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08,594贴子:26,937,250

【其他】 130930(转)CIA小黑本之鬼影重重(天涯战略忽悠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庆国庆。。。。。镇楼图好难找啊


IP属地:上海1楼2013-09-30 18:31回复
    摘自天涯无奈版主小黑本,他的小黑本他博客有哦
    http://blog.sina.com.cn/hardlynochoice


    IP属地:上海5楼2013-09-30 18:33
    回复
      2025-07-18 15:01:05
      广告

      传说中有个叫John D. Marks的人曾在米国国务院任职,他在1974年的华盛顿月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鬼影重重》。这篇文章写的内容挺有意思,虽然时代有些久远,数据和观念也显得有些陈旧,但文中所记述的信息还是挺有参考性的。俺还是按惯例用黑话整理一遍,再贴出来供大家拌鐡观音喝。当然还是要再补充一句时间紧水平有限blah blah blah,有错勿怪,呵呵。
      在那个伸手不见拳头的冷战时代,老毛子和米帝的情报机构都紧绷着阶级斗争的弦,在他们心里对方随时都憋着坏准备渗透过来。当然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在互相渗透着。因此双方的专业人员总是一遍又一遍的检查自己的军事设施和大使馆,确认没有被对方种木马。
      大概在1964年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在一个伸手不见拳头的夜晚,一个隶属于国务院负责安全事务的官员在米国驻辣椒国圣地亚哥大使馆做例行检查,他检查的目标就是镰刀党悄悄种下的邪恶窃听器,结果他还真发现了一个。这个窃听器是在一个“政务官”的办公室被发现的,而这个政务官实际上是CIA驻辣椒国的站长或者说是首席特务官。与使馆里的其他人员一样,这个安全官员知道这位政务官的真实身份,所以他立刻将窃听器从墙里扯了出来。。。不过,事后得知这个窃听器是站长同志自己安的。


      IP属地:上海6楼2013-09-30 18:34
      收起回复

        就像其他国家一样,CIA也喜欢用大使馆做掩护,而米国国务院也受总统指派,承担着隐匿和安置CIA特工的任务。CIA是不会抛头露面去设立驻外机构的,他需要一个至少是表面上合法的身份来开展活动,因此就像我们现在所熟知的,CIA大量地往米帝大使馆以及军事机构里派遣特工或者可以称之为种暗鬼。而国务院要做的就是给暗鬼们提供身份,用正式的头衔和精致的名片作为画皮,将他们打扮成外交官的样子。这样,披着画皮的暗鬼们就可以在行走在光天化日之下,自由地出入外国政府圈子,同时利用外交豁免权的保护来收买当地官员为其提供秘密情报或者协助CIA操控该国内政(这种情形在第三世界国家尤其常见)。
        当然,CIA暗鬼们并不拘泥于外交官的身份,比如在汉斯国,AV国和其他有大量米帝士兵驻扎的地方,CIA总部虽然还是设立在大使馆内,但是大多数的暗鬼都是用军方身份作掩护。
        由于米帝有大量的驻外士兵,所以将几个暗鬼隐藏其中很容易。但是藏身于外交团队的CIA却很难不被发现。在5,435名(当时数据)据称受雇于国务院的驻外人员中,竟有超过四分之一实际上是CIA,这种比例之下很难不被人发现。而在探戈国、查韦斯国、寮国和圭亚那这些处于CIA魔爪之下的国家,米帝大使馆里披着画皮的CIA人数和剩下的真正的国务院雇员一样多。除此之外,CIA还经常使用其他米帝政府机构的名义执行海外任务,比如CIA就有个AID项目,用警察培训的名义来协助拉丁美洲的几个时任政府进行审问和拷打,以此来维护他们的统治。


        IP属地:上海7楼2013-09-30 18:34
        回复

          接下来再来看看要如何用这些资料来剥掉CIA暗鬼的画皮:
          有这么个说法,米国外交官们对于向CIA批发马甲画皮的任务有一个原则:坚决不把Foreign Service Officers (FSO,驻外事务官)的马甲皮借给CIA做掩护(虽然传说还是有些CIA披上了FSO字头的马甲)。所以CIA通常用Foreign Service Reserve(FSR驻外事务储备官)或者Foreign Service Staff(FSS驻外事务参谋官)的马甲来抛头露面,而很少用FSO。这么一来,那些来自国务院、AID和USIA(美国新闻署)的相关官员在对FSR和FSS进行考评时就必须小心从事:不是所有混日子的米国公务员都是在混日子,很多人其实是在石油战线忘我的战斗着。
          比如举驻小白兔帝都的米国驻外事务处下属联络处的人员编制表为例,来看看具体怎么找出隐藏在大使馆里的CIA暗鬼。表中第三列里左边的字母表示这位此人所属的人事单位,而数字表示他或她的级别。比如,David Bruce是“R-1”,或者说是一级储备官(一级也是最高级)。而John Holdridge是驻外事务官,也是最高阶的一级官员。而秘书Barbara Brooks是四级参谋官。


