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66,437贴子:993,690,448

回复:小说:鲁班的诅咒(转) 圆太极著 非黄湖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道圆形白光正好从瞬间分开的两段身体之间飞过,钉在了牌匾“藏宝布瑞”的“宝”字上,原来是一把桃木柄的八卦铁斧。
  鲁承宗也转身了,他也扑向书桌,他手中的紫砂壶在转身的同时也飞出了手,砸向那上半身的黑影。准确说应该是砸向那黑影中伸向字画的手,那手已经拿到字画,那手已经向黑影中缩回,于是那壶只砸破字画,那拿到大半张残破字画的手已经躲进了那黑乎乎的一团。


18楼2013-06-20 20:35
回复
    来也~


    IP属地:广东20楼2013-06-20 20:36
    回复
      2025-07-21 22:05: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3-06-20 20:36
      回复
        鲁联奔了进来,起脚横扫,地上两块碎砖直飞入墙角大洞,退步侧身,一手撑地,曲臂伏身,另一手箭掌护住面目向洞外望去。一望即起,动作很是敏捷。随后满脸失望地捡起地上的小半张残画,小心地擦掉紫砂碎屑和茶叶,双手递给鲁承宗,鲁承宗没有接。
          这时柳儿也冲了进来,接着是五侯,秦先生最后一个喘吁吁的赶过来。大家看着鲁承宗都没说话,整个宅院又回复到一片死寂。
          终于,鲁承宗开口了:“让一弃回家吧。”说完一口鲜血喷出,一抹红艳冲开了黑暗,也冲开了死寂。


        22楼2013-06-20 20:36
        回复
          第一节
          外乡人到北平做古玩交易的有两种人,一种到硫璃厂,在那里,你是爷,买卖家、铺子里都把你敬着捧着,为啥?你要么是腰缠万贯的主儿,要么是身怀重宝的客,否则决不能往这街上的铺子里走。这里的铺子逮到一个这样的就够吃三年。另一种是到鬼市,一大早,天还没亮,提个灯笼,买的卖的都模模糊糊,只有讲价的手指可以分辩得清清楚楚。


          23楼2013-06-20 20:37
          回复
            鬼市上的货大多是冒面儿的和做面儿的,这种别理,一个比一个猴精,腮帮子甩开了晕你个财货两赔。也有些货的来路不正没处卸链儿的,这种也不能粘,粘上不把链儿缠你手上就得和你玩命。难得可以碰到个不知好坏的,偷拿祖上留的点玩意儿换急钱抽大烟逛窑子的,那你就叫捡着了,得货付银掉头就走,鬼市上一天是不捡二回的,别多溜几步再把捡着的弄掉了。


            24楼2013-06-20 20:38
            回复
              鲁一弃提着个四方的梨筐灯正走在鬼市上,他慢慢的迈着步,并不向器件儿瞄一眼,只是很慢很慢的迈着步,从市口向市尾走。
                鲁一弃是鲁承宗的独子,快四十才得这么个宝,来得很是不易,老婆为这宝贝把命也丢在了炕上。可不知为什么,他并没有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满五岁时就把他送到河北天鉴山的大哥鲁承祖那里。


              25楼2013-06-20 20:38
              回复
                鲁承祖信道,他一生未婚,在天鉴山千峰观旁搭一草庐,终日与观中道长谈经论道、解虚破幻


                26楼2013-06-20 20:38
                回复
                  2025-07-21 21:59: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鲁承宗送鲁一弃过来时,修一封书信给大哥,信中言到:“此子有别常人,天生异能不知福祸,本欲一弃又不心忍,许道力能解。”而在鲁承祖这里十年有余,他并没把这唯一的侄子有别于其他小孩,教他读书写字,明理辨非,唯一不同的是常带他到观里听道讲解,跟道长们学一些易理卦象。


                  27楼2013-06-20 20:39
                  回复
                    鲁承祖对他很是宽容,从来不管他是否听得懂、学的会,随他兴致而为。到十二岁时更是将他送到北平读洋学堂,自己落得清闲。鲁一弃来的时候没起大名,这名字是大伯给起的,取“舍一弃而后百得”之意。


                    28楼2013-06-20 20:40
                    回复
                      鲁家有一远房三叔在北平做买卖,开一个小铺子,也是倒腾老玩意儿。鲁一弃就托给他照顾,平时上学,闲时帮着看看铺子。一晃又是八年,鲁一弃从没回过家,他甚至连家在哪里都不清楚,只记得五岁时是从一个黄土连天的地方被送到大伯那里,虽然回过大伯那里几次,大伯没说,他也没问。


                      29楼2013-06-20 20:40
                      回复
                        三叔一家对他很好,好得有点异样,总带着点卑微和恭敬,就向是下人对主子,全家除了三叔,都管他叫大少爷,他不知这身份是因为大伯还是因为自己记忆模糊的父亲,但他没有问。


                        30楼2013-06-20 20:40
                        回复
                          三叔也不大会做生意,铺子里很少有人来,但铺子里倒的确是有不少好东西。对与鲁一弃来说这里是个好地方,他不大与人交往,可能是因为在天鉴山的几年总与青灯古卷为伴的缘故。他对古物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人的兴趣。


                          31楼2013-06-20 20:41
                          回复
                            在这里他见识了不少真正的好货,但让他最难释手的还是店里经常收到的一些孤本、残本、绝本书籍和一些书简、绢册的残片,特别对那些甲骨、石片、玉玦上的文字和图案符号,他会整天把玩,凝视默念,不知是在试图破解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和隐藏的秘密,还是在和它们默默地交流着。


                            32楼2013-06-20 20:41
                            回复
                              2025-07-21 21:53: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店里的好货和他喜欢的东西总会在出现一段时间后被卖出,奇怪的是他从来没见过买主和交易过程,他也没在意,也许三叔觉得有必要背着他,庆幸的是那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已经在他脑中留下了八、九分,他强烈的感觉到这些对他会有大用处。


                              33楼2013-06-20 2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