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吧 关注:388,518贴子:613,959
  • 0回复贴,共1

90后大学生创业月入10万 杨松科:我们拼的是创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学生创业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特别是思想活跃、强调自由的90后毕业生走向社会之后,创业逐渐成为一种风尚,但是创业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杨松科,一个普通的90后大学毕业生,通过两年的创业日前月入10万,他的生意经是创业要靠创意和服务。
  靠“包邮服务”赚得第一桶金
  在西安市雁塔区的一个小巷子里,有一个粥屋的生意特别好,每天一到吃饭时间顾客里三层外三层,让周围的商家羡慕不已。
  “也不知道这位大学生店主有什么魔力,他这个店的生意明显要比其他店的生意好得多,而且好多还是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的。”旁边一家超市的老板向我们介绍说。
  这位老板口中的大学生店主就是杨松科,2012年从西安某高校毕业后自主创业,租下这个门店卖一些凉菜、小吃和粥。经过两年的时间,杨松科和他的粥屋成了这一片的明星,附近的人也给了他一个特殊的称号——大学生店主。
  “其实在上大学时我就开始创业了,因为我成绩不是特别好,很担心毕业以后不好找工作,想积攒点社会经验。所以大二时就开始在宿舍卖零食、日用品。刚开始是我一个人,后来我们宿舍的也都一起加入,没想到赚了不少钱。”杨松科说。
  分析大学创业成功的原因,杨松科认为是缘于他们的“包邮服务”。“其实大学里超市并不少,但是很多大学生觉得没必要为了日用品或者零食跑下去,而我们的东西无论大小都免费送上门。反正也不远,权当锻炼身体。”杨松科说接着说,“也正是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同学想买东西时直接给我们打电话,大家觉得买谁的价钱都一样,干嘛不省点劲。”
  靠网络营销盘活粥屋
  毕业后,杨松科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自己创业,而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到处求职,结果情况并不理想。
  “我们是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很多公司给出的待遇并不高,3000块钱都不错了!”杨松科和宿舍的室友张小可一合计,干脆拿出自己的积蓄租下一个店面合伙做生意。
  “一开始真的很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熬粥。辛苦点还可以忍受,看着每天喝粥的人不都是个位数我就头疼不已,心里压力特别大。”据杨松科介绍,他们第一个月就赔了好几千,天天剩下的粥喝不完。
  杨松科开始意识到创业并没那么简单,于是开始和同学想方设法提高销量。
  “当时微博非常火爆,于是我们就在微博上下功夫。我来负责店铺的经营,我同学专心做微博营销。正好不远有个学校和写字楼,于是我们就以学校学生和写字楼上各个公司的微博为突破口,在他们的粉丝中挖掘用户,传播一些关于健康饮食的知识、搞一些免费试粥的活动。后来我们又建立了一个以饮食健康为主题的qq群,维护了几百个比较忠实的客户。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店里的生意终于有点起色。”杨松科介绍说,“我们现在的微博和微信粉丝超过10万,我们的粥屋成了大家沟通交流的一个场所,大家可以在这里认识各式各样的朋友。”
  大学生创业拼的是创意和服务
  生意逐渐好转之后,杨松科和他的粥屋又面临新的问题:第一个是人多店小,很多客户来了之后没位置做;第二个是粥的品种一年四季变化不多,客户流失较大。
  “第一种情况很头疼,对客户的体验很不好,这次没位置下次可能就不来了。一开始我们的做法是使劲加桌椅,把屋子塞得满满的,客户抱怨很拥挤。后来我们换了一个思路,在角落里腾出一个地方,准备了psp游戏机供等待的男性顾客消遣。而针对等待的女性客户,我们免费给大家提供材料,让大家叠千纸鹤、叠星星,叠好的作品可以带走送给心爱的人,数量达到100个还免费送星星瓶一个。另外也可以一定价格交给我们回收,然后我们再送给就餐的顾客,营造出一种很温馨的氛围。”杨松科介绍说。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想到的办法是根据时令准备不同的粥品,而且几乎每天都推出一道特殊的粥品。即使同一道粥品,我们也会想一些比较诗意、温馨的名字,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另外我们在小菜、小吃上也下了不小功夫,这样我们的粥屋保持了较好的回头率。”杨松科继续介绍说。
  虽然粥屋不大、员工比较少,但杨松科他们每天的营业额都在万元以上,每月的纯利润在10万元以上。
  “作为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跟其他人相比我们在人脉、阅历和资本上都差距不小,所以我觉得我们拼的就是创意和服务,用心把我们的粥屋一点一点做好,我相信我们未来一定会有做大的一天。”杨松科总结自己的创业心得时表示。
  杨松科的合作人张小可也认为:“我们大学生创业并非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想通过创业让我们的思想价值最大化,用我们的创意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所以创业过程中千万不要少了创意。”
  最后,杨松科和他的小伙伴们忠告准备自主创业的学弟学妹们:创业千万不要只盲目追随,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打破传统才有更大的机会。


IP属地:河南1楼2014-07-18 07:5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