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校,没参加过开学典礼,魔鬼军训,授衔仪式,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警校生。
在警校,没参加过升旗仪式,没参加过队列会操,那会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在警校,没看见过师哥师姐们不算盛大的毕业典礼,但是属于我们的毕业典礼就已经近在咫尺了。
曾经听上一届的老生说毕业典礼有人哭了,他们中间有人脱下那层皮,他们中大多数人脱下了那层皮,他们中间一直被认为队列素质特别好的人从商了,也有的选择了继续深造,他们舍不得丢掉回去也没用处的警用标志,开玩笑说外面卖好几块钱呢,低头眼睛亮闪闪的。曾经听他们说这些的时候感觉很好笑,心想有什么舍不得的,自己巴不得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可是到了今天,此时此刻,我深深体会到了他们的那份无奈和不舍,这三年里所有的感动和回忆都在此刻涌上心头......
我们曾经整天抱怨,在学校 一刻也不想待,我们调侃警校的九大怪“发了被子不能盖,衣服洗了不能晒,手机不能随便带,有了感情不能爱,穿着胶鞋打领带,有事没事扎腰带,食堂没有几个菜,跑步倒功家常饭,闲来小王还使坏”。转眼间,我们即将离开自己曾经厌倦,我们正在留恋的地方。
再过几天,我们不用再打扫厕所了,不用再听吹哨集合了,不用再半夜起来值内卫了,不用再穿着高跟鞋去小操场跑步了,不用再每天毫无休止地整理内务打扫卫生了,不用再盼望一个月才轮一次的出勤名额,也不用再去担心下次周末出去约会该找个什么样的理由合适了,不用再被罚写检查,被罚站军姿,被罚摔倒功,被罚鸭子步了俯卧撑了。
以前看着毕业生们可以
享受这样的待遇,真的感觉好自由!好羡慕!可是现在,当这项权利真的属于了我们这一届学生的时候,心里头真的好纠结,有人说不舍了,有人已经开始怀念这种非人的折磨和各种不公正的待遇了。
接下来说说我吧~ 无意间翻看以前的照片,曾经的每一件事此刻都历历在目。警校三年,我对自己的总结就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至今依然保持着平均每学期都至少要写一份检讨的“光荣记录”。反正大事小事,好事坏事上都会出现我“亲切”的身影。
警校三年,我高不成,低不就,当了三年的团支书,可到头来除了一帮好兄弟其他的什么都没得到,对于自己的工作,我的总结便是以下内容:活动组织:领导未行我先行,看看道路平不平;吃饭:领导未尝我先尝,看看饭菜香不香;开会:领导未讲我先讲,看看话筒响不响。曾经每周三和每周五都是我最头疼的日子,不是要准备大队活动就是要收集政治学习的材料。在来警校之前我曾经天真的以为团支书的工作无非就是收收团费,做做板报之类的,可是到了警校我才知道这一个岗位真的不好干呀,工作琐碎不说,还经常的出力不讨好。我也曾经抱怨过,甚至想过辞职,但是后来一想,这个地球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改变它的自然规律,次日太阳一样会照常升起,生活依旧还得继续。所以,我坚持了下来!
还记得大一时我们要准备元旦晚会,老翁经常晚上十一二点通知让我们开会,那会真是想死的冲动都有了;到了大二,我们又要准备篝火烧烤晚会,睡眠不足就不用说了,挨老翁批斗那更是家常便饭;可是,那时候真的是痛并快乐着,每天过得特充实;到了大三,本来想尽自己所能搞好在警校的最后一次大型活动——冬至聚餐,可是有些事真的很令我心寒,我心已死,何来激情!后来自己想明白了,现实就是这样残忍的东西,它总在你不能察觉的时候,一点一点摧毁你的信仰,摧毁你以为自己可以给出的承诺。什么是成熟?什么是长大?当一个孩子知道钻石比漂亮的玻璃球更珍贵的时候,他就成熟了,他就长大了。
我来过,我爱过,我努力过,得之是幸,不得是命。当然,年少时我们如何会相信会有得不到的宿命。我在警校三年,奉献了三年我的青春,我是团支书,我为自己代言!
