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做事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按照自己的方式玩玩具,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情。当成人的命令和他们的想法相冲突时,他们就会用各种方法表示抗议,或者直接地说“不”,或者更简单,干脆大叫或乱扔东西、乱发脾气。这个时期,伴随着说“不、不”一起出现的往往是一个“不可理喻”的小暴君形象。
妈妈该怎么做?
发布命令时要考虑宝宝的能力和面子。一些父母常常会给宝宝布置一些他们无法完成的任务,如他们可能会说:“把地上的玩具全部收起来才能吃饭!”这远不如说:“宝宝,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送玩具回家吧。”
由于大动作控制能力的发展,外面的世界对两岁半的儿童来说突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可以双脚跳,踮起脚尖走路,单脚站立等等,还很擅长爬上爬下。于是,宝宝忽然显得“淘气”了,同时危险性也会随之而来。
妈妈该怎么做?
清除家里的危险现场。宝宝还小的时候,妈妈只要把不让宝宝动的物品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就行了。可随着孩子爬高的能力增强,这一招不灵了。因此,此时的妈妈应格外注意清除家里的危险因素。为宝宝准备适合运动的衣物。在冬季,过于臃肿的衣物往往是限制宝宝运动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户外活动时,妈妈要尽量给宝宝穿合身的衣服,尤其是鞋子,切不可选用又重又硬的厚皮鞋,最好穿软一些的小旅游鞋。
两岁的宝宝不再只是与同伴进行平行游戏,大量的互动开始了。但这时的宝宝还不会合作,如果别人想拿自己的东西,他们常会通过一些攻击性行为来保护自己的所有权。这是儿童非常以自我为中心也是极具攻击性的一个阶段,言语和身体攻击都会出现。他们会经常对别人抓、打,或狂呼乱叫等。
妈妈该怎么做?
允许宝宝保护自己的物品。自我意识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有了“我”、“我的”、“我自己”等概念。开始保护自己的物品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因此,当他们为此发生争执时,父母只需要把他们分开,并告诉他们打人是不对的,就可以了。一定不要自作主张拿走孩子的物品。
多参与宝宝的游戏。互动游戏初期,宝宝还缺乏合作的技巧。参与游戏是一个给宝宝做出榜样的好机会。
故事一个字也不能改:讲故事不能像过去那样由妈妈定,而是变成了女儿点播。这还不算,如果故事讲得和原来不一样,还会遭到女儿的批评:“不对,上次你说的是小熊布迪,不是乌迪。”“小熊是去找小老虎玩,不是找小狐狸。”
妈妈该怎么做?
发布命令时要考虑宝宝的能力和面子。一些父母常常会给宝宝布置一些他们无法完成的任务,如他们可能会说:“把地上的玩具全部收起来才能吃饭!”这远不如说:“宝宝,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送玩具回家吧。”
由于大动作控制能力的发展,外面的世界对两岁半的儿童来说突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可以双脚跳,踮起脚尖走路,单脚站立等等,还很擅长爬上爬下。于是,宝宝忽然显得“淘气”了,同时危险性也会随之而来。
妈妈该怎么做?
清除家里的危险现场。宝宝还小的时候,妈妈只要把不让宝宝动的物品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就行了。可随着孩子爬高的能力增强,这一招不灵了。因此,此时的妈妈应格外注意清除家里的危险因素。为宝宝准备适合运动的衣物。在冬季,过于臃肿的衣物往往是限制宝宝运动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户外活动时,妈妈要尽量给宝宝穿合身的衣服,尤其是鞋子,切不可选用又重又硬的厚皮鞋,最好穿软一些的小旅游鞋。
两岁的宝宝不再只是与同伴进行平行游戏,大量的互动开始了。但这时的宝宝还不会合作,如果别人想拿自己的东西,他们常会通过一些攻击性行为来保护自己的所有权。这是儿童非常以自我为中心也是极具攻击性的一个阶段,言语和身体攻击都会出现。他们会经常对别人抓、打,或狂呼乱叫等。
妈妈该怎么做?
允许宝宝保护自己的物品。自我意识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有了“我”、“我的”、“我自己”等概念。开始保护自己的物品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因此,当他们为此发生争执时,父母只需要把他们分开,并告诉他们打人是不对的,就可以了。一定不要自作主张拿走孩子的物品。
多参与宝宝的游戏。互动游戏初期,宝宝还缺乏合作的技巧。参与游戏是一个给宝宝做出榜样的好机会。
故事一个字也不能改:讲故事不能像过去那样由妈妈定,而是变成了女儿点播。这还不算,如果故事讲得和原来不一样,还会遭到女儿的批评:“不对,上次你说的是小熊布迪,不是乌迪。”“小熊是去找小老虎玩,不是找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