          IP属地:上海9楼2013-09-30 18:34
          回复
            驻帝都美国联络处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3-09-30 18:35
            回复

              驻外事务处名单中还有一个抓鬼的方法,就是给行政官员分配任务的形式。在国务院人员执行的任务中,行政工作通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虽然FSR人员有时能占据管理层或者领事的职位,但他们通常不会被分配重要的行政任务。所以当一个FSR出现在行政工作名单中时,他很有可能就是CIA的暗鬼。当然,这个规律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驻外事务处有少数执行特殊任务的FSR。不过,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低阶官员,而且与CIA不同,他们有着完整的履历记录。
              最后,还有一个辨别方法。如果一个名列登记册上的人有过为陆军(或海军或空军)部门做“分析员”的记录,那么你可以赌一根黄瓜,这位同学是CIA暗鬼。据作者在对数百人进行调查后发现,国务院的合法雇员里没有一个人做过以上工作。
              还有,在驻多米尼加圣多明哥大使馆里,政治处里的CIA暗鬼与真正的FSO比例达到了令人发指的7:3。从表中还可以看出Donald Ryan是一个在政治处的“R”属性员工,可是却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来核实他的身份。
              政治处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3-09-30 18:37
              回复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作者了解到CIA已经派出了至少一个暗鬼去了小白兔帝都潜伏。为了证实这一推论,作者打电话给国务院的小白兔专家、代助理国务卿Arthur Hummel。当作者介绍自己的身份是一名杂志记者并说其所掌握的信息时,Hummel扑虱地咆哮道:“老子晓得你娃是干啥子的,但老子不会帮你娃的。谢了哈!”然后猛地扣上电话。
                而另一位国务院官员则证实了这个情况,早在1973年,米帝做出了向帝都派出特工的决定,当然这个决定如果向公众公布的话肯定会“危害”米兔关系,所以还是心照不宣的好。不过这个官员和他的同事们似乎没有这样的概念:米国政府部门并没有义务协助CIA往兔子家种暗鬼,或者在其他地方以同样的目的这样做。如果考虑到当时的双方关系已经受到严重损害,米国在1949年后与小白兔第一要紧的任务应该由真正的外交官来进行,而不是派遣特务。但是如果真的按这个理念来实行的话,就要将CIA从帝都清除出去,这显然违背了二战前就已经形成的基本外交政策:CIA总是随着星条旗一起进入米国大使馆。当然,没有CIA的政治格局显然也不符合米帝通行全世界的扑虱价值。


                IP属地:上海16楼2013-09-30 18:38
                回复
                  2025-07-18 14:55:05
                  广告

                  通过公开的资料的筛选,小白兔完全有能力辨别隐藏的暗鬼。事实上,小白兔很可能从CIA暗鬼到达兔子窝的那一刻起就知道他的身份,只不过腹黑的小白兔或许希望借此换取其自身在华盛顿执行秘密任务的特权。情报界的各种暗鬼们显然乐于看到这种局面,他们总是有着与地面世界不同的法则。比如,老毛子KGB和米帝CIA甚至会相互交换驻对方首都的情报人员的名字。。。
                  CIA通过国务院人事部门往海外派出的暗鬼的数量在近些年里一直在稳步提升,这给少数国务院高官敲响了警钟。这方面的精确数字属于高度机密,但是通过一些国务院方面的消息来源证实了这种上行的趋势。这些高官将此归咎于政府层面对CIA的倾斜,而反过来国务院能分到的资源就会相应减少。就像一位职业外交官说的,困扰国务院的并不是给CIA提供掩护的“原则”。他说,这毫无疑问是因为大多数真正的外交官并不愿意团队里被迫成为少数派或者在世界其他国家受到CIA肮脏把戏的困扰。他们通常认为自己从事的是更高层面的工作。
                  当国务院相对老实地接受约翰逊和尼克松政府的人事削减令时,两个熟知CIA预算情况的消息来源告知作者,CIA正在想尽办法逃避削减令。通常,当外人,哪怕是大统领本人想要动CIA的配额时,CIA总是会用“国家安全”的名义来抵制。而一旦外部压力大到无法抵制时,CIA就使用某些官僚手段来化解:先砍掉一个职位,然后再把这个被削减的人用“合同”或者“当地”雇员的形式保留下来,这样此人就不会占用人事名额,也不会出现在花名册上;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往国内里派出一个执行秘密支援任务的官员(通常是负责租借“安全屋”,“洗钱”和安装电话窃听器的专职人员),然后再从华盛顿用执行“临时任务”的名义派出一个专家来实际执行这个任务,这样就实现了两个萝卜一个坑。


