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双修,很好。但这是种欺骗自己的游戏或把戏而已。玩玩可以,请勿当真。
修福就是去布施,做各种“好事”、服务他人。做完之后,大家就可以等着福报了。
好像老天爷、神灵、上苍或上帝们都吃饱了,太空闲了,无事可做,天天拿着登记簿在记录:谁谁做了什么好事。谁又在帮助老奶奶过马路之类的……,或拿出一些东西来“布施”……或颂了几遍经、念了几声佛号……哪个人今天斋戒了、感恩了、祈祷了……登记簿上一一都有记载,功劳不小呀!
但这不是事实,没有人在登记,老天爷、神灵……不是速记员,也不是偷窥狂,因为他们根本不存在!即使你们的内心里臆造出一个“神”的形“像”,那也只是个幻觉而已,这难道这不是事实?
如果真要做好事、行善、布施、服务,这一切都要来自真正的慈悲心,而且这种“布施”之中,没有“我”的影子,如果你在“布施”之后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得意”,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别人,那么你的“布施”是心不诚的,也是不纯洁的。你在“播种”时就已经在等待你的福报!这不是布施,这是你在利用布施、利用别人的困苦,在种植你自私的福果!这是罪孽!
我听说,曾经有一个人说:“布施者要诚心感谢接受者。”这是种高尚的情怀,如果你的给予被接受,你就应当感到荣幸与欣慰。因为你已经拥有太多,所以你的给予其实是在减轻自己的“负重”,所以你理当感谢别人。还有更细微的心理因素是:你如果感谢别人的“接受”,那就不会“记得”你的布施,更不会惦记往后的“福报”或“功德”。因为,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抵冲。试想一下,如果你背负包袱,对你来说,包袱里面的东西对你来说可有可无,那么你把这个包袱送给别人时,别人收了下来,你是不是要感谢人家?之后,你轻松的走开了。这有什么可臭美的呢?再说,我们一般人所能“布施”的都是些自己可有可无的东西!不要认为你能“布施”对你来说是“关键”的东西。如果别人没有房子住,你能施舍你家的一小间吗?如果路上的残疾妇女行走艰难,你能布施你的汽车吗?哪怕送她到家,你也不会做!如果你是个“穷人”,那么你就省省吧!等自己真的“丰富”了,再说。一个乞丐是不能布施的,如果你既是乞丐,脑子又不太好使,那就当别论了。
还有就是“修”智慧,修福尚且如此空泛不实。不要说“修”智慧了。
如果你认为智慧就是知识,那么你就慢慢修吧,但这种知识属性的智慧,不会让你有任何的改变,甚至会让你变得更麻木,更愚蠢!你只是在欺骗自己而已。
问题是:智慧是不可能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去练习的。就像“爱”一样,“爱”能练习吗? 如果智慧不是发生在当下对事物真相的了然之中,那么你只是在知识的层面里打转。智慧是发生的事实面前的洞见,而且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动的领悟,是人的心灵与事物的真相完全契合时,成为“不二”的统一体。所以智慧的发生根本不是学习或修炼的结果。而是一种“人与存在”产生的即时“共鸣”。
不要认为我们依照传统的方式,无论是世俗的、宗教的、神秘的方式,都是陈旧的东西,因为“方式”就是思想的结论,而所有的思想都来自过去。所以如果你认为这些过去的结论能指导你的现实生活,或让你生就智慧,那么你只是被骗了。你是一个传统的受害者而已。我们的福,就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之中我们的“福份”已然饱和,只是你认为自己身上的一切机能都是理所当然的,应得的,人们并不把生命当成是最伟大的“赐福”!而如果一个人能动用自身的一切机能,并能不分裂地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一个完整的人就是一个健康的人、有福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就是一个有序的人,而一个具备了内在秩序的人,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所以,不论你“单修”、“双修”或“多修”,不论你怎么“修”,如果你的“修”是依据过去的“方式”,那么你等于白修。这是在白白浪费你自己的生命。
生命需要精心地打理,也就是说,我们要让那个灵性的主人——灵魂——回到统管的位置上。但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活在四分五裂状态里!我们一会儿相信眼睛的,一会儿听头脑的,一会儿又成为动心的,一会儿听性欲的,一会听食欲的……我们不一而足,心智四散,简直是混乱一片!如果我们是这样的人,那么任何福报或智慧都不可能得到。甚至不管“做”什么,都会让自己遭罪,而不是得福。难道我们不是过着种“缺心眼”的生活吗?
