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长歌》之《青铜鬼》
-BY 薰鸭
第八章 西路北折
夜色缓降,夕暮残晖挂在薄叶之上,潜藏在野竹林空寂的静宁中。
缘行山寰至中腰,山道西侧一丛竹林生的郁郁葱葱,叶枝密织,几乎与青天隔绝。
潮露密林,原本是清幽的颜色,却在这夜幕时分显出些可怖来。
一行三人便在着竹林的开口处栓了马儿,徒步行入林中。
竹下积叶成堆,竹上生着青苔,步行于叶尘之中,偶尔也被冒头的笋尖搁了脚。
从奎湖归来便上吐下泻,闹腾了一日的张尉正顶着一张青灰的脸面,揉着被笋尖扎痛的脚底。
狄仁杰点了火折子,又从怀中掏出一纸简图,上下左右比对踟蹰,在就近的一株细竹上扣了一道深痕。
“信上所画西路大抵就是此处了,”他指着画上一片竹叶说,“只可惜林叶密集,行道被掩。”
那青竹生的极密,哪怕外头漫天星辰月光,林里依旧夜如染墨。
又从腰上解下一柄圆物,端在掌中轻轻晃动,那物件上的箭针便随之左右摇摆,最终停在了盘上某处。
他招呼了二人,指向林深的不知处。
林间风息窜动,牵起他的长褂,几乎隐入那夜色之中。
“西行。”他招呼二人,“走。”
竹枝声声相擦,枯叶沙沙相磨,这一路行的竟颇有几分野趣。
若不是悬案在身,也不妨在这清风竹香之下奏箫品诗。
可惜雅致不缺,闲情却半分没有。
行至三刻,狄仁杰是怎么也没想到,眼前突出的一段石崖将西北两面团团围住,生生挡住了去路。
二宝举着火折子朝那石壁上照去,只见石崖直上,与那山体连成一脉,四下已无出路。
他回过头,一脸愁苦的看向自家少爷。
“会不会走错了?”他踯躅地问道,“没有路了。”
狄仁杰摇摇头,“掌中司南所指偏移不过几分,坏不了事。”
他又掏出简信细细读看,信上已无其他,唯“西路北折”二字堂堂在目。
方才行的是西路,而后需北折,他想,北折---
抬头望向那北侧崖璧,崖上怪石崚峋,中段一丛绿荫生的茂盛。
心下一计较,眼里生出笑来。
足点着石面而施力,身形便如雀燕跃起,上至高处,抓了石角又踏上石隙,姿态如灵猿嬉戏,衣袂似云浪翻涌。
“少爷!”
二宝这一声的回响尚未停歇,那人已立在了石崖中段的绿丛中,正乘着月色扬起了手中霜吟。
寒霜出尘,龙啸不绝。
月色剑色难解难分。
二宝只觉眼前光影晃然,张尉已抓着石壁向上攀去。
“明府已找到出路。”他回头对二宝说。
几道剑光过去,只见那绿丛的深处,一窟深洞露出了端倪。
狄仁杰拿枯枝点燃,朝洞内抛去。火光明丽,直把枝条烧成了灰烬。又投了一枚碎石,碎石在洞壁上左右敲击,洞内扇翅声纷纷而起,最后归于无声。
他灭了火折子,信步向内,手里的霜吟安静而平宁。
“把火折子灭了,”他回头对紧跟其上的二人说到,“莫要惊了这里的主人。”
如此行,这一路倒是走的泰然。
行至一刻,果然如信上所言,洞口暗光已近在眼前。
二宝一个趔趄,不知踢到了何物。
“什么鬼东西!”他呼到。
狄仁杰弯着身子从地上拾起那物,举在二宝眼前,“喏!”
