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升吧 关注:257贴子:1,880
  • 3回复贴,共1

郑启五:韩升比易中天更厦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前夫人在看央视“百家讲坛”的“盛唐的背影”,我则午休,突然觉得那声音似曾相识,于是探头,咦,这不是韩升嘛,几年不见,略有白发,但电视上的形象却是更精神了。他绘声绘色的盛唐,史料之丰盈,论点之鲜明,抽丝剥茧,层层递进,韩升堪称百家讲坛上一方难得的大家。
随后发现上海《新民晚报》紧紧跟上,把他的声音又变成了文字,出版社把他的讲稿几乎同时变成了书……这是央视“百家讲坛”上的除了易中天的又一位熟人,虽然韩升的名分是“复旦大学教授”,但他恐怕要比易中天更厦大。
韩升的父亲是著名隋唐史大家韩国磐教授,与家母陈兆璋教授同在厦大历史系任教,韩国磐和家父郑道传早年在长汀时期的厦大读书时有一位共同的同学姚一苇。姚后来成为台湾首屈一指的剧作家和美学家,他在1990年第一次从台湾回到祖国大陆后,写了一篇散文《厦大二奇士》,写的就是韩国磐和家父郑道传。
尽管韩升也属于“厦大子女”,但由于韩国磐先生一直居住在鼓浪屿,所以韩升的“厦大子女”身份不大为厦大校园里的“厦大孩子”所熟悉。
文革结束后,厦大知识分子及其子女的日子开始好过起来,1977年我和韩升同时考进了厦门大学外文系,我在英语专业,他在日语专业,专业不同就不大交往,还不如他的哥哥,他的哥哥韩耿1978年考上了厦大外文系的英语专业,我们时有交谈。
此后韩升的情况,“百度”是这样简介的:“1982年1月厦门大学外文系本科毕业,1992年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博士。1982年起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曾留学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暨明治大学文学部客座研究员。1991年获日本国外交部长奖、日本外交协会奖。2012年,韩升老师在《百家讲坛》上录制《安史之乱》(开播改名《盛唐的背影》和《唐太宗风云录》。”
身为“厦大教二代”的韩升有良好的家学渊源,且从本科到博士的学业都是在厦大完成的,他从助教到教授的职称也全部是在厦大晋升的,他的主要论文和著作也是在厦大完成的。大约在10年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他愤然调往复旦大学历史系任教。
“百家讲坛”自然不能与学术水准划等号,但它或多或少折射出一所高校的包容度与活跃度,特别是导致的社会影响的波及面可是极其广泛的,甚至对文科高分考生填报志愿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年在愈演愈烈的招生大战中,易中天的表现和影响常常让厦大招生办偷着乐,也让易中天的母校——武汉大学“一声叹息”,因此这次复旦大学教授韩升在“百家论坛”赢得的满堂喝彩恐怕要轮到他的厦大母校“一声叹息”了……


1楼2014-03-31 16:35回复
    http://blog.gmw.cn/blog-48430-547056.html来源


    2楼2014-03-31 16:36
    回复
      2025-07-28 08:04: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郑启五,1952年12月生,湖南衡阳人,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兼任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台湾人口社会研究。福建省人口学会副会长、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首任中方院长,著有《喝茶》、《到闽南喝功夫茶》、《芙蓉湖随笔》、[1]《海峡两岸用语差异》、《台胞探亲旅游用语手册》、《香格里拉》、《大陆和台湾用语差别词典》等。


      3楼2014-03-31 16: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