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安徽省发改委负责人日前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达14%左右,生产总值年度增量首次超过1000亿元,总量将突破7000亿元。
安徽日报12月22日报道 “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民生工程,今年我省经济增长呈现出近十年来最强劲的势头,已经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省发改委负责人日前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达14%左右,生产总值年度增量首次超过1000亿元,总量将突破7000亿元。
从一季度的12.9%,到上半年的13.2%,再到前三季度的13.9%,今年以来,我省经济增长呈现逐季走高的良好态势。权威人士分析,GDP14%的增速,将创下10年来的新高,也是我省经济2004年连续第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转变发展方式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各主要经济指标都指向了又好又快:截至11月底,全省财政收入完成947亿元,同比增长29%,比去年全年增加133亿元,全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在工业强省战略的推动下,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增长23%,工业化率达到37%左右,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超过180,创历史新高;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工业经济的新亮点;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节能减排取得成效,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4.3%和1.2%。
今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比去年增长42%,居全国前列。直接融资取得重大突破,年度融资额达250亿元左右;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利用省外资金2000亿元,分别增长20%和50%。充沛的资金有力地推动“861”行动计划向纵深发展,马钢500万吨薄板带、江汽轿车等77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铜陵有色电解铜箔、芜湖台达电子等191个项目开工建设。
越来越多的百姓分享到了发展的成果。今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将分别增长16%和10%以上,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十二项民生工程全面实施,有效缓解了低收入群体“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突出矛盾。据有关部门介绍,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万人,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型农村社会合作医疗已经覆盖81个县市区。(记者陆列嘉)
安徽日报12月22日报道 “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民生工程,今年我省经济增长呈现出近十年来最强劲的势头,已经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省发改委负责人日前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达14%左右,生产总值年度增量首次超过1000亿元,总量将突破7000亿元。
从一季度的12.9%,到上半年的13.2%,再到前三季度的13.9%,今年以来,我省经济增长呈现逐季走高的良好态势。权威人士分析,GDP14%的增速,将创下10年来的新高,也是我省经济2004年连续第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转变发展方式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各主要经济指标都指向了又好又快:截至11月底,全省财政收入完成947亿元,同比增长29%,比去年全年增加133亿元,全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在工业强省战略的推动下,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增长23%,工业化率达到37%左右,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超过180,创历史新高;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工业经济的新亮点;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节能减排取得成效,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4.3%和1.2%。
今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比去年增长42%,居全国前列。直接融资取得重大突破,年度融资额达250亿元左右;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利用省外资金2000亿元,分别增长20%和50%。充沛的资金有力地推动“861”行动计划向纵深发展,马钢500万吨薄板带、江汽轿车等77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铜陵有色电解铜箔、芜湖台达电子等191个项目开工建设。
越来越多的百姓分享到了发展的成果。今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将分别增长16%和10%以上,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十二项民生工程全面实施,有效缓解了低收入群体“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突出矛盾。据有关部门介绍,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万人,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型农村社会合作医疗已经覆盖81个县市区。(记者陆列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