月光黯然,照着当面一张鬼脸。
二宝惊叫一声,吓的跳在一边。
狄仁杰把那物抛在地上,笑弯了腰。
是一只死透了的伏翼,薄翅鼠身,头颅已烂了半颗,两颗獠牙却如厉鬼般挂在烂肉之上。
“快给主人磕个头,”狄仁杰笑道,竖着爪儿吓唬他,“小心午夜梦回,窗有扑棱之声。”
二宝恨的牙痒痒。
终于出得洞口,脚下乃一片平壤之地。那洞口被山石遮掩了,看不太真切。
前方有屋围掩映在树荫之间,再看不远处---
众人皆是一片哗然------
绕行山路一圈,竟已行到了和睦山矿。
而昨日狄张二人夜探的藏身之所,竟就在百丈外的山崖之上。
一路走来不见一人,唯有野林月色相伴,同那日夜探的情形大相径庭。
果然是另辟蹊径,狄仁杰心想,却不知那送信的是敌是友。
靠近矿场,便有了形色值守之人。
三人借着树影掩映,摸到了矮屋之下。
狄仁杰抬头,只见梁上“膳堂”二字漆块剥落,几乎烂成了一块朽木,屋外门框窗棱尘埃似霜,屋角蛛丝如网。正堂门扉半掩,俨然一副衰落已久的模样。
他眯起眼,朝着二人竖起了指头,贴在唇上。一手就着霜吟剑柄轻推那半掩之门。
轴移门开,发出吱呀怪声,众人的心弦皆是紧绷。
若此时内有毒气暗箭,狄仁杰心想,便拿霜吟伴着身胚子挡了,也要叫张尉同二宝平安归去。
然而屋内一片祥和,好心无用武之地。
行得屋内,便见汤羹菜生的残体,一口大缸靠在桌旁,桌上座下满了喝空的酒坛。狄仁杰拿起一樽嗅了嗅,酒味还浓。
“此处尚有人来往,”他说,“须得小心为上。”
左右巡看了一番,除了些残羹冷炙以及平常物件,屋里已无其他。
张尉拿刀背就着墙体左右敲击,亦未见端倪,“明府,不见有古怪。”他说。
月色透进窗来,狄仁杰抱臂站在屋子的正中央,眼幕低垂。他的眼窝向来深凹,这一垂更叫那眉下暗影显得深邃。
“有古怪--”他摇着头,“可是哪里有古怪?”
再环顾一番,窗下有案台,案上躺着菜茏同餸具,一旁的竹架上零零散散的摆放着陶土器皿, 再前拼着两张方桌,桌边靠着一口大缸,桌上桌下摆着新旧酒坛。
哪里有古怪?
他的眸子执拗而清明,从屋角开始细细审视,不放过分毫。
桌案,酒坛,大缸,竹架,菜茏----
他的身子顿了顿,回过头来,直直的看向靠桌的那口大缸。
哪里是古怪?
寻常人都喜欢把缸坛之物靠墙而设,为的是行路便利。
此处却不同。
二宝见着自家少爷缓缓的走向那缸,指头在耳上搓揉着。
“张尉,”二宝轻声喊道,“那缸。”
张尉点点头。
二人便抓住缸的边沿,使力推抬。
可怪大缸虽大,分量却比想象中轻了许多。
这边厢才出了一些力,大缸已挪开了寸余。
有石板边隙随之翘起。
一条甬道随之展开。
“有暗道!”二宝轻声惊呼。
-BY 薰鸭
第八章 西路北折
夜色缓降,夕暮残晖挂在薄叶之上,潜藏在野竹林空寂的静宁中。
缘行山寰至中腰,山道西侧一丛竹林生的郁郁葱葱,叶枝密织,几乎与青天隔绝。
潮露密林,原本是清幽的颜色,却在这夜幕时分显出些可怖来。
一行三人便在着竹林的开口处栓了马儿,徒步行入林中。
竹下积叶成堆,竹上生着青苔,步行于叶尘之中,偶尔也被冒头的笋尖搁了脚。
从奎湖归来便上吐下泻,闹腾了一日的张尉正顶着一张青灰的脸面,揉着被笋尖扎痛的脚底。
狄仁杰点了火折子,又从怀中掏出一纸简图,上下左右比对踟蹰,在就近的一株细竹上扣了一道深痕。
“信上所画西路大抵就是此处了,”他指着画上一片竹叶说,“只可惜林叶密集,行道被掩。”
那青竹生的极密,哪怕外头漫天星辰月光,林里依旧夜如染墨。
又从腰上解下一柄圆物,端在掌中轻轻晃动,那物件上的箭针便随之左右摇摆,最终停在了盘上某处。
他招呼了二人,指向林深的不知处。
林间风息窜动,牵起他的长褂,几乎隐入那夜色之中。
“西行。”他招呼二人,“走。”
竹枝声声相擦,枯叶沙沙相磨,这一路行的竟颇有几分野趣。
若不是悬案在身,也不妨在这清风竹香之下奏箫品诗。
可惜雅致不缺,闲情却半分没有。
行至三刻,狄仁杰是怎么也没想到,眼前突出的一段石崖将西北两面团团围住,生生挡住了去路。
二宝举着火折子朝那石壁上照去,只见石崖直上,与那山体连成一脉,四下已无出路。
他回过头,一脸愁苦的看向自家少爷。
“会不会走错了?”他踯躅地问道,“没有路了。”
狄仁杰摇摇头,“掌中司南所指偏移不过几分,坏不了事。”
他又掏出简信细细读看,信上已无其他,唯“西路北折”二字堂堂在目。
方才行的是西路,而后需北折,他想,北折---
抬头望向那北侧崖璧,崖上怪石崚峋,中段一丛绿荫生的茂盛。
心下一计较,眼里生出笑来。
足点着石面而施力,身形便如雀燕跃起,上至高处,抓了石角又踏上石隙,姿态如灵猿嬉戏,衣袂似云浪翻涌。
“少爷!”
