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台示印
即汉代哲学家、蜀中隐士严君平卜卦台(解放后遗址被毁),在古金雁桥东,土台高数丈,形若印形。唐张九龄、岑参,宋吕光弼、陆游,清李调元等均有诗词颂之。
卜台示印指西汉严君平卜挂台。遗址在今飞鸿桥西北、广木公路左侧十米处(即澳门路出口处)。
严君平,西汉隐士,临邛(今邛崃县)人。他姓庄名遵字君平。后因避明帝(刘庄)讳,改称严君平。其时,曾隐居雒城沉犀河(即坪桥河)西岸茅舍。因他善观求卜人的神态举止,知其内心世界中的矛盾,就可测算出问事之八九,故卜者甚众。
《汉州志》载,郭印的《卜台记》说,汉州雁桥东,有真君卜台,高丈余,若印形。相传州治多火灾,真君凿井于市,上应七垦,构指南方,以压胜之,故称仙井。真君之德荫被广汉尤厚。自昔至今,越千百年,卜台、仙井,湮没久矣。后州人往往逢灾,太守王公,乃如其说,汰故湮井,于是灾悼不作,民皆安堵。便筑台修祠,绘真君像于其上。君平卜筮,极数知来,洞照吉凶,使人知其趋避而已,旨为教化。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日得百依自足,则闭肆下帘,而读《老子》。
严君平的风教和道旗品格,足以激浊扬清,为后世敬仰。故后人善其住处,取名君平街(又名台湾路),在卖卜处建卜台。明万历年间,知州王大才,建君平祠。李白、岑参、陆游、李调元等,均有诗怀在于他。如李白诗:“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观变穷大易,探元化众生。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马虞不虚来,??有时鸣。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沉冥。”李调元诗:“君平有遗迹,乃在雒城隈。不见支机石,空留卜卦台。断碣卧芦获,小庙没蒿莱。自料升沉定,先生不用猜。”
民国4年(1915年)县知事李立成慨古迹湮没,造房三间,塑君平像,高约米许。并悬“卜台”二字。民国14年,县人建风缀代县知事陈嘉蔚为卜亭猜书一联“借卜寄高怀,忆豹隐龙潜,汉代勋名原小视;筑台收胜景,??飞鱼跃,房湖秋色要平分。”
以后,房亭失修,建像被缀。四十年代,绢阳第十三区专员锺体道,在卜亭下立石碑,上刻“严君平卖卜处”。并建有方形卜亭,亭高两米七。当时,有不少人前去焚香化纸,依红挂彩。五十年代初,县文物部门曾拍下卜台照片。卜台两米见方,高约米许。可惜,六十年代已被开为蔬菜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