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工学院吧 关注:99,861贴子:4,649,166

回复:【历史排名】盘点历史上名字取得好的二十人。初见惊艳,再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八名】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
柳如是(1618~1664),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
明末清初名妓,秦淮八艳之一。
(注:原诗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明末清初的秦淮河勾栏瓦肆间,没有江南的黄梅雨流水桥,反而歌舞升平,笙歌彻夜,才子们夜泊秦淮近酒家,慕名一睹秦淮八艳的无双色艺。
八艳之中,陈圆圆谱就“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绝唱,李香君撰写“歌尽桃花扇底风”凄美爱情,可那风尘中,世人首推“风骨嶒峻柳如是”。
第一次见“如是”二字,是王菲哀怨地唱起“如是我闻,仰慕比暗恋还苦。”这一句,在《天龙八部》里片尾曲中,阿朱跟在乔峰后面,走得漫长的那一路,镜头一转,阿朱像血色蝴蝶坠落下深谷,笑容安详地看着她的乔大哥。后来才知道,“如是我闻”是佛语,再后来,认识了柳如是。
柳隐是读辛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取的名,想来是愿同辛弃疾一样的摒弃尘世,心静如青山。流连章台时,柳如是爱好女扮男装,这也可以看出其人同稼轩一般,有豪放的浩然之气。
后柳如是嫁与五十多岁颇有才名的大官钱谦益,夫妻伉俪情深。正值清军入关,钱谦益想降清,反而是这个名妓奋身欲沉池水中,以悼山河破碎,无奈丈夫拖住了她。再后来柳如是暗地支助抗清力量,巾帼不让须眉,欲一雪国耻,可惜钱谦益去世,她为保护家产,悬梁自尽,一代风流奇女子香消玉殒,连与丈夫合葬一墓都是奢望。
阿朱呀阿朱,她的乔大哥没能和她一起跳崖。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如是我闻,金陵秦淮河边,可有那翩翩佳公子,拂去江南烟雨,将那风流女子看得分明?
可笙歌没了她的歌,燕舞没了她的舞,才人岂不白来?
她叫柳如是,柳如是的如,柳如是的是。


22楼2013-04-15 20:47
回复
    【第七名】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戴望舒(1905.3.5~1950.2.28),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
    现代诗人。
    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
    你看那满山遍野
    你还觉得孤单吗?
    你听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
    尘世间多少繁芜
    从此不必再牵挂
    我在这里陪着她,一生一世守护她

    2004年,名不见经传的唐磊用一曲《丁香花》唱红网络,那首天国的歌曲,旧时光里扎着羊角辫的女孩穿过阴暗的小巷,伴着丁香花的朝生暮死,葬在开满丁香的大山上……
    一次一次听那些哀伤的歌谣,这么多年再想起这首歌,依然觉得它无可替代。
    我想这首经典歌曲应是受了戴望舒《雨巷》的影响: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不得不说它太美,美得像那丁香姑娘一样不真实。就像戴望舒的笔名,《离骚》中的月神,太惆怅太飘渺,只用望一眼,便已心舒而醉。
    戴望舒太像丁香,结着愁怨,注定一生都是悲剧。他为施绛年赴法留学,不能饱腹,可施却背叛他,爱上她原本就爱的那人,他哀莫大于心死。是穆丽娟带给他光明,他与其共结并蒂莲,可这也是无果,他们不欢而散。遇见杨静,他以为这就是他的良人,可是年龄让他们裂痕纵生,无奈,戴望舒终于结束了这最后一段爱情——他始终找不到他要找的丁香花。
    后来的日子,望舒寄心于诗歌。天妒英才,让他的哮喘病愈加严重,呼吸也是一种痛,痛到他不得不给自己打大剂量麻黄素针,不一会儿,心脏急剧跳动,呼吸更加困难,死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时正值壮年。
    旧时光的雨巷,故事里的诗人再也找不到他的丁香姑娘。
    你看那满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
    几十年后,网络歌手唱着他扎着羊角辫的姑娘,我想,她和他一定化作了丁香花,住在春暖花开的天堂。
    望舒坟前——
    月光下,只有丁香在这里陪着他,一生一世守护他。
    他叫戴望舒,戴望舒的望,戴望舒的舒。


