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吧 关注:59,740贴子:89,924

【请放下你的无效社交吧】(精品干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起社交,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身边从最普通的到最亲密的朋友关系,有牢固得像长城的,有脆弱得像玻璃的。请你回忆一下这些关系,回忆一下它们是怎么被建立起来的,再想想你对每一层深深浅浅的关系是否满意。冥想过后,请允许我接受下你们最宝贵的礼物——注意力,来为各位吧友介绍社交的内部的含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5-27 08:42回复
    有一次在学校听取讲座,遇到一位学生问我,“学长,你说学习重要,还是经营人 脉重要?”看着他一脸大杂烩的表情,我 先拿出本子记下了这个问题,然后告诉他 说,这是个比较大的话题,我会仔细写篇文章放在网上的,然后给了他我的微博地址。而后又补了一句,“相信我,所谓的人脉就算重要,也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重 要”。你愿意与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让 我们细说从头。先动脑思考一下,你愿意 与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5-27 08:44
    回复
      2025-07-05 00:11:59
      广告
      从幼儿园开始,每个人就都已经有一些选 择朋友的原则—尽管并不自知。
      事实上,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必然造成人 与人之间的某种依附关系。
      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事实:幼儿园里玩 具多的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孩子当作朋友。 那么,玩具最多的孩子朋友最多么?答案 并非肯定。如果你像我一样有机会、也恰 好愿意多花一点心思与那个玩具最多的孩 子交谈的话,你也很快就会发现,在他的 心目中,与所有成年人一样,朋友被划分 为“真正的朋友”和“一般的朋友”。以 下我们姑且把那个玩具最多的孩子叫 做“小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5-27 08:45
      回复
        当时我很好奇,耐心等待小强告诉我谁是 他“真正的朋友”。最终,他告诉我,真 正的朋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男孩,另 外一个是女孩。那我就问他,“为什么你 认为那男孩是你真正的朋友?”小强一秒 钟都没犹豫,告诉我说,“他从来都不抢 我的玩具,他跟我换。”我又问 他,“那,为什么你认为那女孩是你真正 的朋友?”这次小强犹豫了好一阵子,在 确定我会给他保密之后,磕磕巴巴地 说,“她好看。我把新玩具全都先给 她……”我笑。过一会儿又问他,“她觉 得你好看么?小强愣了一下,满眼的无 辜,“不知道……”我又问,“那她现在 手里的玩具是谁的?”小强突然显得很紧 张,“不是我的。”我决定不去问那小女 孩什么问题了。
        基于种种原因,生活中总是只有少数人是 大多数人想要结交的朋友。但是同样基于 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些少数的 人是如何理解他们大多数人的行为的。刚 才小强说他那个“真正的朋友”从来都 不“抢”他的玩具,而是“换”。注意这 两个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5-27 08:46
        回复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所谓的“心计”。确实 有些人有很深的城府,至少比另外一些人 更深,他们可以用常人想不出的,就算想 得出来也做不到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最普遍的情况。
          一、所有的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 交换,“公平交换”。
          小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所拥有的玩具 数量,使得他从概率角度出发很难遇 到“公平交换”,因为绝大多数孩子没有 多少玩具,甚至干脆没有玩具,所以,那 些孩子实际上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与他 进行“公平交换”。对他来讲,不公平的 交换,等同于“抢”,没有人喜欢“被 抢”。而与他“换”的那个男孩,让小强 感受到公平。小强也有自己想要的但是却 不拥有的,所以,他也去“换”而不会 去“抢,”因为他自己就不喜欢“被 抢”一一月巴最新的玩具都给那女孩先 玩……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5-27 08:48
          回复
            某种意义上,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 认,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 是“交换关系”。可是,如果自己拥有的 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就更可能变 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 终成为对方的负担。
            这样的时候,所谓的“友谊”就会慢慢无 疾而终。也有持续下去的时候,但更可能 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换,以便 实现“公平”。电影《教父》里,棺材铺 的老板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决心找教父考 利昂替他出气并为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的 时候,亚美利哥就是“索取方”。许多年 后,教父考利昂终于在一个深夜敲开了亚 美利哥的门……
            所以,可以想象,资源多的人更喜欢,也 更可能,与另外一个资源数量同样多或者 资源质量对等的人进行交换。因为,在这 种情况下,“公平交易”更容易产生。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5-27 08:48
            回复
