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低着头长高的弗兰克 作者:心似海身如尘埃
我看片子的习惯是不看首映场很少看晚场,大多看中午场,一般是小厅,偶尔VIP包间。在小厅时一般选中间四五六排的位置,电影好像为我一人放映。
其实一直不喜欢媒体强加给汤唯的所谓文艺范儿,那不过是媒体臆想出来的女神形象,硬安在她头上罢了。而她此次在《北京遇上西雅图》里接地气的演出可以说是成功的。说到海清,她的表演真是令人惊艳。戏份虽然不多,但是角色灵动鲜活,呼之欲出,不愧是戏骨。买红妹多年小品的功底也是good,演来举重若轻。房东、警察、婚纱店的店员,片子里所有的配角更是绝对的good!无不生动光彩,熠熠生辉,让人过目不忘。
感叹一句,吴秀波的Frank真好!事实证明他细节大师、台词大师的地位依然无人可以撼动。他在这里的表演像美玉,我们看得见温润,看不到刺眼。温润如玉,正是谦谦君子的味道。有才华,偏又包藏才华。进退随心,收放自如。一般演员合作容易急于表现,妄图力压对手。可吴秀波不,因为他的平和内敛,吸纳了汤唯前半段的略显夸张;因为他的温润流畅,烘托了了汤唯后半段的渐入佳境。中庸平和,锋芒内敛,不勉强,不过火,朴素平静中只见玉石温润之美。吴秀波的Frank没有多余的动作和表情,每一个细微的展现都宛如从心里流淌出来那么自然而然。而表演的最高境界无非就是四个字——自然而然。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
《北京遇上西雅图》是薛晓路继《海洋天堂》之后,又一次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平凡人的故事。都说这是一部轻喜剧,可是有好几次无意中一歪头,方惊觉有液体从眼角滑落,我才意识到竟然哭了呢。我一直在想我看电影的时候为什么哭?我怎么就悄悄地哭了呢?不是痛哭失声,是有温热的液体悄悄溢出眼眶。仔细想了一下午,这泪水是因为温暖和美好。影片好看不是囊括了敏感话题,然后以轻喜剧表现出来。影片好看是因为导演还生活以本来面目。小三也好,拉拉也罢,不过都是外在的表象。没有高高在上的批判,导演以尊重的视角客观再现生活,再现人性,因为尊重所以温暖,因为温暖所以动容。
钢琴家霍洛维茨说:“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最有力量。”所谓朴素,是说内容重于形式。用古人的话讲,叫“质胜于文”。剧本没煽情,导演没煽情,情节没煽情,对白没煽情,演员没煽情,甚至本可以借机煽情特意制造泪点的地方,导演演员都有意低调处理,一掠而过,收敛得不像话。偏偏就是这样一部无大喜大悲的影片,观影过程我却没有一次出戏。尊重观众,尊重作品,尊重角色,用不着眼花缭乱。“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质朴的表达最能感动心灵。现在的影视界多的是咄咄逼人的急功近利,张牙舞爪的夸夸其谈。那些华丽繁复张狂的包装都是咋呼人的,真正的美必是最本真的东西。敢于坚持质朴是需要坚持的勇气和不为所动的定力的。薛导的两部影片都是含蓄蕴藉,谦和雅静,满满的爱与温暖。好的艺术家需要更多的是心灵的宁静和修炼。
第一次流泪是Frank和文佳佳圣诞夜在Frank家聊起各自的故事。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力量。温柔的力量。温柔其实是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Frank哪里是DB?因为爱与责任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这勇气让多少男人女人汗颜?为了爱,这种放弃,这种选择,没有值不值得。想起看过一篇文章,说:“柳树是低着头长高的”。这话像一束光,让我认真看看自己的生活。柳树一辈子低头看的是什么?看的是自己的儿女。树要牵挂每一根枝条,只好低着头看护。后来,看到吴秀波对Frank的解读,他说:Frank的生命里全是失去,但他的态度就像一株树一样安好.地球在转,风在动,唯独树安然地感受所有春华秋实。就在这一瞬间,我又一次泪如雨下。
孩子的成长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一道风景。都说胡子叔迷死人。Frank美在哪里?一个能专心致志,低着头看护自己孩子成长的男人,他的面庞一定有着天使般的光彩。生活中的Frank一直低着头,他一直承担着所有的责任。他为什么低头?他一直为爱而低下高贵的头。越低头越长高,长成一株大树,安然地感受生命中所有春华秋实。胡子叔为什么能让我们的心灵柔软?因为他在窘迫的生活中挣扎,而你却感觉不出他的挣扎。他是枕边那只旧旧的泰迪熊,让睡着的人、失眠的人,随时都能感觉到安慰与依靠。
人的一生,总会放弃什么,坚持什么。电影里,我看到Frank的放弃与坚持,我看到文佳佳的放弃与坚持。在这个欲望无穷的世界,谁能做到无欲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