“因为路过你的路,所以苦过你的苦”。我们总是在追逐得不到的东西,又在缅怀已经失去的东西。所以反而忽略了身边最值得珍惜的东西,如此,恶性循环。
以前看的小说里有一句我一直觉得挺残忍的关于毕业的话,叫“各自幸福”。如若不然,又怎样呢?
警校带走了我们最青涩和最灿烂的年华,却同时在每个人的胸口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黑洞,总有什么东西被搅进去,又添不满。那种突兀的空落落的感觉,就是毕业季最平常的情愫吧!
但警校又不是这样,这座无情的院校,我们来的时候她没给过拥抱,我们如今要离开的时候她也没给亲吻。只是期许,只有期许。我本人讨厌这种立场模糊的期许。她的学子雄鹰依然矗立着,警徽在阳光的照射下依然熠熠闪光。
突然会发现一直觉得讨厌着的人有点小可爱,会发现经训练腰板直直的同学穿着便装一个比一个精干,会发现原来忽略了三年的人一直喜欢自己,会发现罚过自己的队长笑着的时候很亲和,会发现夕阳拉长的同窗的背影很落寞,会发现自己嘴一直很硬,心却柔软地融化了。
我住了三年的大队,听着战友们行李箱的轮子滑过地板的闷声,只是在学生处的东门口看见穿上便装来来往往的人,花花绿绿的,很好看,很热闹。
或许,若干年后我们会经常想起我们大三的时候最后吃“散伙饭”那天的情景,或是以区队,或是以宿舍,或是仅仅只有两三个死党或闺蜜,在那热闹非凡的聚餐之后,一定会有很多人喝醉,可是我不知道这样酣畅淋漓的痛饮不知是出于对离别的感伤还是对自己纯真时代的告别。
我不想过早地去想分别,但是分别真的就在眼前。我们心中的那份依依不舍,都化为了临行前的句句赠言,可是 警校依然自顾自地沉默着,不置一词。
在警校,没参加过升旗仪式,没参加过队列会操,那会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在警校,没看见过师哥师姐们不算盛大的毕业典礼,但是属于我们的毕业典礼就已经近在咫尺了。
曾经听上一届的老生说毕业典礼有人哭了,他们中间有人脱下那层皮,他们中大多数人脱下了那层皮,他们中间一直被认为队列素质特别好的人从商了,也有的选择了继续深造,他们舍不得丢掉回去也没用处的警用标志,开玩笑说外面卖好几块钱呢,低头眼睛亮闪闪的。曾经听他们说这些的时候感觉很好笑,心想有什么舍不得的,自己巴不得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可是到了今天,此时此刻,我深深体会到了他们的那份无奈和不舍,这三年里所有的感动和回忆都在此刻涌上心头......
我们曾经整天抱怨,在学校 一刻也不想待,我们调侃警校的九大怪“发了被子不能盖,衣服洗了不能晒,手机不能随便带,有了感情不能爱,穿着胶鞋打领带,有事没事扎腰带,食堂没有几个菜,跑步倒功家常饭,闲来小王还使坏”。转眼间,我们即将离开自己曾经厌倦,我们正在留恋的地方。
再过几天,我们不用再打扫厕所了,不用再听吹哨集合了,不用再半夜起来值内卫了,不用再穿着高跟鞋去小操场跑步了,不用再每天毫无休止地整理内务打扫卫生了,不用再盼望一个月才轮一次的出勤名额,也不用再去担心下次周末出去约会该找个什么样的理由合适了,不用再被罚写检查,被罚站军姿,被罚摔倒功,被罚鸭子步了俯卧撑了。
以前看着毕业生们可以
享受这样的待遇,真的感觉好自由!好羡慕!可是现在,当这项权利真的属于了我们这一届学生的时候,心里头真的好纠结,有人说不舍了,有人已经开始怀念这种非人的折磨和各种不公正的待遇了。
接下来说说我吧~ 无意间翻看以前的照片,曾经的每一件事此刻都历历在目。警校三年,我对自己的总结就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至今依然保持着平均每学期都至少要写一份检讨的“光荣记录”。反正大事小事,好事坏事上都会出现我“亲切”的身影。
警校三年,我高不成,低不就,当了三年的团支书,可到头来除了一帮好兄弟其他的什么都没得到,对于自己的工作,我的总结便是以下内容:活动组织:领导未行我先行,看看道路平不平;吃饭:领导未尝我先尝,看看饭菜香不香;开会:领导未讲我先讲,看看话筒响不响。曾经每周三和每周五都是我最头疼的日子,不是要准备大队活动就是要收集政治学习的材料。在来警校之前我曾经天真的以为团支书的工作无非就是收收团费,做做板报之类的,可是到了警校我才知道这一个岗位真的不好干呀,工作琐碎不说,还经常的出力不讨好。我也曾经抱怨过,甚至想过辞职,但是后来一想,这个地球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改变它的自然规律,次日太阳一样会照常升起,生活依旧还得继续。所以,我坚持了下来!
