)
        @宋蕴容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04-02 11:33
        回复
          (碧玺应声去请,殿内坐过半晌,细碎脚步声由远及近,随落一句问安,谦顺有礼。记忆里尚留那年的银扇流霞,她自称一声安乐,唤我一句德仪娘娘)
          近前些,让哀家好好看看。
          (朝她抬了抬手,眉眼含笑,全是慈蔼的模样)
          可舍得进宫来瞧哀家了?


          IP属地:上海6楼2013-04-02 13:06
          回复
            :“儿臣当初一离长安就是许多年,自然是想着母后的,刚回来便赶着瞧您来了不是。”
            (兴庆宫如今掌事的俱是原先母后身边跟着的人儿,虽多年不见亦是比起旁人亲厚许多。笑意盈盈,上前依着母后身边儿。)
            :“娇娇想着母后这儿的糕点,馋得久了呢。”
            @宋蕴容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3-04-02 13:58
            回复
              (碧玺奉了茶,是我先时嘱咐的六叶香片,并上一小碟甜蜜,素是她惯喜的味道)
              天地再大,也比不上长安这个家,哀家的话,你倒还记得。来,先尝尝这茶,还是不是你喜欢的味道。
              (世事变迁,从前半大的孩童,如今也被他人称一声姑姑。远游数载,重回长安,偏是新皇登基,我最最难捱之时。许是天意弄人,许是命中注定。我将茶推至她跟前,就着她伸来的手轻轻一拍,言语中不乏喟叹)
              则宁走的时候,也不知你在哪里,没着人去寻你,不想扰了你游历的兴致。如今你二十九弟登基,倒是赶巧回来了,参见新帝规矩不少,可去过甘露殿了?


              IP属地:上海9楼2013-04-02 16:41
              回复
                (茶盏奉上不觉提了几分安然笑意,六叶香片的熟悉清香窜入鼻中。宫中上下皆知晓兴国公主性子骄,素日对茶汤颇为挑剔,却少有人知我钟爱。笑笑道。

                :“母后还记得。这钟爱之物未曾变过,自然是合儿臣口的。”
                (大哥去时我知道得太晚,父皇去时我迟了一步,说来亦是有些好笑,感到时却是新皇登基的吉日。这天下,天变得太快。来不及等我适应,曾经的甘露殿已有了新主子。)
                :“皇弟登基时去过了,贤王也去过了。大哥的事,谁都没料到,也都不想,母后虽没了大哥,您还有燕王,有儿臣和贤王。您母仪天下,儿孙满堂呢。”
                @宋蕴容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3-04-02 21:02
                回复
                  2025-07-25 21:36: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番话说的客气,也带着些亲近的意思,身侧人来来往往,留得住的,到底没几个。听她说喜欢,自然是宽慰,那么多年,该记下的,一样没少)
                  难得来陪陪哀家,不挑了合你意的,还能有下回?可惜了,哀家刚允了你韶安姑姑出宫往宋府去,惦着的那些糕点,怕是你没口福了。
                  (碧玺端了另盅茶奉予我,我却摆了摆手,示意她搁回原处。听娇娇说起后话,眉心一皱,还是忍不住添了一句)
                  就怕到了哀家闭眼那一日,还见不着儿孙满堂的场景。哀家总想着,养儿不及亲儿大,贤王如今辅政,可还有什么心思来顾全哀家?
                  (燕王之事,我委实不愿提起,总想着他理该君临天下,万不曾预料走到如今的地步。话里带着芥蒂,一席话下来,连着脑仁也有些隐隐的疼)
                  幽燕那一带总不及长安城安全,哀家做梦都怕,怕他同你大哥一样……


