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风声起
自杨蓉来到日本,极少见到藤井教授,他很忙,除了去开会、申请经费,其他时间全部都在研究室里,根本没时间指导学生。所以,他让人叫她去他办公室,杨蓉甚感莫名其妙。
她想了想,难得有机会让藤井了解她的研究结果,她拿上她近期研究资料,敲敲门,先说:“打扰您了。”
“请进。”
藤井教授坐在会客桌前,黑色的西装显得他身材更加瘦小干瘪。他从堆积如山的资料堆里抬头,一双深灰色的眼睛从黑框眼睛背后打量她。他已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看上去完全不像五十九岁,像九十五岁。
“您找我有事吗?”杨蓉恭恭敬敬行礼,尽管她的日语日常交流没问题,她还是选择用更擅长的英语。
“坐吧。”他也用英语说。
他的办公室非常乱,资料摆的到处都是,杨蓉好容易找了一个没放资料的椅子,拉到他的会客桌前,坐下。
“这是池田公司给你的奖学金。”他拿了一份池田奖学金的协议给她,并告诉她:“你看看有没有问题,没有的话请签个名,再把有效的银行账户填上,前两个月的奖学金这周内会补发到你的银行账户上。”
杨蓉难以置信地拿起协议细看,协议起草的非常明确,每个月二十五万日元,按月发放,上面已经写好她的名字,银行账户和账户名空着。
“教授,是不是搞错了?我没申请过池田奖学金。”刚开学的时候申请了几个奖学金,因为她的成绩不够好,又没有突出的研究成果,所以被驳回了。而且,她根本没申请过池田奖学金,这个奖学金的要求非常苛刻,不仅要学习成绩好,还对英语,日语,社会活动能力,个人素质等好多方面有要求。她连想都不敢想。
藤井教授闻言也显得十分惊讶,又拿起协议看看,特意打了个电话向系办公室确认。
系里也不明白怎么回事,又确认一下之后,才给他回复。
挂断电话,他告诉她:“没有错。这是池田奖学金的负责人指定要给你的。他们让你看清楚协议内容,尤其是第十条。”
她翻到第二页,找到第十条,上面赫然写着:拿到此奖学金的学生禁止打工。
杨蓉终于懂了。陈晓还真是煞费苦心。
在她印象中,日本不比其他国家,它有非常严谨的体制和规则,一切都有条条框框的规矩,包括奖学金的分发制度。想要把奖学金破格给特定的人,这是一件非常难运作的事情,远非几百万日元可以解决的。
震撼于陈晓为了她煞费苦心的同时,杨蓉也震撼于陈晓在日本的势力。
一个在日本医学院读书的留学生,竟然能上上下下打通的关系,太匪夷所思了。
“还有问题吗?”教授问她。
“没有了。”既然陈晓为她做到这一步,她再故作清高有点矫情了,提笔在上面签了字。从钱包里翻出银行卡,把卡号填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