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过关于“寒号鸟”的故事,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一只“寒号鸟”不停地哀叫:“冻死我,冻死我,明天就垒窝”。结果太阳一出,天气稍暖和些,它又在懒懒地睡大觉,忘记了昨天发生的一切。就这样日复一日,它都是得过且过,消极应对,直到有一天,更加严寒的天气袭来,以后再也听不到“寒号鸟”的叫声。
这个故事给我们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一些启示。今年大唐集团公司安全月的活动主题是:“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对企业安全的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严格要求。安全基础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发展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的发展,忽视安全的发展是畸形的,注定不能够长远,带来的危害也是可以预见的。
“寒号鸟”最终死于恶劣的天气里,与其说是残酷的自然害了它,倒不如说是它自己害了自己。懒惰懈怠,缺乏主动适应性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关键问题,把重要的事情一拖再拖,结果只能落个可悲的下场。在企业里,对待安全工作我们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存在侥幸心理,得过且过,想当然认为“本来就是这样”、“这样做从来没出过事”,而不是对待每一件工作都认真思考,从实际出发,积极做好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工作。如果对待安全工作松懈麻痹、敷衍了事,到头来真得“寒潮”来了,恐怕也抵挡不住,后悔也就晚了。
有一家企业,他的一位员工就很认真,当他在检查设备时,听到一个设备的电机声音有些不正常,就联系有关人员前去鉴定。检查人员查看后说没有关系,可以继续运行,放心好了。可这位认真的员工并没有放下心来,他坚持让其进一步检查。因为如果有异音,设备某个部位肯定存在问题。在他的坚决要求下,他们不得不再作仔细检查,结果还真发现了问题。原来是该设备位置较高,电机被阻挡住,视线不好,不易检查,那个奇怪的声音正是由于电机轴承缺油而发出的。如果不是这位员工的细心、执着,这个设备缺陷就有可能扩大,造成轴承干磨,要不多久,轴承就会烧损。到那时再检修,不但影响生产,增加多余的检修工作、耗费资金,给企业将带来较大损失。
所以,对待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得过且过,要像那位认真的员工一样,对待任何蛛丝马迹,都要一查到底,设法迅速消除,确保设备始终处于“零缺陷”健康状态。
此外,对待影响安全生产的“老、大、难”问题,更不能麻痹、松懈,不能以其难以解决为借口,就拖延搁置,对这些问题,要特别关注、格外小心,如果不及早想法解决,硬撑硬顶,问题会越来越大,后患无穷。
在设备需要检修时,我们常听到的就是有些人埋怨没有备品,似乎责任一下全推脱掉了,没有备品更换,也成为不需要继续工作的借口。试想,以这种态度工作是多么危险,假如设备缺陷发展较快,直接威胁到机组运行安全怎么办?所以,还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没有备品,要及时联系、协调购买或调用。办法是人想出来的,要主动性开展工作。很多时候,为了抢修应急,就从停役机组拆卸设备来当备件使用,以抢时间、争速度,保证检修设备尽快恢复运行,不能有任何延迟和等待。
尽管制度再严,习惯性违章现象还不能完全杜绝,个别职工是房上掉落的东西不砸着他的头,他都不会悔改,不知道安全的重要性!他戴安全帽时,帽带或放在帽壳内,或随意系一下,不是按要求正确佩戴;使用安全带时要么不挂在固定位置,要么随手乱搭,对自己的生命不珍惜,对家人和企业不负责任,漠视规章、制度的存在。凡此种种,都表现出习惯性违章的顽固性,需要多管齐下,形成高压态势,让不安全行为人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万不可把安全当儿戏,得过且过。
对待新进厂员工和临时工这两种人要重点做好安全工作,不可放任,不能对他们放松要求,从一开始就要培养他们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新员工刚进厂不久,经历少,缺乏安全经验,做事鲁莽、草率,有些地方是一知半解,有不少事故案例的主角就是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对这部分群体关心、爱护,给予他们更多的安全工作的方式、方法指导,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以及不按要求工作的危害性,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的规则,在安全的道路上迅速成长。
临时工群体平时工作较为松散,从事的工作又具有高难度、高风险性,近年来,这类人员在生产中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对这部分人加强教育和着力监管就变得更为迫切。虽然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本着“严就是爱”的宗旨,耐心、细致做工作,他们也能很好地配合和欣然接受。
对待防汛、防洪,迎峰度夏工作更要未雨绸缪,把工作提前做到前面。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人员演练和物资准备工作,对重点部位、险要部位如大堤、升压站、油库、开关室、各地沟泵、雨水泵、屋顶门窗等安排专人值守、专人巡查,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置、汇报。对消防器材、正压式消防呼吸器、安全工器具等都进行全面检查、检验和全员培训,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在笔者写这篇文章时,刚刚发生黑龙江“火烧粮仓”事件,使国家储备粮过火面积达4万多吨;吉林大火,119条鲜活生命瞬间逝去,让人触目惊心,痛惜振腕,难道我们对待安全工作还能“得过且过”吗?
