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报3月20日报道 在被长安整合五年之 后,哈飞和昌河处在了截然不同的境地:昌河通 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转投到北汽门下,为企业的未 来发展赚足了筹码;而几近沦为长安代工厂的哈 飞汽车则面临着销量逐年下滑,还要连年裁员的 尴尬境地。
最近有哈飞的内部员工告诉我,自去年裁员 1000人之后,今年将再度裁员1200人左右,而就 算不裁员,哈飞的生产几近停滞,拖欠供应商货 款,销售见不到起色,这家曾经辉煌的国营汽车 厂面临的是一道生死存亡的难题。
也许有人会问,哈飞到底怎么了?长安作为 哈飞的母公司,为什么任由这家企业逐步滑向深 渊而不施以援手?哈飞的管理层为什么甘于做长 安的代工厂而不去申请更好的政策呢?
表面看来,长安对哈飞汽车的惨淡现状难辞 其咎。回望整合初期,长安高层对哈飞作出了保 持管理层稳定和保证连续盈利的承诺。现在看 来,长安迅速空降高管到哈飞任职,彼时上任不 到两个月、本想大干一场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杜毅 被调往重庆长安,而连续盈利的承诺也被哈飞连 续亏损的现实所击破。
另外一个被外界诟病的原因是,长安并不重 视哈飞自有品牌的发展,对哈飞品牌的销量下滑 听之任之,而是把哈飞变成了一个代工厂。一个 未经证实的消息是,哈飞工厂内稍微先进的设备 都被长安搬走,哈飞越来越成为一个只会帮助长 安代工的空壳。
其实在我看来,哈飞汽车走到今天有长安战 略失误的原因,更多是因为自己不争气。其实在 被长安整合前期,哈飞的销量已经出现了下滑的 曲线。按照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的说法,就算不被 长安整合,哈飞的日子也不好过,但被长安整合 后沦为代工厂而走向没落的现实显然更加残酷。
作一个或许不恰当的比喻:哈飞就像《水浒 传》中的梁山好汉,如果选择继续单独跟朝廷对 抗可能会壮烈地死去,但被招安后依然难逃被清 算的结局,这种死法实在令人扼腕。
所以说哈飞与昌河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缺 少为了自身利益抗争的风骨。昌河会为了一个生 产资质的流失跟长安汽车( )对抗,最终成 功脱离长安选择了跟北汽合作,而哈飞的员工却 对哈飞品牌的逐渐没落反应平淡。
哈飞汽车的主要配套商,东安动力的一位高 管告诉我,哈飞人当时对为长安汽车代工的现状 颇为满意,因为生产只要正常运转,薪水只要照 常发放,哈飞品牌是否会死掉无所谓。而残酷的 现实是,不仅哈飞品牌有消失的危险,长安代工 厂的现状也无法保证员工生活的稳定,裁员就是 一个血淋淋的现实。
长安的一位高管在跟我谈到此事时也颇感委 屈,因为长安既然整合哈飞和昌河,肯定是规划 了美好的前景,谁都不会愿意把一个好端端的企 业变成烂摊子。
据我了解,长安对于哈飞也做了不少的投 入,也给了哈飞一定的选择权。正像这位长安高 管所说,哈飞可以选择不为长安代工,也可以选 择所有资源向自己的品牌倾斜,但没有人可以出 来打包票一定能做好,也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
换句话说,缺乏勇气、智慧和风骨的哈飞汽 车前景非常地不妙。
微博
最近有哈飞的内部员工告诉我,自去年裁员 1000人之后,今年将再度裁员1200人左右,而就 算不裁员,哈飞的生产几近停滞,拖欠供应商货 款,销售见不到起色,这家曾经辉煌的国营汽车 厂面临的是一道生死存亡的难题。
也许有人会问,哈飞到底怎么了?长安作为 哈飞的母公司,为什么任由这家企业逐步滑向深 渊而不施以援手?哈飞的管理层为什么甘于做长 安的代工厂而不去申请更好的政策呢?
表面看来,长安对哈飞汽车的惨淡现状难辞 其咎。回望整合初期,长安高层对哈飞作出了保 持管理层稳定和保证连续盈利的承诺。现在看 来,长安迅速空降高管到哈飞任职,彼时上任不 到两个月、本想大干一场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杜毅 被调往重庆长安,而连续盈利的承诺也被哈飞连 续亏损的现实所击破。
另外一个被外界诟病的原因是,长安并不重 视哈飞自有品牌的发展,对哈飞品牌的销量下滑 听之任之,而是把哈飞变成了一个代工厂。一个 未经证实的消息是,哈飞工厂内稍微先进的设备 都被长安搬走,哈飞越来越成为一个只会帮助长 安代工的空壳。
其实在我看来,哈飞汽车走到今天有长安战 略失误的原因,更多是因为自己不争气。其实在 被长安整合前期,哈飞的销量已经出现了下滑的 曲线。按照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的说法,就算不被 长安整合,哈飞的日子也不好过,但被长安整合 后沦为代工厂而走向没落的现实显然更加残酷。
作一个或许不恰当的比喻:哈飞就像《水浒 传》中的梁山好汉,如果选择继续单独跟朝廷对 抗可能会壮烈地死去,但被招安后依然难逃被清 算的结局,这种死法实在令人扼腕。
所以说哈飞与昌河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缺 少为了自身利益抗争的风骨。昌河会为了一个生 产资质的流失跟长安汽车( )对抗,最终成 功脱离长安选择了跟北汽合作,而哈飞的员工却 对哈飞品牌的逐渐没落反应平淡。
哈飞汽车的主要配套商,东安动力的一位高 管告诉我,哈飞人当时对为长安汽车代工的现状 颇为满意,因为生产只要正常运转,薪水只要照 常发放,哈飞品牌是否会死掉无所谓。而残酷的 现实是,不仅哈飞品牌有消失的危险,长安代工 厂的现状也无法保证员工生活的稳定,裁员就是 一个血淋淋的现实。
长安的一位高管在跟我谈到此事时也颇感委 屈,因为长安既然整合哈飞和昌河,肯定是规划 了美好的前景,谁都不会愿意把一个好端端的企 业变成烂摊子。
据我了解,长安对于哈飞也做了不少的投 入,也给了哈飞一定的选择权。正像这位长安高 管所说,哈飞可以选择不为长安代工,也可以选 择所有资源向自己的品牌倾斜,但没有人可以出 来打包票一定能做好,也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
换句话说,缺乏勇气、智慧和风骨的哈飞汽 车前景非常地不妙。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