              事实上,生活里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哪 怕在校园里,“交换”本质没有体现的那 么明显,但是,同样性质的行为并不鲜 见。比如,某系公认的才子,会与另外一 个系里公认的另外一个才子会“机缘巧 合”地邂逅而后成为“死党”。俗话常 说,“英雄所见略同”,可能就是他们一 间如故的原因,所以,他们之间的谈话以 及任何其他活动往往都会让他们觉得相互 非常“投机”。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当15岁的沈南鹏和同岁的梁建章第一次相 识时,这两个懵懂少年不会意识到17年后 他俩会联手创造一个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奇 迹。在1982年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 赛上,这两个数学“神童”同时获奖。
              不是因为他们两个要好,才各自变得优 秀。而是因为他们各自都很优秀,才可能 非常要好,而后命运的碰撞产生绚丽的火 花。
              而反过来,这些被公认为优秀的人,事实 上往往并不“低调”,也并不“平易近 人”。这并不是他们故意的。他们无意去 惹恼身边那些在他们看来“平庸”的人, 只不过无形中他们有这样的体会—“与这 些人交流,沟通成本太高……”除非有一 天,这些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保护自 己,因为有些误解根本没机会解释。于 是,他们开始“谦虚”,他们学会“低 调”,他们显得“平易近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5-27 08:49
              回复
                好多年前,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当别人求 助于我的时候,我内心往往非常抵触,却 又怕别人说我是所谓的“不够意思的 人”,于是硬着头皮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 事情。有一次特别受伤的时候,突然一闪 念,想明白,原来这种尴尬本质上并不是 来自于我没有“乐于助人”的品性,而是 来自于我自己的精力并不足够旺盛,没有 旺盛到处理自己的事情绰绰有余的同时, 还有大把的时间精力用来帮别人做事——事实上,我自己根本己经是正在过河的泥 菩萨。后来,我开始怀疑,雷锋的领导是 否太白痴,因为他没有给自己的下属分配 足够的工作。——这是那天晚上与我来讲 非常惊喜的一件事儿,因为我发现我正在 独立思考。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从我重新思考雷锋的领导那天开始,我挣 扎着去学习如何做事量力而行。说起来好 笑,自己的智商有限到过去竟然没想 到“量力而行”是如此高难度的行为模式 —
                1)承认自己能力有限;
                2)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
                3)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5-27 08:51
                回复
                  2025-07-05 00:05:59
                  广告
                  二、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
                  所以说,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 人脉。并且正因为这些人随时随地都可能 要回避“不公平交换”的企图,他们才更 加注重自身的质量,知道不给他人制造麻 烦,独善其身是美德。常言说,“事多故 人离”,是非常准确的观察。
                  而那些不优秀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这样貌似 简单的道理,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 状况只能使得自己扮演“索取者”的角 色;进而把自己的每一次“交换”都变 成“不公平交换”,最终更可能使交换落 空—因为谁都不喜欢“不公平交换”;每 次交换的落空,都进一步造成自己的损 失,使得自己拥有的资源不是数量减少, 就是质量下降,进一步使自己更可能沦 为“索取者”一一恶性循环,甚至可能永 世不得翻身。
                  还有些人,过分急于建立所谓的人脉,并 全然不顾自己的情况究竟如何。对于这样 的人,人们常用一些专门的词来描述他 们,“诌媚”、“巴结”、“欺下媚 上”、甚至“结党营私”等等。这样的 人,往往也不是他们故意非要如此的。他 们只是朦胧地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过 于渺小,所以,才希望能够借助其他的力 量。而一个人越是渺小,越是衬得他的欲 望无比强烈。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5-27 08:52
                  回复
                    这样的人特征非常明显,其中一个就是,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有意无意地用亲密 的方式提及大家仰望的人物,无论他们 与“大人物”是否真的存在私交密往。在 中文语境里,他们就会只说名字不说姓 氏:李开复不叫“李开复”,在他们嘴里 是“开复”;李彦宏不叫“李彦宏”在他 们嘴里是“彦宏”,沈南鹏不叫“沈南 鹏”,在他们嘴里就是“南鹏”;最近我 听到更恐怖、更另人毛发惊立的是,“小 俞”(俞敏洪),“小邓”(邓峰),“大 想”(理想)……
                    整体上来看,人脉当然很重要。不过,针 对某个个体来说的话,更重要的是他所拥 有的资源。有些资源很难瞬间获得,比如 金钱、地位、名誉,尤其在这些资源的获 得更多地依赖出身和运气的现实世界里。 然而有些资源却可以很容易从零开始,比 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才华也好学识也 罢,是可以通过努力必然获得的东西。
                    一个人心智能力一旦正常开启,就会发现 自己在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里,只要 正常地努力,并且有耐心和时间做朋友, 很容易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努力并 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艰苦,只不过是“每天 至少专心学习工作六个小时”;耐心却远 比大多数人想象得巨大,“要与时间相伴 短则至少五年,长则二十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5-27 08:53
