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哥特文化是一段历史的遗存,是一种文学形式,是一种建筑风格,是一种音乐流派,是一种时尚崇拜。
黑暗的恐惧、死亡的悲伤、禁忌的爱、彻底痛苦带来的美感,简而言之,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黑暗面。
喜欢上哥特的文化的自己,深受其华丽与唯美、罪恶与阴暗吸引,是不是就存在着一个属于哥特的灵魂?
哥特--是黑暗之子,来自黑暗肮脏灵魂的低吟嘶吼,那是灵魂深处的呐喊。。。
总是披着貌似华丽的外衣,然后狠狠的咀嚼这罪孽,那是-----
一半天使,一半恶魔。
我了解哥特吗?并不。
但了解和喜欢本来就是两码事。向来,我都是因为喜欢而去喜欢。
视觉的冲击、听觉的震撼与心灵的契合,是找到归宿、归属的兴奋。
哥特,鬼魅般潜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以其暗含的凌厉锋芒改变了世界。
这个来自中世纪的蛊咒,黑暗的本质却令我们需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犹如一个黑洞,把人完整的吸进去,席卷你的思想、理性甚至一些下意识的东西。
它会释放人性深处压抑太久的东西,让你的情绪进入白热化的癫狂痴醉。
而在这种疯狂痴醉的状态下,人却会异常的清醒和冷静。
快乐让人肤浅,而痛苦让人深刻。
以至于在痛苦中沉沦,沉沦。沉沦到黑暗的谷底。
在那一刹那,你对世事忽然看得很清楚。
你终于永远也不会失望了,因为你终于绝望了。
哥特对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和对唯美主义近乎邪恶的追求,使得很多人避而远之。
但是,哥特不是宗教、不是政治、与种族、性别也无关。
大多数哥特乐队都是非宗教的甚至是积极的反宗教乐队。
你会发现哥特族中最大的倾向实际上是对政治的极度冷漠,
因为几乎所有党派的观点听起来都是一样的,而且毫无用处。
那些吸血鬼、天主教、古埃及和异教的视觉信号只是在传达“黑暗的力量”,以联系至哥特音乐的感觉。
很多人被一种毫无快乐和成就感的生活所主宰,这很不幸。
但是哥特使这种消沉的感觉成为了生活方式的一种,换句话说:痛苦就是我的生活选择——这是一种艺术。
乌鸦,一种属于黑暗,代表死亡的生物,在哥特文化中却是一种神灵的象征。
猫,因其特有的阴郁气质而被哥特族所青睐。
其他还有如:妖精、怪人、蜘蛛、蜘蛛网、坟墓、棺材等
哥特彻底的与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
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元素联系了在一起。
于是,你想到什么了吗?------
吸血鬼,在某些人看来那也许是恐怖血腥与死亡。
而在哥特世界里,他们就如同神的存在。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