这个故事给我们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一些启示。今年大唐集团公司安全月的活动主题是:“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对企业安全的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严格要求。安全基础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发展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的发展,忽视安全的发展是畸形的,注定不能够长远,带来的危害也是可以预见的。
“寒号鸟”最终死于恶劣的天气里,与其说是残酷的自然害了它,倒不如说是它自己害了自己。懒惰懈怠,缺乏主动适应性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关键问题,把重要的事情一拖再拖,结果只能落个可悲的下场。在企业里,对待安全工作我们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存在侥幸心理,得过且过,想当然认为“本来就是这样”、“这样做从来没出过事”,而不是对待每一件工作都认真思考,从实际出发,积极做好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工作。如果对待安全工作松懈麻痹、敷衍了事,到头来真得“寒潮”来了,恐怕也抵挡不住,后悔也就晚了。
有一家企业,他的一位员工就很认真,当他在检查设备时,听到一个设备的电机声音有些不正常,就联系有关人员前去鉴定。检查人员查看后说没有关系,可以继续运行,放心好了。可这位认真的员工并没有放下心来,他坚持让其进一步检查。因为如果有异音,设备某个部位肯定存在问题。在他的坚决要求下,他们不得不再作仔细检查,结果还真发现了问题。原来是该设备位置较高,电机被阻挡住,视线不好,不易检查,那个奇怪的声音正是由于电机轴承缺油而发出的。如果不是这位员工的细心、执着,这个设备缺陷就有可能扩大,造成轴承干磨,要不多久,轴承就会烧损。到那时再检修,不但影响生产,增加多余的检修工作、耗费资金,给企业将带来较大损失。
所以,对待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得过且过,要像那位认真的员工一样,对待任何蛛丝马迹,都要一查到底,设法迅速消除,确保设备始终处于“零缺陷”健康状态。
此外,对待影响安全生产的“老、大、难”问题,更不能麻痹、松懈,不能以其难以解决为借口,就拖延搁置,对这些问题,要特别关注、格外小心,如果不及早想法解决,硬撑硬顶,问题会越来越大,后患无穷。
在设备需要检修时,我们常听到的就是有些人埋怨没有备品,似乎责任一下全推脱掉了,没有备品更换,也成为不需要继续工作的借口。试想,以这种态度工作是多么危险,假如设备缺陷发展较快,直接威胁到机组运行安全怎么办?所以,还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没有备品,要及时联系、协调购买或调用。办法是人想出来的,要主动性开展工作。很多时候,为了抢修应急,就从停役机组拆卸设备来当备件使用,以抢时间、争速度,保证检修设备尽快恢复运行,不能有任何延迟和等待。
尽管制度再严,习惯性违章现象还不能完全杜绝,个别职工是房上掉落的东西不砸着他的头,他都不会悔改,不知道安全的重要性!他戴安全帽时,帽带或放在帽壳内,或随意系一下,不是按要求正确佩戴;使用安全带时要么不挂在固定位置,要么随手乱搭,对自己的生命不珍惜,对家人和企业不负责任,漠视规章、制度的存在。凡此种种,都表现出习惯性违章的顽固性,需要多管齐下,形成高压态势,让不安全行为人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万不可把安全当儿戏,得过且过。
对待新进厂员工和临时工这两种人要重点做好安全工作,不可放任,不能对他们放松要求,从一开始就要培养他们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新员工刚进厂不久,经历少,缺乏安全经验,做事鲁莽、草率,有些地方是一知半解,有不少事故案例的主角就是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对这部分群体关心、爱护,给予他们更多的安全工作的方式、方法指导,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以及不按要求工作的危害性,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的规则,在安全的道路上迅速成长。
临时工群体平时工作较为松散,从事的工作又具有高难度、高风险性,近年来,这类人员在生产中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对这部分人加强教育和着力监管就变得更为迫切。虽然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本着“严就是爱”的宗旨,耐心、细致做工作,他们也能很好地配合和欣然接受。
对待防汛、防洪,迎峰度夏工作更要未雨绸缪,把工作提前做到前面。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人员演练和物资准备工作,对重点部位、险要部位如大堤、升压站、油库、开关室、各地沟泵、雨水泵、屋顶门窗等安排专人值守、专人巡查,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置、汇报。对消防器材、正压式消防呼吸器、安全工器具等都进行全面检查、检验和全员培训,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在笔者写这篇文章时,刚刚发生黑龙江“火烧粮仓”事件,使国家储备粮过火面积达4万多吨;吉林大火,119条鲜活生命瞬间逝去,让人触目惊心,痛惜振腕,难道我们对待安全工作还能“得过且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