                    回复
                      许多年后的今天,我又发现另外一个多年 前智商平平的我不可能想明白或者预想到 的事情(当然我现在也依然智商平平,只 是多了些智慧):当一个人身边都是优秀的 人的时候,没有人求他帮忙—因为身边这 些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 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好是因为遇到 问题能够解决问题才被认为是优秀的。
                      如果,终于有一天,你己经成为某个领域 的专家,你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 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你所 遇到的人将来自完全不同的层面,来自各 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不同的方向。而你自己 也不再是过去一无是处的你,你不再 是“索取者”,你扮演的是“乐于助 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讨厌善意的帮助, 更何况你是被找来提供帮助的呢。
                      甚至,你会获得意外的帮助。如果你是一 个优秀的人、有价值的人,那么就会有很 多另外优秀的人、有价值的人为你提供帮 助。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帮助往往确实 是“无私”的。正如没有哪个医生做到救 死扶伤之后仅仅因为酬劳太少而恼羞成怒 的一样,那些品质优秀到一定地步,境界 豁达到一定层次的人,往往真的可以做 到“施恩不图报”。
                      因为对他们来讲,能够有机会“验证自己 的想法”本身就己经比什么都重要,并且 可以令他们身心愉悦。然而真正有趣的现 象是,被帮助的你也正因为并非寻常之 辈,所以一定懂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 相报”的道理。最终皆大欢喜,只因 为“沟通成本几近于零”,同时的效果自 然是“交流收益相对无穷放大”。良性循 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5-27 08:55
                      回复
                        事实上,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 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 费”时间。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当你 把时间花费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 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哪管最 终的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 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喜欢还 是不喜欢。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 以最终,“真正的好朋友”谁都只有几个 而己。
                        这实在是一个大到写两本书都可以的话 题。以下是我的几个简单的,但实践起来 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建议:
                        1、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
                        2、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
                        3、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4、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 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5、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 连在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
                        6、那些精神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 就更应该回避了—尽管甄别起来比较困 难;
                        7、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 愿在他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5-27 08:56
                        回复
                          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 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记住,一个营销人的成就,往往在于他个 人能力的高低与人脉的宽窄!想提高个人 能力,就一定要学习,与精英人群在一 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5-27 08:57
                          回复
                            结束。欢迎评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5-27 08:58
                            回复
                              2025-07-04 23:59:59
                              广告
                              大家看看哈


                              IP属地:北京16楼2014-05-27 22: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