    23楼2013-04-15 20:54
    回复
      2025-07-20 14:26:52
      广告
      休息一下。


      24楼2013-04-15 20:55
      回复
        武则天怎么也出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3-04-15 21:11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3-04-15 21:12
          回复
            此帖必火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3-04-15 21:12
            回复
              坐等楼主继续发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3-04-15 21:12
              回复
                【第七名】—一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1904.06.10~1955.04.01)。
                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节选自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魂萦梦牵的杭州美得风情万种,烟雨迷蒙中,西湖半掩容颜,见证了一代佳人的缘起。
                人们取名总以风骚二书为蓝本,林徽因的名字出自《诗经-大雅》中: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赞美周文王及其母亲妻子的颂歌,“徽音”意为美誉,她祖父先是为她取名林徽音,在她身上载了许多希望。早年间,有一个名叫“林徽音”的男子常发表诗歌,林徽音(女)便改名为“林徽因”,以示区别此林徽因非彼林徽音。
                林家女子总是优雅而有才情,或许是双木给了她们诗意的栖居,得以纵横。“徽因”比“徽音”少了一份女子娇气,多了一点因果看透的豁达。
                十六展眉,她邂逅徐志摩,泰晤士河边他会给她念他写的诗,他英俊倜傥、满腹才华,可英伦风光中是他沦陷,他抛下尚有身孕的妻子张幼仪,他抛下他两岁的孩子,他抛下他所有的责任和自尊来爱她。这诗人太执着于梦想中的诗意女子,他把他丰沛的想象力赋予徽因,可他爱上的只是他的梦,这是不完整的爱情,正如后来徽因的文字里说“他爱的不是我”。
                林徽因离开了徐志摩。这是偶然,也是必然。就像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诗《偶然》: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诗人死在天空中,可惜没做成那一片云。他有他的陆小曼,她与他再无瓜葛。
                林徽因的方向是梁思成,那个建筑学家和她有相同的爱好、理想。江南的女子婉约到虚幻,而梁思成给了她真实的呵护,没有康桥诗人的潇洒忧郁,他踏实安定,这就足够了。这是爱情。
                梁上君子,林下美人,金家老友。我们不能说金岳霖一定是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毕竟哲学家的心太邈远博大,可他爱林徽因,是他等待,是他放手,是他退出,是他在旁人都忘了时还记得她生日,这毋庸置疑。
                1954年,6月。林徽因死于风寒,弥留之际,她最后念着的,还是梁思成。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人的一生不可能只爱一个人,她笑说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短暂的瞬间,漫长的永远。
                民国第一才女是个美人,埋在了人间四月天,风华却已传了百年。
                品林徽因,清茶隽语足矣。
                她叫林徽因,林徽因的徽,林徽因的因。


                29楼2013-04-15 21:15
                回复
                  2025-07-20 14:20:52
                  广告
                  不好意思,29L出错了。林徽因应该是第六名。特此道歉。


                  30楼2013-04-15 21:26
                  回复
                    【第三名】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清代著名词人之一。

                    纳兰性德和知交从来不称呼“性德”,他们更为偏好的,是“容若”这个字。原因现在早已不清楚,但可以说明,无论是纳兰本身,还是我们,更为喜爱的,始终是“容若”。
                    纳兰容若,容若。虽然是音译,但这也是一阕绝佳的好词,好词不必过分字字追究,如此反而味同嚼蜡,食之无味。我们只需把它轻轻放在舌尖,幽转不息的味道便缱绻于唇齿,涤荡开来。
                    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士,千古伤心词人。
                    杨雨教授这四句精炼地概括了纳兰这个人,生于“淄尘京国,乌衣门第”,心往“相濡以沫,笑傲江湖”。
                    他说“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心人)易变”,纳兰从御前侍卫到悼亡诗人,这心确是变了。人不可能不变,时间向前,人不可向后,或许这是一种悲哀,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使得人类以变化后绝对的优势“傲视众生”。
                    心在变,那情呢?纳兰一生有三段情,这最深的一段,是他的结发妻子卢氏。或许“一生一代一双人”是他最终的企盼,纵然他“不辞冰雪为卿热”,却也逃不过“一宵冷雨葬名花”的凄清结局。
                    “早点回来。”
                    “好。”
                    三年的举案齐眉,赌书泼墨,将他们的爱推到了最高峰。情在最深处终止,就像流星在最美的时刻划落,凝固于记忆之中的,永远就是最美好的。沧海桑田,“一生一代一双人”只是深切的愿望,爱情终究不会永远深似海,纳兰和卢氏也不可能永远像初见初恋那般投入,所以上天带走了他的妻,毁灭了他,也缔造了他。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
                    悼亡诗将他推上人生的至高点,情感上最降到了最低点,是福是祸,我也不好评说。
                    后来他又爱上了一个女子,或许是爱,或许不是,可这不重要了,他最爱的,始终是他的妻。
                    三十一岁那年夏天,风光正好,兰花却凋零在这生机盎然的时光中。锦衣公子离开这个他无所留恋的尘世,去找他的爱人,他的妻。
                    清泪尽,纸灰起。
                    “早点回来。”
                    “好。”
                    “我回来了。”
                    夜雨铃响,却无白衣凭朱阑静立,月化为环,秋坟未歇双蝶翅轻展。她入了他的画,从此生死不离。
                    别唱木兰花令,别哼长相思,别打扰他们的相见,他已等了许多年。
                    他叫纳兰容若,纳兰容若的容,纳兰容若的若。


                    33楼2013-04-15 21:51
                    收起回复
                      【第一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历史(生卒年不详)。
                      一个神话般的存在。

                      中华历史悠悠千载,我只是一个过客,我不能盘点出所有的名字,二十不能包括全部。
                      感谢亲爱的历史,和那些深陷其中的人人事事,予我们无限追思。
                      第一名,送给历史,和那些被我遗漏的芳华。
                      ————————THE END————————


                      35楼2013-04-15 21:57
                      回复
                        就这样了,可能有些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但是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时间也不早了,各位晚安。


                        36楼2013-04-15 22:00
                        收起回复
                          顶了。


                          37楼2013-04-15 22:03
                          回复
                            咱也不敢站在伟人的头上 本公子赚个21名吧…


                            来自手机贴吧38楼2013-04-15 22:30
                            收起回复
                              2025-07-20 14:14:52
                              广告
                              我顶


                              IP属地:新疆来自手机贴吧39楼2013-04-17 21: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