呵呵呵呵呵呵……
修福就是去布施,做各种“好事”、服务他人。做完之后,大家就可以等着福报了。
好像老天爷、神灵、上苍或上帝们都吃饱了,太空闲了,无事可做,天天拿着登记簿在记录:谁谁做了什么好事。谁又在帮助老奶奶过马路之类的……,或拿出一些东西来“布施”……或颂了几遍经、念了几声佛号……哪个人今天斋戒了、感恩了、祈祷了……登记簿上一一都有记载,功劳不小呀!
但这不是事实,没有人在登记,老天爷、神灵……不是速记员,也不是偷窥狂,因为他们根本不存在!即使你们的内心里臆造出一个“神”的形“像”,那也只是个幻觉而已,这难道这不是事实?
如果真要做好事、行善、布施、服务,这一切都要来自真正的慈悲心,而且这种“布施”之中,没有“我”的影子,如果你在“布施”之后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得意”,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别人,那么你的“布施”是心不诚的,也是不纯洁的。你在“播种”时就已经在等待你的福报!这不是布施,这是你在利用布施、利用别人的困苦,在种植你自私的福果!这是罪孽!
我听说,曾经有一个人说:“布施者要诚心感谢接受者。”这是种高尚的情怀,如果你的给予被接受,你就应当感到荣幸与欣慰。因为你已经拥有太多,所以你的给予其实是在减轻自己的“负重”,所以你理当感谢别人。还有更细微的心理因素是:你如果感谢别人的“接受”,那就不会“记得”你的布施,更不会惦记往后的“福报”或“功德”。因为,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抵冲。试想一下,如果你背负包袱,对你来说,包袱里面的东西对你来说可有可无,那么你把这个包袱送给别人时,别人收了下来,你是不是要感谢人家?之后,你轻松的走开了。这有什么可臭美的呢?再说,我们一般人所能“布施”的都是些自己可有可无的东西!不要认为你能“布施”对你来说是“关键”的东西。如果别人没有房子住,你能施舍你家的一小间吗?如果路上的残疾妇女行走艰难,你能布施你的汽车吗?哪怕送她到家,你也不会做!如果你是个“穷人”,那么你就省省吧!等自己真的“丰富”了,再说。一个乞丐是不能布施的,如果你既是乞丐,脑子又不太好使,那就当别论了。
还有就是“修”智慧,修福尚且如此空泛不实。不要说“修”智慧了。
如果你认为智慧就是知识,那么你就慢慢修吧,但这种知识属性的智慧,不会让你有任何的改变,甚至会让你变得更麻木,更愚蠢!你只是在欺骗自己而已。
问题是:智慧是不可能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去练习的。就像“爱”一样,“爱”能练习吗? 如果智慧不是发生在当下对事物真相的了然之中,那么你只是在知识的层面里打转。智慧是发生的事实面前的洞见,而且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动的领悟,是人的心灵与事物的真相完全契合时,成为“不二”的统一体。所以智慧的发生根本不是学习或修炼的结果。而是一种“人与存在”产生的即时“共鸣”。
不要认为我们依照传统的方式,无论是世俗的、宗教的、神秘的方式,都是陈旧的东西,因为“方式”就是思想的结论,而所有的思想都来自过去。所以如果你认为这些过去的结论能指导你的现实生活,或让你生就智慧,那么你只是被骗了。你是一个传统的受害者而已。我们的福,就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之中我们的“福份”已然饱和,只是你认为自己身上的一切机能都是理所当然的,应得的,人们并不把生命当成是最伟大的“赐福”!而如果一个人能动用自身的一切机能,并能不分裂地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一个完整的人就是一个健康的人、有福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就是一个有序的人,而一个具备了内在秩序的人,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所以,不论你“单修”、“双修”或“多修”,不论你怎么“修”,如果你的“修”是依据过去的“方式”,那么你等于白修。这是在白白浪费你自己的生命。
生命需要精心地打理,也就是说,我们要让那个灵性的主人——灵魂——回到统管的位置上。但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活在四分五裂状态里!我们一会儿相信眼睛的,一会儿听头脑的,一会儿又成为动心的,一会儿听性欲的,一会听食欲的……我们不一而足,心智四散,简直是混乱一片!如果我们是这样的人,那么任何福报或智慧都不可能得到。甚至不管“做”什么,都会让自己遭罪,而不是得福。难道我们不是过着种“缺心眼”的生活吗?
呵呵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