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现在,我也没有发现,我到底是怎么度过这的这一年,本来想不到要写什么,原本也没有什么墨水,只是突然遇到了点什么,总觉得要写一点东西才像样,就像逢年过节总要吃好喝好才觉得过了节,于是才有了这些只言片语。
上大学之前我对重庆的印象,仅仅来自于儿时那部山城棒棒军,到现在也记得很多里面的情节, 也直到大概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才真正见着她的变化,本想出于对以往事物的追寻,想再看一看以前在电视看见的她,依稀还有传说中的棒棒但是感觉不一样,听到的好像不是那时纯正的重庆的口音了。
现在不知不觉来了重庆准确来说是到了双福一年了,到主城的时间却是很少的,没有见到一个大城市的日新月异,当然我这点时间也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双福这里精确到我们学校,确实是尽收眼底了。也到了大一新生来的时候才放佛看到了当时自己来的时候的一幕幕,对于别人说的他们大一军训没有什么太阳不平衡的心理我是一点没有的,因为我本来就没有军训最后还是优秀学员,就是人际关系的体现啊。
后来加入了艺术团工作一直到现在还在带着新一届的学生,才接手这个工作的时候自己也是很迷惘的,经常想着上一届我的组长教给我的东西,但我发现同一个方法不是每个人都能用,超哥本身出于对音乐本身的尊重和高品质来要求我们,所以相对严格。而我更希望大家能够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对享受音乐的想法占据主导,所以相对散漫。殊途同归的是都要有最基础的保证,很多时候我觉得超哥比我做得更好,他能控制大局,而我不能,甚至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帮助别人走上所谓的正轨。
想到自己大一那一年其实才是最无忧无虑的时间,团里面的事情从来不用自己去操心,有节目就去排练至于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就不是自己去思考的了,经常看见组长和其他几位低声讨论着什么但是不管怎么听也听不清楚,不过虽说自己什么也不用管但是也不是没有任何想法,那时几个关系好的伙伴还隔三差五出去喝酒,酒后就什么都说,因为超哥要求很严格,所以私下也会抱怨他,甚至天真的认为他哪里又有什么好厉害的地方,只有后来慢慢相处久了才发现别人是有真本事的。
写到这里就想到这一届有个声乐组的同学评论我的说说说从来没有听到我唱歌,我当时表达的是我更喜欢用耳朵听而不是用嘴唱出来。其实现在想起来,真的听我的组长唱完整的歌只有三首,印象最深刻是他们系的晚会,他上台唱了一首歌,说是印象最深刻其实是对他在歌曲中的表达,而不是唱的什么,因为我现在已经忘记了他当时唱的到底是哪一首了。第二首是声乐组的聚会,当时好多人都喝酒了,去唱歌都唱的不好,酒精严重影响发声,他当时半带玩笑口吻的说声乐组的人怎么了唱歌这么差,于是拿过麦克风唱了一首绵绵。第三次是和艺术团王老师,副团长以及我一起去市图书馆参加的一个演出,演出完毕看视频后愈发认定他的实力。
一直到现在我接替了他的位置,第一次接手就是两个节目,排练的时间非常紧张,而此时我加入了人生中第一支乐队,算是对以前我和成都的兄弟走完我们未成走过的路。我给了足够多的空间给第二个节目的同学,给出一个大纲就完全放手了,效果差强人意,我一直都认为这一届的基础是胜于我那一届的,我需要的也是对音乐抱有谦虚的态度并且一定的技术的人,但是可能因为我的精力没有完全用来“管理”他们,说管理我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暂且先这样一说,总感觉他们状态太过松弛,我也一直想着给他们足够的适应空间每天都在说这同样的话然后第二天他们又忘了我便接着重复。直到有天疯子告诉我他们排练总是嘻嘻哈哈,一点也不严肃,当时我已经连续排练三个小时无限接近崩溃边缘,加上私人情绪作祟,那是我记忆中第一次也是目前的唯一一次对她们发火,我觉得对音乐没有态度的排练是没有效果的。那时正当我意志不坚,外面的世界放佛也在招引我,我一度就想离开艺术团,梦想和现实很多时候都不在同一水准线,老组长说我没有出息,都没有玩命就想着要放弃了,我知道因为我的一些私事这样的做法在很多人甚至我自己看来都是无比的自私,但我还是义无返顾的决定了,之所以有想法瞬息万变这个说法大概可以用在我这里,到后来我终于还是更想留下来,不仅说是为了谁,更是因为我的乐队,因为音乐,因为我接手的东西,也戏称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吧。
现在的我没有能写出什么深刻文字的底蕴,没有清晰的文路就算可怜的基本言辞都运用不出,写得东西也算是聊以慰藉,发在空间就权当做供人笑谈 。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无力的话,只是偶遇大节且正好无事可做,就随便写写吧。
