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工作”,是指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那种“工作”,也就是跳槽换“工作”的工作。
“人需要工作”在人的大脑里,比“人需要结婚”,“人需要生孩子”,“人需要买房子”,“人需要买墓地”更顽固,所以是第一大谎言。
这种工作,会让你把一生浪费在自己不喜欢但是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上,在退休之后才能自由,靠一点养老金生活。即使这一点恐怕在中国也很难了,养老基金缺口巨大,退休年龄要推迟。但是舆论又反对退休年龄推迟--那就多印钞票呗,把钱搞毛了就行。这玩的就是庄子说的“朝三暮四”的猴子把戏--大家对退休年龄很敏感,那就换一种更隐蔽的方式来。
你相信了这个第一大谎言,就会顺理成章地继续相信后面的各种谎言。这些谎言如同枷锁,会把你的人生变成坚不可摧的囚笼。
如果你看破这些谎言,即使你做同样的事情,看起来也是在工作,结婚,生孩子,买房子,买墓地,但你会轻松自在,如鱼在水中。
中国人常常喜欢说“道法自然”,其实很多人并不真的知道“自然”是什么意思。姑且我们用最狭义方式认为“自然”就是电视节目动物世界里的那种“大自然”吧。那么,“大自然”里哪种动物是靠“工作”谋生的?它们只是顺其自然地逛逛,该吃草吃草,该运动就运动,老弱病残就死掉或者吃掉,因为肉食动物也需要生存。生就是生,死就是死,看起来蛮有精神的。只有那些倒霉的被抓到马戏团和动物园的动物,才需要靠“工作”混口饭吃,不好好干活还会挨揍。
靠“工作”混饭吃的人,就是被抓到马戏团和动物园的动物。
我不是乱说,圣经也是这么说的。马太福音 说: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他。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
《庄子》达生篇也有类似的叙述:“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醉酒的人,意识是模糊的,上车也模糊,坠车也模糊,但不会受伤,意识模糊但神在,所以没事。意识没了,才会有真正的精神出来。当然,古代的车子是那种那种很慢的车子,别拿动车组来较真。醉酒是很容易的事,都有这样的好处,假如一个人能清理掉各种毫无意义的担忧恐惧害怕,就是“得全于天”,老天自然会来养着你。
所以,中西方一对照,说的都一样,没差别。
任何一种朝九晚五,五天工作,两天休息的工作制,如果你足够敏感的话,会感觉到这里面对人性的戕害,而且产出是低价值的,不自由的。这种工作制起源于大工业时代,把人当成机器进行管理。这种制度随大工业的扩展,从西方传到东方,然后渗透全世界。
人不是机器,人有巨大的潜力。只要你从放弃“工作“这个想法开始。
“人需要工作”在人的大脑里,比“人需要结婚”,“人需要生孩子”,“人需要买房子”,“人需要买墓地”更顽固,所以是第一大谎言。
这种工作,会让你把一生浪费在自己不喜欢但是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上,在退休之后才能自由,靠一点养老金生活。即使这一点恐怕在中国也很难了,养老基金缺口巨大,退休年龄要推迟。但是舆论又反对退休年龄推迟--那就多印钞票呗,把钱搞毛了就行。这玩的就是庄子说的“朝三暮四”的猴子把戏--大家对退休年龄很敏感,那就换一种更隐蔽的方式来。
你相信了这个第一大谎言,就会顺理成章地继续相信后面的各种谎言。这些谎言如同枷锁,会把你的人生变成坚不可摧的囚笼。
如果你看破这些谎言,即使你做同样的事情,看起来也是在工作,结婚,生孩子,买房子,买墓地,但你会轻松自在,如鱼在水中。
中国人常常喜欢说“道法自然”,其实很多人并不真的知道“自然”是什么意思。姑且我们用最狭义方式认为“自然”就是电视节目动物世界里的那种“大自然”吧。那么,“大自然”里哪种动物是靠“工作”谋生的?它们只是顺其自然地逛逛,该吃草吃草,该运动就运动,老弱病残就死掉或者吃掉,因为肉食动物也需要生存。生就是生,死就是死,看起来蛮有精神的。只有那些倒霉的被抓到马戏团和动物园的动物,才需要靠“工作”混口饭吃,不好好干活还会挨揍。
靠“工作”混饭吃的人,就是被抓到马戏团和动物园的动物。
我不是乱说,圣经也是这么说的。马太福音 说: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他。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
《庄子》达生篇也有类似的叙述:“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醉酒的人,意识是模糊的,上车也模糊,坠车也模糊,但不会受伤,意识模糊但神在,所以没事。意识没了,才会有真正的精神出来。当然,古代的车子是那种那种很慢的车子,别拿动车组来较真。醉酒是很容易的事,都有这样的好处,假如一个人能清理掉各种毫无意义的担忧恐惧害怕,就是“得全于天”,老天自然会来养着你。
所以,中西方一对照,说的都一样,没差别。
任何一种朝九晚五,五天工作,两天休息的工作制,如果你足够敏感的话,会感觉到这里面对人性的戕害,而且产出是低价值的,不自由的。这种工作制起源于大工业时代,把人当成机器进行管理。这种制度随大工业的扩展,从西方传到东方,然后渗透全世界。
人不是机器,人有巨大的潜力。只要你从放弃“工作“这个想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