二宝这一声的回响尚未停歇,那人已立在了石崖中段的绿丛中,正乘着月色扬起了手中霜吟。
寒霜出尘,龙啸不绝。
月色剑色难解难分。
二宝只觉眼前光影晃然,张尉已抓着石壁向上攀去。
“明府已找到出路。”他回头对二宝说。
几道剑光过去,只见那绿丛的深处,一窟深洞露出了端倪。
狄仁杰拿枯枝点燃,朝洞内抛去。火光明丽,直把枝条烧成了灰烬。又投了一枚碎石,碎石在洞壁上左右敲击,洞内扇翅声纷纷而起,最后归于无声。
他灭了火折子,信步向内,手里的霜吟安静而平宁。
“把火折子灭了,”他回头对紧跟其上的二人说到,“莫要惊了这里的主人。”
如此行,这一路倒是走的泰然。
行至一刻,果然如信上所言,洞口暗光已近在眼前。
二宝一个趔趄,不知踢到了何物。
“什么鬼东西!”他呼到。
狄仁杰弯着身子从地上拾起那物,举在二宝眼前,“喏!”
月光黯然,照着当面一张鬼脸。
二宝惊叫一声,吓的跳在一边。
狄仁杰把那物抛在地上,笑弯了腰。
是一只死透了的伏翼,薄翅鼠身,头颅已烂了半颗,两颗獠牙却如厉鬼般挂在烂肉之上。
“快给主人磕个头,”狄仁杰笑道,竖着爪儿吓唬他,“小心午夜梦回,窗有扑棱之声。”
二宝恨的牙痒痒。
终于出得洞口,脚下乃一片平壤之地。那洞口被山石遮掩了,看不太真切。
前方有屋围掩映在树荫之间,再看不远处---
众人皆是一片哗然------
绕行山路一圈,竟已行到了和睦山矿。
而昨日狄张二人夜探的藏身之所,竟就在百丈外的山崖之上。
一路走来不见一人,唯有野林月色相伴,同那日夜探的情形大相径庭。
果然是另辟蹊径,狄仁杰心想,却不知那送信的是敌是友。
靠近矿场,便有了形色值守之人。
三人借着树影掩映,摸到了矮屋之下。
狄仁杰抬头,只见梁上“膳堂”二字漆块剥落,几乎烂成了一块朽木,屋外门框窗棱尘埃似霜,屋角蛛丝如网。正堂门扉半掩,俨然一副衰落已久的模样。
他眯起眼,朝着二人竖起了指头,贴在唇上。一手就着霜吟剑柄轻推那半掩之门。
轴移门开,发出吱呀怪声,众人的心弦皆是紧绷。
若此时内有毒气暗箭,狄仁杰心想,便拿霜吟伴着身胚子挡了,也要叫张尉同二宝平安归去。
然而屋内一片祥和,好心无用武之地。
行得屋内,便见汤羹菜生的残体,一口大缸靠在桌旁,桌上座下满了喝空的酒坛。狄仁杰拿起一樽嗅了嗅,酒味还浓。
“此处尚有人来往,”他说,“须得小心为上。”
左右巡看了一番,除了些残羹冷炙以及平常物件,屋里已无其他。
张尉拿刀背就着墙体左右敲击,亦未见端倪,“明府,不见有古怪。”他说。
月色透进窗来,狄仁杰抱臂站在屋子的正中央,眼幕低垂。他的眼窝向来深凹,这一垂更叫那眉下暗影显得深邃。
“有古怪--”他摇着头,“可是哪里有古怪?”
再环顾一番,窗下有案台,案上躺着菜茏同餸具,一旁的竹架上零零散散的摆放着陶土器皿, 再前拼着两张方桌,桌边靠着一口大缸,桌上桌下摆着新旧酒坛。
哪里有古怪?
他的眸子执拗而清明,从屋角开始细细审视,不放过分毫。
桌案,酒坛,大缸,竹架,菜茏----
他的身子顿了顿,回过头来,直直的看向靠桌的那口大缸。
哪里是古怪?
寻常人都喜欢把缸坛之物靠墙而设,为的是行路便利。
此处却不同。
二宝见着自家少爷缓缓的走向那缸,指头在耳上搓揉着。
“张尉,”二宝轻声喊道,“那缸。”
张尉点点头。
二人便抓住缸的边沿,使力推抬。
可怪大缸虽大,分量却比想象中轻了许多。
这边厢才出了一些力,大缸已挪开了寸余。
有石板边隙随之翘起。
一条甬道随之展开。
“有暗道!”二宝轻声惊呼。