                  IP属地:上海11楼2013-04-02 21:36
                  回复
                    (将面前搁着的蜜糖沾了些在口中抿了两口,听得她的话儿不觉一弯眉,道。)
                    :“瞧您说的,像是儿臣只惦记着糕点,不念您似的。韶安姑姑的手艺许久没有试过了,想来又有长进,那便改日也得尝尝,母后可得给儿臣留着些解馋,要不,可不依您。”
                    (她到底还是念着新皇登基,将燕王弃在边关之地。说来也是,旁的兄弟皆是位列王侯,得了好封地,偏生正儿八经嫡出的皇子不能回长安也罢,连块富庶封地都讨不着。心下如斯掠过,面上却依旧捧着笑意,柔荑覆在她的手背上,劝道。)
                    :“母后想着燕王是亲子,难道就不想着贤王是长孙么?大哥敬您顺您,如今他虽不在了,可您还是贤王的皇奶奶,他一样代大哥孝顺您。辅政之权再大,也大不过寻常的人情纲常。您说呢。”
                    (听她后头的话儿,连忙摇了摇头,止住她的后话儿。)
                    :“母后别这么说,弟弟是您的嫡亲儿子,有您和父皇的庇护,打小儿又是出挑儿的,一定能护自个儿周全,请母后安心。若是您放心不下,等长安的事儿忙过,儿臣替您跑一趟,去看看弟弟可好?”
                    @宋蕴容


                    12楼2013-04-03 01:18
                    回复
                      (幽燕之地,不提战乱,难说富庶。我心中恨意难泯,打从遗诏落下的时候,再没平息过。娇娇覆来的手尚有热度,尽量克制住脾气,犹是心平气和)
                      陛下尚是年幼,朝中一切以贤王为重,封地的事儿,谁做的主,哀家心里有数。
                      (话未说满,还是留了余地。辅政之权,人情纲常,我同样希望他懂)
                      你大哥素来仁孝,他教出的儿子,哀家想着也不会差。辅政权大,责任也不小,他不常往哀家这儿来,这些话,就由你替哀家告诉他吧。
                      (一朝天子一朝臣,手里的权再大,大不过甘露殿中人,地位再高,也跃不过哀家头上去。有些事,一旦想明白,就该开始为以后筹谋了)
                      也好,你只管去瞧瞧,这事儿哀家出不了面,怕他担心。


                      IP属地:上海13楼2013-04-03 09:56
                      回复
                        (母后一番话儿毕,心头不免突突跳着,打定主意要回长安起,我便是一心希望贤王能在朝堂立稳脚跟的。如今情形,虽是贤王辅政,看似无人能与之较劲儿,可燕王终究是嫡子,手握一方兵权,确是不容小视。)
                        (仅是这般作想,却不曾显山露水,无人晓得。旁人眼中,兴国公主友爱兄弟,不曾与谁甚笃,亦无偏颇。宽慰道。)
                        :“贤王是您看着长大的,他的品性您自然明白,或许只是保江山安稳的权宜之计,堵那宗室众口的揣测。过些日子许是就叫燕王回来了。”
                        (微一颔首,道。)
                        :“见着贤王了一定跟他说您这些教导。他也明大义呢。”
                        (依着母后身边,复道。)
                        :“谢母后。您权当放娇娇去燕山陪弟弟解闷儿去。您安好,我也好跟弟弟报喜啊。”
                        @宋蕴容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3-04-03 11:07
                        回复
                          (贤王如何,我并不得知,若他当真秉着则宁的心性,今日怕也难坐上辅政之位。可那都无碍,哀家老了,到底还没有糊涂)
                          权宜之计也好,存了心思也罢,往后的路怎么走,哀家且同你一道看着。
                          (她的提议很好,也值得一试,陛下年幼,孤立无援,同贤王联手,不失为一计良策。长孙嫡子,我偏颇于后者,也是人之常情)
                          回不回来,是他们兄弟两的主意,哀家同你啊,都插不上话。一路往幽燕脚程不近,路上小心些,哀家等着你回来报讯。


                          IP属地:上海15楼2013-04-03 16: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