还记得大一时我们要准备元旦晚会,老翁经常晚上十一二点通知让我们开会,那会真是想死的冲动都有了;到了大二,我们又要准备篝火烧烤晚会,睡眠不足就不用说了,挨老翁批斗那更是家常便饭;可是,那时候真的是痛并快乐着,每天过得特充实;到了大三,本来想尽自己所能搞好在警校的最后一次大型活动——冬至聚餐,可是有些事真的很令我心寒,我心已死,何来激情!后来自己想明白了,现实就是这样残忍的东西,它总在你不能察觉的时候,一点一点摧毁你的信仰,摧毁你以为自己可以给出的承诺。什么是成熟?什么是长大?当一个孩子知道钻石比漂亮的玻璃球更珍贵的时候,他就成熟了,他就长大了。
我来过,我爱过,我努力过,得之是幸,不得是命。当然,年少时我们如何会相信会有得不到的宿命。我在警校三年,奉献了三年我的青春,我是团支书,我为自己代言!
“因为路过你的路,所以苦过你的苦”。我们总是在追逐得不到的东西,又在缅怀已经失去的东西。所以反而忽略了身边最值得珍惜的东西,如此,恶性循环。
以前看的小说里有一句我一直觉得挺残忍的关于毕业的话,叫“各自幸福”。如若不然,又怎样呢?
警校带走了我们最青涩和最灿烂的年华,却同时在每个人的胸口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黑洞,总有什么东西被搅进去,又添不满。那种突兀的空落落的感觉,就是毕业季最平常的情愫吧!
但警校又不是这样,这座无情的院校,我们来的时候她没给过拥抱,我们如今要离开的时候她也没给亲吻。只是期许,只有期许。我本人讨厌这种立场模糊的期许。她的学子雄鹰依然矗立着,警徽在阳光的照射下依然熠熠闪光。
突然会发现一直觉得讨厌着的人有点小可爱,会发现经训练腰板直直的同学穿着便装一个比一个精干,会发现原来忽略了三年的人一直喜欢自己,会发现罚过自己的队长笑着的时候很亲和,会发现夕阳拉长的同窗的背影很落寞,会发现自己嘴一直很硬,心却柔软地融化了。
我住了三年的大队,听着战友们行李箱的轮子滑过地板的闷声,只是在学生处的东门口看见穿上便装来来往往的人,花花绿绿的,很好看,很热闹。
或许,若干年后我们会经常想起我们大三的时候最后吃“散伙饭”那天的情景,或是以区队,或是以宿舍,或是仅仅只有两三个死党或闺蜜,在那热闹非凡的聚餐之后,一定会有很多人喝醉,可是我不知道这样酣畅淋漓的痛饮不知是出于对离别的感伤还是对自己纯真时代的告别。
我不想过早地去想分别,但是分别真的就在眼前。我们心中的那份依依不舍,都化为了临行前的句句赠言,可是 警校依然自顾自地沉默着,不置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