                  IP属地:上海17楼2013-09-30 18:38
                  收起回复
                    没看完,这么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3-09-30 18:39
                    回复

                      除了国务院为了支持CIA石油事业做出牺牲之外,参议院,尤其是它的对外关系委员会也支持着CIA用假身份往海外派暗鬼。这些合力加起来所达到的效果就是在米国的海外外交官团队中有超过25%是CIA的鬼。再比如,对外关系委员会每年都会例行公事的批准“任命驻外事务处储备官员作为美国外交服务的领事官员和秘书”的提案,并将其提交参议院。在1973年时,国务院提交了121个人员的名单,其中有超过70人是CIA暗鬼。根据熟知内幕的消息来源称,委员会私下里被告知了名单上有多少CIA,只不过“不知道具体是谁”而已。这些知道了真相的参与员们全部投了赞成票,这就使他们成为了为CIA提供掩护的同谋。
                      就在1974年春,国务院官方终于开始意识到其海外份额在CIA的蚕食下已经大幅衰退,此时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授权开展了一次高级别的国务院-CIA安置工作研究。国务院的高级行政官员L。Dean Brown(他也是这个项目的最初的推手)将这个任务交给了Malcolm Toon。Toon同学是一个职业外交家,担任米国驻南斯拉夫大使。Toon于是领命返回华盛顿着手拟制了一份高保密级别的报告。


                      IP属地:上海19楼2013-09-30 18:39
                      回复

                        除非身份曝光,否则很难将这类公司以及隐藏其中的暗鬼与米国政府联系起来。但是从效果上来说,这种身份还是比不上大使馆的马甲。经过多年的摸索,CIA发现将一个暗鬼打扮成商人(或者传教士或者新闻记者)比将他们直接安插在大使馆里要困难的多,花费也昂贵的多。毕竟一个“非官方身份”的平民很难与所在国的重要官员和外国政治家搭上线,他们也无法直接获得CIA联络和支援设备,因为这些设备通常都放在大使馆里。此外,按一个前CIA官员的话说:“潜伏在民间的人都受到限制。他没有有效的通行证。他要遵守当地法律在当地纳税。如果你想把他安插进一个有影响力的商业项目,你就得想办法勾兑整个公司。”
                        在回顾了过去20年的历史后,从危地马拉到雪茄国,从安南到辣椒国,那些有理性的人是否能明白CIA所热衷的秘密行动不能让人屈服,只会带来持续的灾难?时代迟早会抛弃他们。


                        IP属地:上海22楼2013-09-30 18:41
                        回复
                          楼主你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3-09-30 18:43
                          回复

                            Prouty心里翻着白眼,嘴上回答道:“据我所知有605个,有些是现成的部队,有些是和CIA混编的,还有一些只是个电话小组。”
                            Lemnitzer闻言转头对Shoup将军说道:“我虽然知道手下的军队时不时被CIA当成马甲或者马仔用,但却不知道规模如此之大,而且遍布全球。”
                            还有个故事是关于这两位将军,这哥俩曾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配合CIA完成了一次任务。
                            故事发生在CIA大力支援印泥叛军的时期。由于叛军本身条件不给力,就需要CIA给他们提供大量的物资支援。当时的叛军弟兄们嘴里喊着扑虱万岁,手里却挥舞着找米帝要钱要枪的单子。单子上有一项需求就是让米帝支援42000支步枪。


                            IP属地:上海26楼2013-09-30 18:44
                            回复
                              2025-07-18 14:49:05
                              广告

                              既然这批枪是军方出面借用,而提出这项需求的更是五角大楼,再加上相关方面后来补足这批借出步枪的库存,两位将军也就没有过多打听这个事情。而Shoup卖给Lemnitzer的人情估计也就值一杯JW的。
                              直到某天,Prouty突然又问起这件事时,Shoup将军笑着说:“Lem,你知道么,当你找我要14000支步枪时,我想既然是你要的,当然得凑给你。但是我毕竟是海陆的人,我给了你多少,你就欠了我多少。”两位将军还在那里自顾自的开着玩笑,他们还不知道这批枪实际上去了印泥。也许只要有借有还,那么就没有人会追问什么。


                              IP属地:上海28楼2013-09-30 18: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