感谢生命中每一位,特别是忍痛陪在我身边见证我不堪的人儿。
上大学之前我对重庆的印象,仅仅来自于儿时那部山城棒棒军,到现在也记得很多里面的情节, 也直到大概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才真正见着她的变化,本想出于对以往事物的追寻,想再看一看以前在电视看见的她,依稀还有传说中的棒棒但是感觉不一样,听到的好像不是那时纯正的重庆的口音了。
现在不知不觉来了重庆准确来说是到了双福一年了,到主城的时间却是很少的,没有见到一个大城市的日新月异,当然我这点时间也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双福这里精确到我们学校,确实是尽收眼底了。也到了大一新生来的时候才放佛看到了当时自己来的时候的一幕幕,对于别人说的他们大一军训没有什么太阳不平衡的心理我是一点没有的,因为我本来就没有军训最后还是优秀学员,就是人际关系的体现啊。
后来加入了艺术团工作一直到现在还在带着新一届的学生,才接手这个工作的时候自己也是很迷惘的,经常想着上一届我的组长教给我的东西,但我发现同一个方法不是每个人都能用,超哥本身出于对音乐本身的尊重和高品质来要求我们,所以相对严格。而我更希望大家能够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对享受音乐的想法占据主导,所以相对散漫。殊途同归的是都要有最基础的保证,很多时候我觉得超哥比我做得更好,他能控制大局,而我不能,甚至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帮助别人走上所谓的正轨。
想到自己大一那一年其实才是最无忧无虑的时间,团里面的事情从来不用自己去操心,有节目就去排练至于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就不是自己去思考的了,经常看见组长和其他几位低声讨论着什么但是不管怎么听也听不清楚,不过虽说自己什么也不用管但是也不是没有任何想法,那时几个关系好的伙伴还隔三差五出去喝酒,酒后就什么都说,因为超哥要求很严格,所以私下也会抱怨他,甚至天真的认为他哪里又有什么好厉害的地方,只有后来慢慢相处久了才发现别人是有真本事的。
写到这里就想到这一届有个声乐组的同学评论我的说说说从来没有听到我唱歌,我当时表达的是我更喜欢用耳朵听而不是用嘴唱出来。其实现在想起来,真的听我的组长唱完整的歌只有三首,印象最深刻是他们系的晚会,他上台唱了一首歌,说是印象最深刻其实是对他在歌曲中的表达,而不是唱的什么,因为我现在已经忘记了他当时唱的到底是哪一首了。第二首是声乐组的聚会,当时好多人都喝酒了,去唱歌都唱的不好,酒精严重影响发声,他当时半带玩笑口吻的说声乐组的人怎么了唱歌这么差,于是拿过麦克风唱了一首绵绵。第三次是和艺术团王老师,副团长以及我一起去市图书馆参加的一个演出,演出完毕看视频后愈发认定他的实力。
一直到现在我接替了他的位置,第一次接手就是两个节目,排练的时间非常紧张,而此时我加入了人生中第一支乐队,算是对以前我和成都的兄弟走完我们未成走过的路。我给了足够多的空间给第二个节目的同学,给出一个大纲就完全放手了,效果差强人意,我一直都认为这一届的基础是胜于我那一届的,我需要的也是对音乐抱有谦虚的态度并且一定的技术的人,但是可能因为我的精力没有完全用来“管理”他们,说管理我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暂且先这样一说,总感觉他们状态太过松弛,我也一直想着给他们足够的适应空间每天都在说这同样的话然后第二天他们又忘了我便接着重复。直到有天疯子告诉我他们排练总是嘻嘻哈哈,一点也不严肃,当时我已经连续排练三个小时无限接近崩溃边缘,加上私人情绪作祟,那是我记忆中第一次也是目前的唯一一次对她们发火,我觉得对音乐没有态度的排练是没有效果的。那时正当我意志不坚,外面的世界放佛也在招引我,我一度就想离开艺术团,梦想和现实很多时候都不在同一水准线,老组长说我没有出息,都没有玩命就想着要放弃了,我知道因为我的一些私事这样的做法在很多人甚至我自己看来都是无比的自私,但我还是义无返顾的决定了,之所以有想法瞬息万变这个说法大概可以用在我这里,到后来我终于还是更想留下来,不仅说是为了谁,更是因为我的乐队,因为音乐,因为我接手的东西,也戏称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吧。
现在的我没有能写出什么深刻文字的底蕴,没有清晰的文路就算可怜的基本言辞都运用不出,写得东西也算是聊以慰藉,发在空间就权当做供人笑谈 。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无力的话,只是偶遇大节且正好无事可做,就随便写写吧。
感谢生命中每一位,特别是忍痛陪在我身边见证我不堪的人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