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电影,也是一种艺术,是作者情感与精神的抒发,也许也是作者内心的向往。 电影是导演编剧倾注了情感和思想的产物,何须完全理性地对待?就像音乐一样,你能说明它的真实性和逻辑性吗?如果你听音乐的时候老是想着怎么才符合常理,那就说明你根本没有听出音乐的精髓,没有感受到音乐里的世界,那里没有规则,有的,只是美好的感受。
1900下船的时候,画面中的城市满是烟尘,也即是世俗的红尘,乌烟瘴气,而1900看到后没有下船,而是返回了船,这难道不是那种不愿被尘俗沾染而只想独守心灵的纯净的追求吗?
看 1900与那个上船的所谓当时最好的 钢琴演奏家,这样一对比,就知道,后者远没有那份纯净,手上戴着金色的戒指,最终叼着雪茄,被世俗的浮华所包围,缺了那种纯净,缺了艺术的心灵。
最终的自杀或许不真实,但这是作者强烈情感的流露!你们 或许没有留意到影片结尾船体爆炸后抛飞出来的那个船舵,想象一下,船舵象征着的是什么?对了,是坚定的停留和依偎,狂风巨浪也无法动摇的坚定......这象征着1900对那种艺术纯净的坚决的追求,他,找到了自己停留的港湾,即便是在天堂..........
麦克斯代表的是陆地上的社会人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并不能打动1900,他拒绝了一切。麦克斯的人生与1900虽然不同————一个是在海上飘荡,一个是在城市中流浪,但他们都改变不了的是同样漂泊的状态。1900不肯下船是因为他无法面对城市的迷茫,无穷无尽的选择让他的心灵不能只属于音乐,我承认他下船后一样能够弹奏出动听的音乐,但久而久之他将慢慢弹奏不出流动,富有灵性,富有生命的音乐。或许下船之后的1900弹奏音乐时再为不能神游,再为不会被自己的音乐所感动,那样生命对于他都没有意义了。我觉得1900的孤独源于他的清白与单纯,尽管他努力让自己俯落尘埃,与众生一起尝饮这人间烟火,可他骨子里的清绝的气韵打出生时就跟随了他,陪伴了他一辈子,不离不弃。有时候不身临其境,就不会感同身受。一部影片引起共鸣,我想就足够了。
好不好,懦夫不懦夫,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看出点眉目的也许生活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看不出的也许生活依旧。电影那么多,道理那么多,选着那么多,观念那么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是自己没有弄懂就故作姿态评判一部电影,也别怪别人反驳。
经典不是你说是就是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它经的起时间的考验,经的起在社会不断进步,价值不断变化,依旧能够有它独特的魅力。就像人生、爱情、自由等等都是永恒的话题。
经典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懦夫,而是因为你看了之后觉得自己是一个懦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